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审定大豆品种介绍

(2019-01-17 09:06:47)
分类: 植物介绍
             2009年审定大豆品种介绍
          黑土农技网 2011-2-27 来源:[北国农网] 
  1、东农54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豆2009001
    原代号:东农30655
    选育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黑农40为母本,东农9602为父本,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株高100厘米左右,有分枝,紫花,长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草黄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无色,无光泽,百粒重20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0.6%,脂肪含量20.5%。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4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600左右。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692.3公斤;较对照品种黑农37增产11.7%;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461.7公斤,较对照品种黑农37增产11.7%。
    栽培技术要点:在4月末5月初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适合垄距60~65厘米垄上双行种植,公顷保苗25.5万株。中等肥力地块种植,每公顷施种肥二铵225公斤,钾肥30公斤,花期追施尿素35公斤,有条件的应以有机肥做基肥。及时三铲三趟,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
    2、东农55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豆2009002
    原代号:东农98-300
    选育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东农42为母本,绥农14为父本,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120厘米左右,有分枝,紫花,长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无色,无光泽,百粒重20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4.33%,脂肪含量18.74%。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3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580左右。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652.3公斤,较对照品种黑农37增产9.9%;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416.9公斤,较对照品种黑农37增产9.7%。
    栽培技术要点:在4月末5月初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适合垄距60~65厘米垄上双行种植,公顷保苗22.5万株。中等肥力地块种植,每公顷施种肥二铵225公斤,钾肥30公斤,花期追施尿素35公斤,有条件的应以有机肥做基肥。及时三铲三趟,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
    3、抗线虫9号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豆2009003
    品种原代号:安01-1423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
    品种来源:以黑农37为母本,安95-1409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厘米左右,有1分枝,白花,圆叶,灰色茸毛,荚微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褐色,有光泽,百粒重20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0.09%,脂肪含量21.22%。接种鉴定中抗胞囊线虫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1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500左右。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062.7公斤,较对照品种抗线虫2号增产10.6%;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106.8公斤,较对照品种抗线虫3号增产11.3%。
    栽培技术要点:在5月上、中旬播种,选择地势平坦、肥力中上等地块种植,采用普通高产栽培方式,公顷保苗22.5万株。基肥结合秋整地每公顷施农家肥1.5万公斤以上;种肥施二铵225~300公斤,硫酸钾75公斤,种肥分开。及时铲趟,视土壤墒情合理灌溉。其它栽培要点:对大豆胞囊线虫以外的病虫害要及时预防。
    注意事项:对大豆胞囊线虫以外的病虫害要及时预防,根据地力情况酌情选择播种量,肥力高宜稀。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
    4、合丰57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豆2009004
    原代号:合辐02-655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品种来源:以(Hobbi t×合丰42)F2为材料经60C0-r射线辐射处理后连续选择育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90厘米,有分枝,白花,圆叶,灰色茸毛,荚熟弯镰形,成熟时呈黄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褐色,有光泽,百粒重18~20克。蛋白质含量38.36%,脂肪含量22.87%。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7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80左右。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431.4公斤,对照品种合丰35增产13.8%;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119.7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1.6%。
    栽培技术要点:5月上中旬播种,选择中下等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方式,公顷保苗30万株。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以上)15吨以上,结合秋整地一次性施入;施磷酸二铵100~150公斤、尿素30~50公斤、钾肥50-60公斤。生育期间要求三铲三趟,拔大草二次,追施叶面肥和防治食心虫1~2次或采用化学药剂除草;9月中旬成熟,9月下旬收获。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5、垦丰23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豆2009005
    原代号:垦02-625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合丰35号为母本,九交90-10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厘米左右,无分枝,尖叶,紫花,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18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2.44%,脂肪含量20.09%。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7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368.9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47增产11.8%;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158.0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3.7%。
    栽培技术要点:5月上、中旬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方式,公顷保苗25万~30万株。采用分层深施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公斤,钾肥50公斤,尿素40~50公斤。开花至鼓粒期根据大豆长势喷施相应叶面肥2遍以上。
    注意事项:不宜种植在瘠薄地块。
    适应区域:黑龙江第二积温带。
    6、东生4号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豆2009006
    原代号:海5039
    选育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海586为母本,北95-17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厘米左右,无分枝,紫花,长叶,灰白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0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2.5%,脂肪含量20.2%。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7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0左右。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301.0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8.7%;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152.8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3.7%。
    栽培技术要点:5月上中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垄作栽培方式,公顷保苗25万株。中等肥力地块,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尿素20~30公斤。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0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5公斤,兑水500公斤叶喷。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7、垦农31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豆2009007
    原代号:农大96069
    选育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以垦农5号为母本,垦农7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厘米左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浅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无色,有光泽,百粒重21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0.87%,脂肪含量21.70%。接种鉴定高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7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436.8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47增产16.4%;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098.0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1.7%。
    栽培技术要点:5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方式,公顷保苗30万株左右。秋施肥,每公顷施二铵150~200公斤,尿素75~90公斤,氯化钾45~60公斤。播后苗前可进行封闭除草,开花初期可进行叶面喷肥一次,8月10日左右可喷施敌杀死或功夫等药液用于防治大豆食心虫。适时机械化收获。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8、绥农29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豆2009008
    原代号:绥02-282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品种来源:以绥农10为母本,绥农1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株高100厘米左右,有分枝,白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黄色,无光泽,百粒重21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1.92%,脂肪含量21.28%。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0左右。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653.7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25增产12.4%;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734.7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45增产10.3%。
    栽培技术要点:5月上旬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水条件地块种植,采用大垄栽培方式,公顷保苗24万株左右。采用精量点播机垄底侧深施肥方法,每公顷施磷酸二铵种肥135公斤左右,尿素45公斤,钾肥60公斤。适时播种,及时铲趟,遇旱灌水,防治病虫害,完熟收获。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9、北豆30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豆2009009
    原代号:钢9777-8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
    品种来源:以农大7828为母本,钢8937-13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100厘米左右,无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成熟时呈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无光泽,百粒重18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1.86%,脂肪含量20.54%。接种鉴定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8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00左右。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653.1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25增产11.3%;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632.6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45增产7.7%。
栽培技术要点:5月上甸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采用三垄栽培方式,公顷保苗26万~28万株。以秋深施肥为好,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公斤、尿素70公斤、硫酸钾40公斤。在生育期进行三铲三趟。机械联合收割,叶片全部落净,大豆摇铃时进行。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10、合丰56
    品种审定编号:黑审豆2009010
    原代号:合交02-553-1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品种来源:以九三92-168为母本,合丰4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株高95~100厘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熟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18~20克。蛋白质含量41.33%,脂肪含量20.10%。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8/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60左右。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607.7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25增产8.9%;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774.7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45增产12.0%。
    栽培要点:5月上中旬播种,选择中上等肥力的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方式,公顷保苗30万株左右。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以上)15吨以上,结合秋整地一次性施入;磷酸二铵150公斤、尿素30~50公斤、钾肥50~60公斤。生育期三铲三趟,拔大草二次,追施叶面肥和防治食心虫1~2次或采用化学药剂除草;9月下旬成熟,10月上旬收获。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