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铃薯黑胫病识别与防治

(2019-01-19 09:28:19)
分类: 防治病虫兽害


           马铃薯黑胫病识别与防治
          黑土农技网  玄武星  2011-6-10
  
  马铃薯黑胫病只在局部地区有发生,发病早,发病快,死亡率高,防治困难。发病重时导致马铃薯减产,并造成品质和商品率下降,经济损失严重。
    一、发病症状
    马铃薯黑胫病主要侵染茎或薯块,从苗期到生育后期均可发病。种薯染病腐烂成粘团状,不发芽,或刚发芽即烂在土中,不能出苗。幼苗染病一般株高15~18cm出现症状,植株矮小,节间短缩,或叶片上卷,褪绿黄化,茎基以上部位组织发黑腐烂,最终萎蔫而死。横切茎可见三条主要维管束变为褐色。薯块染病始于脐部,呈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亦呈黑褐色,用手压挤皮肉不分离,湿度大时,薯块变为黑褐色,腐烂发臭,别于青枯病。病轻株,只脐部呈很小的黑斑,有时能看到薯块切面维管束呈黑色小点状或断线状。重病株不能结薯或病薯在收获时呈腐烂状,植株停止生长,根系不发达,易从土中拔出。

    马铃薯黑胫病识别与防治
             马铃薯黑胫病

    二、病原菌特征
  病菌是细菌,分类属欧氏杆菌属马铃薯黑胫亚种(拉丁学名: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atroseptica(Van Hall)Dye)。寄主范围极广,除危害马铃薯茎或薯块外,还能侵染茄科、葫芦科、豆科和藜科等100多种植物。菌体短杆状,单细胞,极少双连,周生鞭毛,具荚膜,大小为(1.3~1.9)μm×(0.53~0.60)μm,,革兰氏染色阴性,能发酵葡萄糖产出气体,菌落微凸乳白色,边缘齐整圆形,半透明反光,质粘稠。病菌适宜温度10~38,最适为25~27,低于0或高于45即失去活力。
    三、发病规律
  土壤一般不带菌,带菌种薯和田间未完全腐烂的病薯是病害的初侵染源,用刀切种薯是病害扩大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先通过切薯块扩大传染,引起更多种薯发病,再经维管束或髓部进入植株,引起地上部发病。随着植株生长,侵入根、茎、匍匐茎和新结块茎,并从维管束向四周扩展,侵入附近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分泌果胶酶溶解细胞壁的中胶层,使细胞离析,组织解体,呈腐烂状。田间病菌还可通过灌溉水、雨水或昆虫传播,经伤口侵入致病。无伤口的植株或已木栓化的块茎不受侵染。贮藏期病菌通过病健薯接触经伤口或皮孔侵入使健薯染病。窖内通风不好或湿度大、温度高,利于病情扩展。带菌率高,黏重土壤利于细菌繁殖,或多雨、低洼地块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不从病区引种。目前克新3号、克新4号、东农303、紫花85等抗病性较强,可在黏重土壤和低洼地等土壤条件较差地块种植。某些地区选用的抗疫1号、胜利1号、反帝2号、渭会2号、渭会4号、渭薯2号等品种也比较抗病。
    2、选用无病种薯,建立无病留种田。适时早播,促使早出苗。为了避免切刀传染,采用无病小整薯播种,可减轻危害。收获时摘除病株,以减少菌源。
    3、切刀消毒。黑胫病容易通过切刀进行传染,所以在切薯时要做好切刀消毒。操作时准备2把刀、1盆药水,在淘汰外表有病状的薯块基础上,先削去薯块尾部进行观察,有病的淘汰,无病的随即切种,每切一薯块换一把刀。消毒药水可用5%石炭酸、0.1%高锰酸钾、5%食盐开水和75%酒精。 薯块切完,用草木灰拌种后应立即播种。
    4、药剂浸泡种薯。黑胫病菌存在于维管束中,一般药剂很难杀死薯块内部的病菌。可用0.05%~0.10%春雷霉素溶液浸泡种薯或切开的薯块30分钟或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薯20~30分钟,然后取出晾干播种。  
  5、提倡大垄栽植,及时培土1~2次,防止薯块外露。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施足基肥,减少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特别是留种田更要细心挖除,穴内撒少许熟石灰灭菌。后期病株薯块要提前收获隔离,病害传播给健株。
   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农用链霉素喷雾,100mg/kg。也可选用40%可杀得600~800倍液防治,或用20%喹菌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洒,或20%龙克菌600倍液喷洒,或用40%世泰兼治晚疫病,也可用波尔多液灌根处理。
  7、种薯入窖前要严格挑选,入窖后加强管理,窖温控制在1~4,防止窖温过高,湿度过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