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水稻品种介绍
(2019-01-09 09:07:13)
黑河水稻品种介绍
黑土农技网
2010-12-27
一、极早熟耐寒高产水稻新品种黑粳5号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1育成。
技术特点:早熟性突出:直播栽培生育日数95-100天,需积温1900-2100,插秧栽培110-115天,需积温2100-2200,是国内外水稻早熟品种中熟期最早的。耐寒性突出:芽期、苗期耐低温极强,孕穗期遇到17低温结实率仍达90%以上,对低温具有极强的忍耐力和抗性。
生态类型独特:植株矮壮,株高70-80厘米,秆强,抗倒伏,主茎叶片8-9叶,是中国水稻早熟品种资源中的宝贵财富。
增产潜力大:在北纬50°15′生态条件下,大面积连片种植,公顷产量可稳定在6500-7500公斤。1990年推广以来,黑粳5号水稻不但成为该省第四、第五积温带主栽品种,而且在内蒙、吉林、新疆等省十几个地区均有大面积种植,累计面积约215万亩,增产稻谷10750万公斤,增收2亿多元。
二、水稻新品种黑粳6号(黑交89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黑交812”为母本,“合江10号”为父本杂交育成,原代号“黑交891”。
增产效果:1989-1990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6332.3公斤,较对照品种“黑粳4号”平均增产13.1%;1991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365.9公斤,较对照品种“黑粳4号”平均增产16.0%。
特征特性:粳稻。主茎10片叶,株高90-95厘米,植株生长繁茂。平均每穗100粒左右,粒椭圆形,黄芒,颖壳与颖尖均为桔黄色,千粒重25克左右。生育日数120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200。分蘖力中等,苗期耐寒性强,发育快,灌浆快。适应性强。
栽培要点:4月20-30日播种育苗,5月20-30日插秧。插秧规格25×10厘米,每穴插3-5株。适于中等肥力土地栽培。氮肥不宜过多,增施磷钾肥。旱育稀植,一般每公顷施底肥二铵100公斤,尿素50公斤,蘖肥尿素75公斤,钾肥50公斤,苗期浅水灌溉,抽穗后期间歇灌溉,防止肥大,水深导致贪青晚熟,甚至倒伏减产。
适应区域:第四积温带上、中限插秧种植。
三、水稻新品种黑粳7号
品种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科所于1983年以黑交7819为母本,龙粳1号为父本杂交育成,原代号黑交912。1995年由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增产效果
1991-199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6376.8公斤,比对照品种“黑粳5号”增产7.9%;1993-1994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6917.4公斤,比对照品种“黑粳5号”增产16.6%。
特征特性 生育日数插秧栽培126天,需活动积温
2240。株高100厘米左右,主茎10片叶,叶片狭长,叶淡绿,株型收敛。穗长18厘米,穗大码稀,每穗粒数100粒左右,千粒重25克左右。颖尖着生黄色中芒。耐冷性强,发育快,长势旺,抽穗齐,灌浆快,不早衰,抗病性强。糙米率83.0%,精米率74.8%,整精米率72.0%,垩白米率7.26%,垩白大小32.3%,直链淀粉17.66%,蛋白质含量
7.78%。米质较好。
栽培要点
4月20日—30日育苗,5月20日—30日插秧,采用23X10厘米,每穴插3—5株的栽培规格。宜种在中等肥力地块,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一般基肥亩施二铵10公斤,尿素5公斤,钾肥5公斤,蘖肥尿素5公斤,穗肥尿素2.5公斤。苗期采用浅水灌溉,分蘖末期晒田
2—3天,涝洼地早期排水,严防肥大水深引起倒伏。
适应区域第四积温带插秧栽培。
四、水稻新品种黑粳8号(黑交9901)
特征特性:1、早熟性:生育日数插秧栽培127天,需活动积温2320,比对照品种龙稻二号早一天,为早熟品种。2、耐寒性:黑交9901在耐寒性方面明显优与对照龙稻2号。3、优质性:2003年至2005年米质检测三年结果平均:糙米率83.0%,精米率75.0%,整米率
65.4%,垩白大小6.6%,垩白米率 12.1%,垩白度0.9%,直链淀粉含量 18.17%,胶稠度74.3mm,碱消值
7.0级,粗蛋白质含量 8.59%,有10项指标达到国家优质食用米二级以上标准。
4、抗病性:2004年至2005年黑交9901抗稻温病鉴定结果平均:人工接种苗瘟为6-9级、叶瘟为5-7级、穗颈瘟为7-7级。5、其它特征特性:主茎10片叶,株高88.1cm,植株繁茂,叶色浓绿,颖尖褐色,无芒,分蘖力较强,耐寒性强,幼苗长势旺,灌浆速度快。穗长18.3cm,每穗粒数87.1粒,椭圆粒,粒长
4.8mm,粒宽3.2mm,长宽比1.5,千粒重28.8克,不实率低。
栽培要点:
该品种适宜旱育稀植插秧栽培,一般4月25日至30日播种,5月25日至6
月5日插秧,插秧规格26.4x10cm,每穴3至5株,中等肥力地块,施二胺,尿素,硫酸钾,分别为75千克/公顷,50千克/公顷,25千克/公顷。水层管理采用浅-深-浅常规灌溉,后期可采用湿润灌溉,处暑排干水,9
月下旬收获 。
适应区域:该品种适应于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以及黑龙江省南部地区救灾用种。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