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审吉林玉米品种介绍
黑土农技网
2011-5-10 来源:[北国农网]
1、宏育29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玉2009003
原代号:宏育29
选育单位:吉林市宏业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自交系w9813为母本,自交系吉853为父本,杂交方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紫色,第一叶尖端形状圆形,叶片绿色,茎绿色,株高295厘米,穗位高114厘米,果穗长锥形,穗轴粉红色,成株叶片数21~22,穗长20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数16~18行,籽粒中齿型、黄色。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38~768克/升,粗淀粉70.61%~72.27%,粗蛋白11.09%~11.77%,粗脂肪4.66%~5.21%。接种鉴定结果:大斑病3级;丝黑穗病发病率7.0%~7.5%。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29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700左右。
产量表现: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813.4公斤,较对照品种吉单261增产10.3%;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947.1公斤,较对照品种吉单261增产17.8%。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4月下旬至5月上甸播种,采用机播或催芽坐水方式播种,中等肥力水平地块,公顷保苗5万株左右,3~4叶期定苗。每公顷施农家肥1万公斤,磷酸二铵225公斤,硫酸锌15公斤;拔节期每公顷追施尿素150~225公斤。该品种幼苗生长快,需要及时铲趟,及时防治玉米螟,完熟期及时收获。
注意事项:肥水条件好地块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
2、郝育18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玉2009007
原代号:郝育18
选育单位:吉林省郝育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以H81为母本,以M017为父本,杂交方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品种。幼苗第一叶鞘紫色,第一叶尖端形状勺形,叶片绿色,茎紫色;株高294厘米,穗位高113厘米,果穗筒型;穗轴粉色,成株叶片数21,穗长20.7厘米,穗粗4.9厘米,穗行数14~16行,籽粒马齿型、黄色。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40~780克/升,粗淀粉72.03%~72.89%,粗蛋白10.43%~10.73%,粗脂肪3.90%~4.03%。接种鉴定结果:大斑病3级;丝黑穗病发病率7.2%~22.5%。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3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700左右。
产量表现:2007~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321.6公斤,较对照品种吉单261增产9.6%。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4月末5月初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采用清种栽培方式,公顷保苗4.8万~5.0万株。每公顷施一次性高浓度(≥45%含量)复合肥400公斤或250公斤复合底肥,拔节期追尿素300~350公斤。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
3、吉农大588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玉2009008
原代号:吉农大588
选育单位:吉林农大科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以自交系JND030为母本,自交系TJD64为父本,杂交方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绿色,第一叶尖端形状卵圆形,叶片绿色,茎绿色,株高282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果穗长筒形,穗轴粉色,成株叶片数19,穗长23.5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数14~16行,籽粒马齿型、黄色。品质分析结果:容重690克/升,粗淀粉71.05%~74.80%,粗蛋白9.94%~10.39%,粗脂肪3.91%~4.54%。接种鉴定结果:大斑病2~3级;丝黑穗病发病率7.1%~24.8%。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3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690左右。
产量表现: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0196.0公斤,较对照品种本育9增产8.5%;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0817.7公斤,较对照品种吉单261增产11.7%。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4月下旬播种,采用机播或催芽坐水方式播种,中等肥力水平地块公顷保苗4.5万株左右,3~4叶期定苗。每公顷施农家肥1万公斤,复合肥250公斤;拔节期追施尿素400公斤。幼苗生长快,需要及时铲趟,及时防治玉米螟,完熟期及时收获。
注意事项:注意防治玉米蚜虫。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
4、九单48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玉2009009
原代号:九单48
选育单位: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以81162为母本,以9710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品种。幼苗期叶鞘绿色,第一叶尖端形状圆到匙形、叶片绿色,茎粗壮、绿色;株高279厘米、穗位高120厘米,果穗柱型,穗轴粉色,成株叶片数20,穗长22厘米、穗粗4.9厘米,穗行数16~18行,籽粒中齿型、橙黄色。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10~759克/升,粗淀粉70.59%~72.94%,粗蛋白9.56%~11.19%,粗脂肪4.62%~4.72%。接种鉴定结果:大斑病2~3级;丝黑穗病发病率9.2%~9.3%。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29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690左右。
产量表现:2007~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433.4公斤,较对照品种吉单261增产11.4%。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地块种植,采用直播栽培方式,公顷保苗4.5万~5.3万株。施足底肥,每公顷施用一次性长效玉米复合肥500公斤,拔节前追施尿素100公斤。及时中耕、锄草,避免伤苗、埋苗和铲苗。结合最后一次机械中耕,追施尿素。果穗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着生处出现黑层,即达到完熟时,及时收获。
注意事项:注意防治玉米螟。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
5、利民4号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玉2009011
原代号:利民309
选育单位:松原市利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L201为母本,以自选系L226为父本,杂交方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色紫色,第一叶尖端形状圆形、叶片浓绿色,茎坚硬;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果穗粗筒型,穗轴红色,成株叶片数20片,穗长20~22厘米、穗粗5.2厘米,穗行数14~18行,籽粒半硬粒型、黄色。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25~754克/升,粗淀粉74.12%~74.79%,粗蛋白9.37%~9.77%,粗脂肪3.68~4.06%。接种鉴定结果:大斑病2~3级;丝黑穗病发病率13.1%~21.5%。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29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700左右。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267.3公斤,较对照品种吉单261增产9.9%;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244.0公斤,较对照品种吉单261增产6.1%。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4下旬至5上旬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采用清种栽培方式,公顷保苗5.0万~5.7万株。种肥、追肥分期施肥,每公顷施种肥225~300公斤,追施尿素300~375公斤。
其它栽培要点或注意事项:适时早播,生育前期及时管理、适时早追肥。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
6、吉农大516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玉2009019
原代号:吉农大516
选育单位:吉林农大科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以自交系KM36为母本,自交系KM236l为父本,杂交方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紫色,第一叶尖端形状圆形,叶片黄绿色,茎黄绿色,株高274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果穗长锥形,穗轴红色,成株叶片数19~21,穗长23.2厘米、穗粗4.9厘米,穗行数12~14行,籽粒偏马齿型、黄色。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38~754克/升,粗淀粉70.27%~72.56%,粗蛋白11.03%~11.09%,粗脂肪4.22%~4.62%,接种鉴定结果:大斑病3级,丝黑穗病发病率10.3%~17.8%。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2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0左右。
产量表现:2007~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144.8公斤,较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9.5%。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4月下旬至5月上甸播种,采用机播或催芽坐水方式播种,中等肥力水平地块公顷保苗5万株左右,3~4叶期定苗。每公顷施农家肥1万公斤,磷酸二铵200公斤,硫酸锌15公斤;拔节期每公顷追施尿素400公斤。幼苗生长快,需要及时铲趟,及时防治玉米螟,完熟期及时收获。
注意事项:注意防治玉米螟。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7、辽科1号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玉2010002
原代号:辽科1号
选育单位: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KX为母本、自选系D22为父本杂交育成。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茎绿色;株高280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株型半收敛,叶片窄,成株可见叶片数19片。果穗圆柱型,穗长19.2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出籽率89%。籽粒中硬粒型、黄色,百粒重33.7克。品质分析:容重754~772克/升,粗淀粉74.74%~76.00%,粗蛋白7.56%~8.46%,粗脂肪3.79%~4.18%。接种鉴定结果:大斑病2~3级,丝黑穗病发病率9.8%~22.4%。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28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650左右。
产量表现:2008~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00.4公斤,较对照品种吉单261和丰禾1号平均增产13.9%。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公顷保苗5.5万~6.0万株。施足农家肥,每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300公斤、混合施硫酸钾75公斤,在拔节期追尿素350公斤。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
8、长玉509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玉2010005
原代号:长玉509
引进单位:肇东新特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长春丰硕农业科学研究所以DH990为母本、D25为父本杂交育成。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茎深绿;株高312厘米,穗位高125厘米,果穗柱型,穗轴红色,成株可见叶片数19片,穗长20.9厘米,穗粗5.2厘米,穗行数20~22行,籽粒中硬粒型、黄色,百粒重29.5克。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00~766克/升,粗淀粉73.42%~75.14%,粗蛋白8.35%~9.06%,粗脂肪4.13%~4.31%。接种鉴定结果:大斑病2~3级,丝黑穗病发病率12.3%~13.9%。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30天,需≥10活动积温2680左右。
产量表现:2008~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00.8公斤,较对照品种吉单261和丰禾1号平均增产8.4%。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地块种植,公顷保苗5.5万~6.0万株。施足底肥,种肥每公顷施二铵225公斤或复合肥300~375公斤,追施尿素450公斤。及时查苗补苗,注意防治玉米螟及穗期虫害,适时收获。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
9、禾玉18号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玉20100006
原代号:禾玉18号
选育单位:吉林省禾冠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H28为母本、自选系四68为父本杂交育成。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紫色,叶片浓绿色,茎秆绿色;株高266厘米,穗位高115厘米,果穗短筒型,穗轴白色,成株可见叶片数17片,穗长19厘米,穗粗5.2厘米,穗行数16~18行,籽粒中齿型、黄色,百粒重39.2克。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70~812克/升,粗淀粉72.75%~73.30%,粗蛋白9.94%~10.12%,粗脂肪3.61%~4.2l%。接种鉴定结果:大斑病3级,丝黑穗病发病率15.4%~23.5%。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28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660左右。
产量表现:2008~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287.0公斤,较对照品种吉单261和丰禾1号平均增产11.2%。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采用人工点播栽培方式,公顷保苗5.0万~5.5万株。施足农家肥,化肥采用配方施肥,底肥每公顷施三元复合肥(N、P、K含量各15%)350~400公斤,口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00公斤,追施尿素350~400公斤。播种后到出苗前进行喷药除草,5~6叶定苗,及时拔大草,6月下旬追肥。灌浆期保证水肥供应,在完熟后收获。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
10、吉单602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玉2010011
原代号:吉单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