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绿豆优良品种介绍
黑土农技网 2010-11-24
1、绿丰4号
(中华粮网)
绿丰4号系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绿豆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间98天,为中熟品种,要求有效积温2350~2400。该品种苗、植株均为绿色,正常条件下株高60~65厘米,植株基本直立,成熟后荚黑褐色,荚长10~12厘米,大粒,百粒重为6.5克左右。种皮有光、鲜绿。籽粒蛋白质含量22.88%,具有较好的商品、食用价值。成熟一致,荚不落不炸。喜温光,要求有中等或较高肥力的土壤条件,即抗旱又较耐湿,因此是适应性较强的品种。
栽培要点:整地施肥保全苗。选择的前茬为禾本科作物,肥力较高的伏秋翻地,在起垄的同时每亩一次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000公斤。播期5月20日左右,最好选晴天播种,垄上豁沟,同时深施肥,每亩施磷酸二铵10~15公斤和硫酸钾5~10公斤作底肥,以利提早成熟。亩播种量1.5公斤左右。播后覆土3~4厘米,稍晾后或第2天镇压、保墒、争取一次保全苗。保证密度精细管理。绿豆对温光反应非常敏感,易受低温危害。因此,当幼苗拉开十字时结合定苗进行第1次铲趟。亩保苗13000~16000株。苗期进行第2次锄草,锄后及时培土。开花前,结合追肥进行第3次铲趟培垄土。7月下旬若发现蚜虫,及时喷乐果防治。适时采收,随收随脱粒。
2、绿丰五号
(中华粮网)
绿丰5号绿豆新品种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嫩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崔秀辉
采用品种间有性杂交技术创造并筛选出的材料。1982年以绿丰1号为母本,品系绿选18为父本杂交,经7代分离选拔,1989年决选。1990~1995年进行产量鉴定、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1746.3kg/公顷,比对照品种绿丰3号增产19.99%。绿丰5号主要服务于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干旱区,经试验示范、品质分析、抗病性鉴定,综合表现为丰产稳产,抗旱、抗病性强,百粒重6.58,含粗蛋白质29.01%,淀粉48.00%。绿丰5号属高蛋白质绿豆新品种。
3、嫩绿1号
(中国作物网)
品种来源:嫩绿1号系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采用品种间杂交方法育成。
选育经过:1994年以8302为母本,82101为父本,通过人工有性杂交获杂种材料,1999年决选,2000~2002年在所内进行鉴定、品种比较试验,2003年参加国家小宗粮豆预备试验,2004~2005年参加国家小宗粮豆区域试验,2005年同时进行国家小宗粮豆生产试验。
试验结果:东北组区域试验结果:2004年7点试验(黑龙江哈尔滨、吉林白城、吉林桃南、辽宁沈阳、内蒙赤峰、乌兰浩特、内蒙奈曼旗),平均产量1922.7kg/hm2;2005年6点试验(黑龙江哈尔滨、吉林白城、辽宁沈阳、内蒙赤峰、乌兰浩特、内蒙奈曼旗),平均产量1630.7kg/hm2。两年平均产量1776.7
kg/hm2,比对照品种(白绿522)增产14.2%,排位第一。西北组区域试验结果:2004年12点实验(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山西长治、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内蒙清水河、陕西榆林、陕西府谷、陕西横山、陕西延安、新疆石河子、甘肃平凉),平均产量1174.5kg/hm2;2005年9点试验(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山西长治、呼和浩特、鄂尔多斯、陕西榆林、陕西府谷、陕西延安、甘肃平凉),平均产量1282.0kg/hm2。两年平均产量1228.3
kg/hm2,比对照品种(冀绿2号)增产14.2%,排位第二。
生产试验结果:生产试验共设7点,分别为黑龙江青冈、内蒙古赤峰、甘肃平凉、山西大同、吉林白城、辽宁彰武、陕西靖边。以白绿522为第一对照,以当地主栽绿豆品种为第二对照。嫩绿1号平均产量为1767kg/hm2,较统一对照白绿522(CK1)平均增产10.4%,较当地品种(CK2)平均增产5.9%。
特征特性:嫩绿1号属明绿豆类型,种皮光亮鲜绿,粒大,百粒重6.33~6.68g。苗、株均绿色,株高54~79cm,成熟后荚黑褐色,荚长10~12cm,主茎分枝5个左右,主茎节数10个左右,平均单株荚数30个,平均荚粒数12个。生育日数88~94天,需≥10活动积温2400。经山西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分析,嫩绿1号含水分10.9%、粗脂肪1.53%、粗蛋白22.67%、粗淀粉52.26%、可溶性糖3.19%。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平岗地土壤透水性良好地块为宜,播种前要精细整地。黑龙江省5月15-20号播种,最迟5月25号,每亩播种量1.5kg。为了使绿豆群体分布均匀,在三叶期适当间苗,公顷保苗15-17万株,田间注意防治蚜虫。绿豆前期生长缓慢,中耕除草达到3次,后期增施P、K肥,提高结荚率,促进种子饱满。在雨水较多、施肥过多(尤其N肥)和播种过早的情况下,容易徒长,应及时摘心,控制徒长增加结荚数。
适宜推广区域:适宜我国东北及西北地区种植,优质产区为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
4、吉绿3号(百度百科)
审定编号:
吉登绿2007001
品种来源: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1998年以白925为母本,D0809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GL5354。
特征特性:
1、种子性状:籽粒圆柱型,浅绿色,种皮有光泽,百粒重7.0克左右。2、植株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半蔓生型。幼茎绿色,根系发达,株高75厘米,分枝2-3个,主茎节数10个。单株结荚10-25个,单荚粒数13粒,荚长11.6厘米。3、抗逆性:植株繁茂性好,抗叶部病害,抗旱性强。4、品质分析:蛋白质含量24.52%,比对照品种白绿6号(23.98%)高1.02%,脂肪含量1.1%。5、生育日数:出苗至成熟104天左右。
产量表现:
2003-2004年产比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507.9公斤,比对照品种白绿6号增产17.2%。200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95.6公斤,比对照品种白绿6号增产7.35%。200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308.3公斤,比对照品种白绿6号增产7.92%。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在5月中下旬播种,单作每亩播种1.3-2公斤,播深3-5厘米,行距60厘米,种植密度6700-10000株。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播种时施种肥,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13公斤。播种时撒药谷,防治地下害虫。及时中耕除草,防治蚜虫。收获脱粒后及时熏蒸,防止绿豆象危害。
适宜种植区域:适应在吉林省中西部及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等邻近省区种植。
5、绿豆大鹦哥绿522简介(中国作物网)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于1986年以大鹦哥绿925为基础材料进行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优质等优点。199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年获白城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生育期100天左右。属于半直立型、无限结荚习性;幼茎及花蕾均为紫色;株高90厘米左右;分枝2-4个;单株荚数15-30个;荚长11-13厘米;单株粒数100-200粒;百粒重6.6克左右;单株产量7-12克;蛋白质含量26.5%左右。籽粒短圆柱型、色泽鲜艳、有光泽;豆荚成熟后呈黑褐色。
产量表现:1991-1993年参加三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108.6公斤,比对照大鹦哥绿925增产14.7%。二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119.3公斤,比对照大鹦哥绿925增产13.9%。高产地块可达2000公斤/公顷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5月中下旬播种,播种量20公斤/公顷左右。每公顷保苗数在14—18万株。忌重茬或迎茬。
适应区域:吉林省各地区及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省嫩江等地区种植。
6、绿豆大鹦哥绿925
绿豆大鹦哥绿925是吉林省名特优产品,它以其粒大、色鲜、质优而闻名中外,出口量越来越大,己远销日本,马来西亚和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欢迎。大鹦哥绿925是白城地区农科所1979年系选育成。为中早熟品种。生育期86~94天。
7、绿豆鹦哥绿935号(百度百科)
品种来源:吉审绿2001001号,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1988年以当地的农家品种88029为母本、以大鹦哥绿92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属于直立型、亚有限结荚习性;幼茎及花蕾色均为黄绿色;株高75cm左右;分枝3-5个;单株荚数20个左右;荚长10cm左右;单荚粒数9粒左右;豆荚成熟后呈黑褐色。籽粒呈短圆柱型,种皮鲜绿色,有光泽,种脐白色,百粒重6.8g左右。从出苗到成熟110天左右,需≥100C积温2296。抗逆性,高抗霜霉病、中抗菌核病。品质指标,粗蛋白质含量26%左右。
产量表现:1998—2000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7.1千克,比对照绿豆522增产0.7%。1999-2000年生产试验,平均97.4千克,比绿豆522增产11.2%。一般公顷产量1400kg左右,在水肥条件好、管理及时的情况下,公顷产量可达2100kg以上。
栽培要点:(1)5月10日至30日播种,亩播量1.4千克,亩保苗1.1万~1.4万株之间。(2)亩施磷酸二铵7~10千克:硝酸铵1.4千克和硫酸钾4千克。(3)田间管理做到两铲两趟。
适应区域:吉林省各地区及气候条件相似的邻近省区。
8、绿豆“公绿一号”(长岭农网)
品种来源:该品种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
特征特性:株高55—90厘米,半直立,无限结荚习性。单株粒数110—210粒。单株粒重9—13克。籽粒色泽鲜绿、圆柱形,有光泽,百粒重6.3克,属大粒种。生育期99天,为早熟品种。抗病性强。
产量水平:一般公顷产3600公斤,水、肥管理好的地块公顷产量可达3900公斤。
栽培技术:5月中、下旬播种,每公顷播种20公斤,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左右,二铵15公斤,行株距65×1315厘米。忌重茬或迎茬。
适应区域:适应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及内蒙东部地区种植。
9、绿豆新品种辽绿5号(中国食品科技网)
品种特征特性:生育期85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58cm,主茎分枝平均3.7个,单株结荚10~35个,单荚粒数平均为10粒,百粒重6~7g。幼茎绿色,花黄色,荚棒形黑色,籽粒绿色有光泽。植株长势健壮,叶片功能期长,抗早衰。茎杆韧性强,抗倒伏,抗病、耐旱、适应性强。一般产量2250kg/hm2左右,高者可达300kg/hm2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为5月上旬~6月中旬,用种量22.5~3.00kg/hm2。行距50~60cm,株距15cm左右,留苗120000~150000株。要掌握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的原则。绿豆苗期需肥较少,花荚期需肥较多,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施种肥磷酸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150~225kg/hm2。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锄草,防止草荒的发生。苗期注意防治蚜虫、花荚期注意防治豆荚螟。为提高产量,成熟时,及时采摘、晾晒。大面积种植时,应在全田豆荚有70%成熟时,一次性收获。
适宜地区:辽宁省各地,尤其适宜辽西、辽北地区。
10、粮饲兼用绿豆H-3绿珍珠 (大庆网)
H-3绿珍珠是最新选育的极早熟、超高产的优良试验用绿豆,一年可种2茬;一般亩产在125公斤,最高可达200公斤,一茬收入可达1000元。加上该品种极早熟,生育期57天,籽粒碧绿,大小适宜,比目前国家级品种“中绿1号”增产28%,具有高产、早熟,抗线虫、白粉病、锈病,适宜出口,是当前国内首选绿豆的当家换代品种。该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27.35%(国家一级为25%),粗淀粉51.73%(国家一级为50%),粗脂肪10.6%,适合作粉丝、粉条,商品性能好,是目前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理想品种。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春、夏播均可,春播在无霜冻后(4月下旬),夏播以6月下旬为好。2.播量及密度每亩播量1—1.5公斤,行距0.5米,株距0.15—0.2米,实际密度控制在1万株/亩为宜,条播较好,播深3—5厘米。3.田间管理一般每亩施尿素20公斤,磷肥为10公斤或复合肥25公斤,在播种后及时用乙草胺喷施防除杂草,并注意在绿豆生长中期拔除田间大草,绿豆耐旱,浇水不多,若遇特殊干旱年份,一般应在盛花、盛荚期及时浇水防旱。4.病虫害防治苗期用氯氰脂11000倍防治菜青虫,开花期喷施甲氨磷防治蚜虫和豆芽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