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豌豆品种介绍

(2019-01-05 08:20:49)
分类: 植物介绍

             豌豆品种介绍
         黑土农技网(汇编)  2010-10-3
           资料来源:新农技术
    一、春早豌豆
    选育单位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从国外引进的豌豆中选出的矮生、极早熟优良品种,200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植株矮生直立,株高约43厘米,主茎10节,分枝少,单株荚7个左右。花白色,青荚绿色,荚壁有革质膜,为硬荚食鲜豆粒品种,平均单荚重5克,荚长7~8厘米,宽1.1厘米,厚1厘米,每荚5~7粒种子。
  栽培要点:春播当大地解冻,即表层土壤早晚有冰凌、中午前后融化时即可播种,俗称“顶凌播种”。南方地区以开花结荚期气温在15~25为原则安排播期。北京地区春季3月上中旬播种。
  适宜地区:东北、华北、西北等广大地区种植。
    二、农普甜豌豆
    品种来源: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育成。 
    特征:属脆荚类型。生势强,蔓长150-200厘米,主蔓第13-15节着生第1花序,花白色,荚呈扁圆形,长6-7厘米,宽1.2厘米,较直,青绿色。单荚重8-10克。食用嫩荚。质爽脆,味甜,纤维少,品质优。亩产500-800公斤。
    栽培要点:广州地区播种期9月下旬-11月上旬。播种至初收60-70天,延续采收50-60天,选择前作非豆科作物田块种植,亩用种量3-4公斤。支架栽培。
    三、龙豌一号
    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和四川龙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的高产、优质、直立型豌豆新品种。引进四川示范代号99-1,又俗称“法国豌豆”2008年蓬溪县首次从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引种1.5万斤,种植600亩,表现出高产、抗菌核病、耐肥等突出优点,基层干群普遍反映良好。一致认为“龙豌一号”是当前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挽救豌豆濒临绝种的好品种。
    四、豌豆良种奇珍76
    该甜豌豆品种引自美国,蔓生,株高160-220厘米,茎粗,叶厚而深绿。花白色、双生。荚剑形、色绿、肥大而脆嫩。适宜速冻出口。该品种在福建闽南地区种植,从播种到开花需45-50天,采收期80-90天。适宜推广地区同绿珠甜豌豆相似。
    五、绿珠甜豌豆
    该品种属早熟品种,结荚节位低,生长强健,抗病性强,鲜荚产量高,从播种到初收鲜荚需55-60天,株高200厘米左右,分枝较多,白花,鲜荚嫩绿色,肉厚多汁。
    栽培要点:华北地区3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开花,5月中下旬鲜荚上市,亩播种6-8公斤,一般亩产鲜荚1200-1600公斤。华南地区可根据当地气侯条件进行种植,也可秋播春收。
    绿珠甜豌豆适宜在贵州、湖北、广东、河南、安徽、甘肃、黑龙江等全国大部分地区种植,适应性强。 
    六、甜丰(85一67)豌豆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于1983年从日本引进,经提纯复壮后选出的优良品种。
    主要性状:植株矮生,株高约40cm,主茎12~15节,2~3个分枝,单株结荚 5~10个。花白色。青荚绿色,荚壁有革质膜,为硬荚种,荚长8~9cm,宽约1.3cm,单荚重6.5~7g,每荚有种子5~7粒,青豆粒微甜,成熟种子淡绿色,皱缩,千粒重约200g。速冻加工产品煮熟后色泽鲜绿,味甜。早熟,667平方米产青荚 600~700kg,或干籽粒100~150kg。
    适种地区:适于北京及华北部分地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北京地区于3月上中旬播种,行距33~35cm,穴距25~30cm,667平方米用种量8~10kg。开花结荚期应加强肥水管理。生长期间注意防治潜叶蝇。
    七、绿粒豌豆草原22号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春豌豆新品种,2005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深绿色,矮茎,茎上覆盖蜡被,株高80厘米,有效分枝1-2个。羽状复叶,深绿色,顶端卷须,复叶由2-3对小叶组成,小叶全缘、卵圆形、无剥蚀斑。托叶中等,有缺刻,托叶腋无花青斑。总状花序,花柄上着生1-2朵花,第一花位于7-8节,花白色。荚硬,刀形,成熟荚淡黄色,荚内籽粒呈自由式排列,田间不裂荚。 籽粒绿色、近圆形,粒径0.67厘米,种脐淡黄色,种皮不破裂。单株16荚,双荚率33.2%,单株粒数80.3粒,石粒率1-2%,单荚粒数5.1粒,干籽粒千粒重209.7克。干籽粒含淀粉47.72%、粗蛋白质23.87%、粗脂肪0.89%;青籽粒含可溶性糖2.32%、粗蛋白质7.12%、维生素C 36.9毫克/100克。
  生产能力及适应性:中等水肥条件下,每亩干籽粒产量360-420公斤、青荚产量1600-2000公斤;旱作条件下每亩干籽粒产量300-400公斤。中抗倒伏,中等耐旱,轻感根腐病,适宜于我国春豌豆区的水地、中位山旱地种植。
    八、高产加工型绿粒豌豆新品种草原23号
    青海省农科院育成的豌豆新品种,2005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矮茎,株高65.4-68.4厘米,小叶变态为卷须且较发达,总状花序,花白色,籽粒皱,皮绿色,近圆形。干籽粒千粒重320.1-335.2克,粗蛋白质含量22.6%,粗淀粉含量44.87%。春性,生育期115-118天,抗白粉病,较抗根腐病,高抗倒伏,耐积水能力差。 
    栽培要点:改隔年轮作制为2-3年轮作制,并提倡秋耕秋施肥(有机肥、磷肥),来年免耕播种。3月中下旬或4月上旬播种,播种深度以6-7厘米为宜,播种方法改撒播为条播或手溜,种植密度以每亩保苗5-5.5万较合适,肥力高的地密度稍小,肥力差的地密度稍大。田间管理注意查苗补苗,在卷须缠绕前除草、松土2-3次;增施磷肥,以磷促氮;合理浇水,一般情况下,生育期内浇水4-5次。“草原23号”豌豆的常见病害为根腐病,可用种子量0.3-0.4%的50%多菌灵拌种;苗期易受潜叶蝇危害,可在幼虫阶段用乐果进行防治;结荚期易受豌豆卷叶蛾(蛀虫)危害,可用50%辛硫磷或甲氢菊酯等杀虫剂在结荚期喷洒2-3次。 
    九、优质食荚菜用豌豆甜脆761
    甜脆761是一种新型的食荚菜用豌豆。该品种高茎,株高170-190厘米,有效分枝2-3个。叶色绿,花色白,花柄上着生1-2朵花。甜荚、剑形,荚上无硬皮层。青荚色绿、肉厚、质脆、味甜,品质品味均优于普通食荚豌豆。青荚长10-12厘米,宽1.0-1.5厘米。单株平均结15-18个荚,每荚5-6粒,干籽粒千粒重220-230克,粗蛋白质23.97%。青荚含可溶性糖分6.56%,烹饪品质好,也可生食。西宁地区种植,从出苗至采荚55-60天,从开花至采荚15-17天。田间鉴定无白粉病和根腐病,下部叶片有潜叶蝇危害。 
    该品种在品鉴试验中,每667平方米(1亩)产干籽粒224.01公斤,比对照增产28.89%;在品系比较试验中,每667平方米产青荚1143.58公斤,比对照增产55.7%;在生产试种中,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青荚968.96公斤,比对照增产75.07%。经多年试种表明,该品种在中等水肥条件下每667平方米产干籽粒150-170公斤,产青荚900-1200公斤。 
    十、豌豆新品种秦选一号
    秦选一号豌豆由河北省秦皇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与有关单位合作从国外引进的豌豆品种中选育而来。
    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株高70cm左右,茎粗0.55cm,总节数19.5。叶色深绿,叶面有蜡粉,小叶全部变态为卷须,株间相互缠绕形成直立群体,有利于通风透光,适宜密植和间套作。从第一片真叶开始发生侧枝,有效分枝数2.9个。白花,硬荚,籽粒黄白色,光滑圆粒型。始荚高度33.6cm,单株结荚数24个,有效结荚数22.6个,单株平均粒数68.2粒,千粒重236g。耐旱、抗倒伏、抗病,结荚集中,成熟期一致,利于采收。生育期生育期90-100天。大多收干籽粒,但采青荚菜用,鲜食香甜可口。
    在河北省北部3月上旬播种,6月下旬收获。株高70厘米左右,开白花,籽位黄白色,光滑圆粒型,单株分枝1~2个,单株结荚10个左右,多者可达20个,单荚粒数4~10粒,千粒重200克以上,亩收干籽粒250~400公斤。若菜用,亩收青豆荚900~12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早春顶凌播种,20cm表土层地温稳定在0时即可。秦皇岛地区在3月初播种。其它地区参照春播小麦的播期。一般肥壮旱田亩播种量25--30斤,稻田地亩播种量30--35斤,亩保苗4--5万株。3.6尺一带“四密一稀”种植。“四密”每带种4行,行距0.75尺,四行占地3尺。“一稀”行距1.35尺,一稀为畦埂和打药等作业通道。
亩施农家有机肥3--4方,N、P、K三元复合肥(含量各15%)60--80斤,尿素10斤。这三种肥在播种前随整地时施入。豌豆出齐苗后浅松土一次,提高地温促进发根,一周后再中耕一次。豌豆开花前一般不浇水,若土墒不足,空气又干旱时在开花前应浇一次水,以满足开花座荚的需要。开花期水分过多,植株徒长或过于干旱都会造成落花落荚。座荚期视墒情再浇一次水可增加荚数和粒数。应注意防治病虫害。每亩用来福灵30毫升兑杀虫霜4两,兑水50公斤喷雾,既可防治潜叶蝇,又兼治蚜虫;也可用50%氧化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每亩30--40公斤喷雾防治蚜虫。在开花期每亩用逯杀威2两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豌豆象。在豌豆生长中后期(一般5月中下旬)用粉锈宁1000倍液防治白粉病1--2次。
    十一、大白花豌豆
    主要性状:植株半蔓生,株高90厘米100厘米,有2条3条分枝,叶浅绿色,幼嫩的叶片和嫩头可作菜用,花白色,荚绿色,每荚种子4粒6粒,嫩荚种子可鲜食加工,老熟种子皮黄白色,圆形光滑,脐淡褐色。
    栽培要点:合肥地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可播种,次年2月下旬3月下旬陆续采收嫩梢(豌豆苗)上市,五月中旬采收嫩荚,每亩需种10公斤,条播行距28厘米33厘米。城市郊区粮菜区均可种植。
    十二、早熟高产豌豆新品种京豌1号
    早熟,高产优质甜豌豆新品种京豌1号是于1983年从美国引进的甜豌豆资源中选育出。1992年定型开始繁殖,品比:1993年与“中豌6号”等6个豌豆品种进行品比,亩产234.5公斤,比对照“绿珠”增产21.3%,表现出较高的丰产潜力和早熟特性。
    品种特性:豌1号全生长期90天,株高40-50厘米,籽粒皱圆型,粒大皮薄,百粒重可达26-30克。单株有效荚7-10个、平均荚粒数为4-6粒,成熟后籽粒为绿色,青食脆甜,口味极佳。
    栽培要点:北京地区3月5日前后顶凌播种,展叶后增施苗肥,开花结荚期注意水肥管理和除草、防虫。
    适种地区: 适合在华北地区,中等肥力条件下土壤种植。
    十三、豌豆新品种定豌2号
    定豌2号豌豆耐瘠、抗旱、抗病、高产、优质、农艺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2004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特征特性:定豌2号子叶为黄色,粒形皱,主茎、叶茎绿色,叶片上有紫纹,花瓣紫色,第一结荚位30-35厘米,株高79.8厘米,单株有效荚数4.1个,单荚,荚中等,种皮麻色。早熟,丰产,每亩产量可达144公斤。 经测定,该品种籽粒含粗蛋白23.96%、赖氨酸1.87%、淀粉54.13%、粗脂肪0.67%,可用作豆制品添加剂、工业原料、保健系列食品、畜禽饲料等。 该品种高抗根腐病,耐旱,水旱地兼用,是集优质、耐旱、抗根腐病于一体的豌豆新品种。
    适应区域:适宜在降水量350-450毫米、海拔1800-2300米的半干旱山坡地、梯田地、川旱地及水地种植,在甘肃、宁夏、青海的大部分地区可作为主栽品种,特别是在根腐病重发区。该品种既可用于复种,又可作为轮作倒茬养地和培肥地力。
    栽培要点:适期早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轮作倒茬间隔3年以上,以麦茬最好,其次为莜麦、洋芋、糜谷等茬口。合理密植。播量一般为13-14公斤/亩,保苗4700株。苗期及时防治潜叶蝇,中后期防治豌豆象,生育期内及时中耕除草。  
    十四、高产抗倒豌豆新品种991
    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于1999年从省外引进的粮菜饲兼用豌豆新品系“991”,其抗病性好,抗倒力强,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栽培特性: 高产高效。“991”豌豆单株结英1015个,单荚粒数47粒,千粒重200克以上,亩产干籽粒300400公斤,也可采青荚菜用上市,亩产青荚10001200公斤,它的复叶变态为卷须,嫩卷须也可作菜用,是一种高档菜。 高抗倒伏。“991”豌豆各节节位上的复叶完全变态为卷须,卷须十分发达,相互缠绕,形成一个整体,遇风雨不倒伏,免去了高秸豌豆需搭架的麻烦和克服低秸豌豆遇干雨倒伏长芽的弊端。
播种期弹性大。我省内地可秋冬种,10月中旬至11月初均可播种。在高海拔冷凉地区可春种,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秋冬种收获种籽生育期170190天,春种收获种籽生育期90100天。 
     十五、豌豆新品种草原276
    特征特性:品质好,丰产性,抗逆性。 生育期120天左右,生长期间茎杆直立坚硬,叶片稀少,象针形,株高60-80cm,籽粒纯白色,大而饱满,色泽光亮度好,商品性好。粗蛋白含量24.69%,粗淀粉含量50.63%。 该品种具有突出的丰产性。几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每株结荚数为6-8层,双荚率为60%-80%,荚粒数为5-7粒,平均亩产在350kg以上。1996年李寨村示范2亩,平均亩产470kg;98年毛城村种植50亩,平均亩产390kg,最高亩产达到500kg,与当地主栽品种A404对照,增产36%。 该品种抗旱、抗涝、抗倒伏、抗干热风,近几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病虫侵害极少。 
    适应地区:草原276适应于≥0,活动积温在1845以上,无霜期130天以上的播区。 
    栽培要点:适时精细播种 在春季气温稳定通过2时,即可播种,每亩播种量35kg,播种采用宽窄行机播,宽行16cm,窄行9cm,亩保苗12万株。合理施肥 亩施农家肥3000kg左右,纯氮1.5-2kg、纯磷13kg。加强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中耕锄草一般要浇三个水,头水浇在苗期,二水浇在初花期,三水浇在终花期。 及时收获 一般植株上部的豆荚黄绿色,籽粒变硬、叶片变黄时即可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