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小麦品种介绍(一龙麦)
黑土农技网汇编
2009年4月7日
1.龙麦26
(龙94-4083)
强筋面包小麦新品种。中晚熟,前期耐旱。株高90-95厘米,秆强抗倒伏高光效类型。高抗秆、叶锈病,中抗根腐病和赤霉病。后期耐湿性突出,灌浆速度快,熟相好。有芒,红粒,角质率高,千粒重35-38克,容重800-820克/公升以上。成穗率较高,增产潜力较大,一般栽培条件下,亩产量为300公斤以上。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为17.0%;湿面筋含量43.2%;沉淀值为59.3ml;稳定时间大于22.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10EU;延伸性21厘米,面包体积850立方厘米。旱肥类型,适应面较广,
1999年列入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2000-2001分别通过省(区)级和国家品种审定,2002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为黑龙江省和内蒙呼盟地区第一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占该区小麦面积50%以上。
2.龙麦29(龙96-6239)
中熟强筋面包麦品系,生育期85天左右,幼苗直立,苗期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株高90厘米,秆强,抗倒伏。株型好。高抗秆、叶锈和根腐病,中抗赤霉病,后期耐湿,熟相好。有芒,白芒,码较密,粒红色,千粒重35克左右,容重800—820克/公升。突出表现穗、粒、重三因素结构合理,适于密植。增产潜力较大,在一般栽培条件下,亩产为300—350公斤以上,在水肥条件较好的集约化栽培时,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HMW电泳分析,G1μ-1A1,G1μ-1B,7+8,G1μ-1D
5+10,按国际麦谷蛋白评分标准为10分(满分),沉淀值60ml以上,稳定时间大于20分钟,属优质面包麦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东部、北部等肥力较高的条件下种植。
3.龙麦30(龙97-7146)
中早熟,旱肥类型。生育期82-84天。前期发育较慢。抗旱性突出。分蘖及成穗能力强,株高85-90厘米,秆强抗倒伏。穗层整齐,多抗多种病害。灌浆速度快,后期熟期好,籽粒饱满。有芒,红粒,角质率高。千粒重在35-38克左右,容重800-820克/公升。穗数型品种,产量水平在300-350公斤/亩。
品质优良:1998-2000年连续三年品质分析结果平均为:蛋白质含量16.0%,湿面筋含量35.1%,沉淀值47.8毫升,稳定时间22.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15B.U,延伸性18.6厘米。综合品质表现较好,面筋质量尤为突出,各项测试指标均超过我省强筋面包麦标准,相当于野猫或格来尼的品质水平。
4.龙麦31
(龙00-00819 )
强筋面包小麦新品种。早熟,生育日数80天左右,水肥类型。幼苗浓绿,前期发育较慢,抗旱性较好。株高80—85cm,秆强抗倒,分蘖成穗率能力强。对秆、叶锈病免疫。大穗纺锤形,长芒,长卵型粒,千粒重41-43克,容重800克/公升,子粒品质好,角质率高,产量潜力大,一般栽培条件下亩产300公斤以上。
品质优良,2002年农业部谷物中心分析结果:沉降值48.5ml,稳定时间28.5分钟,评价值93,最大阻力788EU, 延伸性17.4
cm,
拉伸面积178.4cm2。HMW-GS为1,7+8,5+10,环境条件合适时具有相当高的品质潜力。该品种为矮秆喜肥水类型,要求肥力较高,适合于黑龙江省东部、北部及内蒙东四蒙肥力较高地区种植,同时又是沿江坝外地及麦菜复种地首选品种之一。
5.龙辐麦1号
增产效果:1981~1983年区域试验,7点次平均亩产526.3斤,比对照品种沈68-71增产13.4%。1982~1983年生产试验,14个点次平均亩产410.5斤,比沈68-71、垦149增产23.5%。
主要特征特性:生育期71~78天,比对照品种沈68-71早5~7天,生长发育快,可在头伏成熟。城市郊区可以复种蔬菜。前期较抗旱,后期耐湿。在旱涝年份产量都较高。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达18.2%,湿面筋含量为46.1%,属上等面粉,食口性较好。幼苗直立,叶面上举,株型收敛,繁茂性好,株高90厘米左右。穗纺锤型,抽穗整齐,有芒,白壳,红粒,长椭圆形,粒大皮薄,千粒重37克左右。
适应区域:适于松花江地区及哈尔滨市郊区;坝外沿江地和国营农场可做早熟搭配品种。
6.龙辐麦9号
植物学特征:幼苗半直立,叶片上举,叶脉清晰。分蘖力较强,繁茂性较好,成穗率高。株型收敛,中杆,株高95cm左右。纺锤型穗,长芒,黄壳,颖椭圆型,方肩,穗较大,小穗密度适中。红粒,角质,粒椭圆形,腹沟浅,千粒重38-40克。
产量高:龙辐麦9号三年产量鉴定平均公顷产量3102.0公斤,比对照垦红8号增产12.78%。异地鉴定公顷产量3746.9公斤,比对照龙麦12增产10.5%。全省两年区域试验公顷产量3590.0公斤,比对照垦红8号增产10.7%。
品质优:龙辐麦9号经黑龙江省农科院谷物中心连续5年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含量平均为16.07%,湿面筋37.26%;干面筋11.05%;沉降值为48.28ml,形成时间5分钟,稳定时间23分钟,面包体积815立方厘米,面包评分91.5,达到优质麦标准。另外,上述品质参数年度间差异小,表明该品种品质比较稳定,受气候和水肥条件影响小。
抗病性强:经沈阳农大杆锈病接种鉴定对21C3和34C4免疫,我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根腐病,赤霉病中感。田间鉴定白粉病轻。田间种植表现抗病,熟相好。
7.龙辐麦10号
龙辐麦10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育成。经产量鉴定、省区、生试,于200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1998-2000年参加全国东北春麦区试、生试。2001年全国审定推广。
该品种属强筋型优质面包麦,晚熟品种。生育日数92天,株高100厘米,幼苗半直立,株型收敛,分蘖力强,长芒,纺锤型穗。田间无锈病,其它病害轻,接种鉴定对我省常见杆锈病生理小种免疫,根腐病中抗、赤霉病中感。籽粒红皮、角质,千粒重40克、容重790克/升。蛋白质含量在16%以上,湿面筋含量40.6%,沉降值55.3毫升。形成时间5.4分钟,稳定时间10.2分钟,面包体积802.5立方厘米,面包评分84分。前期抗旱,后期耐湿。产量高,最高亩产可达904.0斤,1999年讷河市千亩方亩产862.8斤,嫩江县3.1万亩平均亩产542.2斤,比新克旱9增产9.1%,荣军农场97年2000亩平均亩产766.0斤。适应性广,适宜黑龙江省及内蒙古东北部种植,亩保苗30万株左右。目前已经成为该春麦区的四大主栽品种之一,以累计种植650万亩以上,为黑龙江省优质麦产业化加工的核心品种。拜泉面粉厂、五大连池矿泉面粉厂、九三面粉厂、林田面粉厂等产业化加工30万吨以上,每吨粉厂获纯利229元,农民每亩多收70-90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000年曾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优质高效小麦品种。
8.龙辐麦12
春性、中早熟,生育日数85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发育缓慢。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90cm左右,杆强、有弹性、抗倒伏。无芒、白壳、红粒、角质,千粒重34克左右、容重800克/升以上。口较紧,不落粒。籽粒休眠期长,抗穗发芽。
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1)品质好:经多年多点分析,蛋白质含量17.3-19.0%,湿面筋含量39.0-48.5%,沉降值53.6-67.8ml,吸水率62.0-64.4%,形成时间5.0-9.0min,稳定时间14.0-30.5min,延伸性19-21cm,最大抗延阻力458-612EU。各项品质指标完全达到了优质强筋麦标准。(2)产量高:1998-1999年产量鉴定平均亩产562.2斤,较对照品种垦红14增产8.9%。2001-2002年省区试8点平均亩产529.4斤,比对照龙麦15增产7.5%。2002年生试亩产量为537斤,比对照龙麦15增产8.6%。2000年全省试种500亩,在稀植条件下平均亩产400斤,最高达到611.3斤。(3)抗性强:对叶锈病、秆锈病免疫,抗赤霉病和白粉病,根腐病较轻。2001年黑龙江省和内蒙等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在同等条件下,该品种较野猫等同熟期品种增产50-100%。(4)推广情况:根据在东部、北部及内蒙的各个异地试验示范情况看出,龙辐91-0189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分蘖力强,但后期耐湿性略差些,较适合于西北部旱区和内蒙东盟的大部分地区种植,也正是东北春小麦的主产区。2002年7月25日在牙克石的春光农场召开了“优质麦龙辐970189鉴评会”,数十家生产单位参加,得到了与会专家和生产单位的好评。
9.龙辐麦13
原代号为龙辐970992,产量表现:2000-2001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108.8公斤,比对照品种垦红14增产10.2%。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4724.0公斤,比对照品种垦红14增产14.9%。
特征特性:属中强筋家庭用粉麦。中熟品种,生育日数89天左右。株高100厘米,幼苗匍匐,发育较缓,后期灌浆速度快。抗旱性强,有芒、黄壳、大红粒,千粒重42克,容重814克/升。蛋白质含量16.65%,湿面筋含量35.2%,沉降值47.1毫升。形成时间5分钟,稳定时间9.0分钟,评价值为63。中感赤霉病,中抗根腐病,高抗杆锈病。适应区域黑龙江省中部区种植。
10.龙辐麦15(龙辐97-5199)
来源:龙辐97-5199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小麦辐射与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室通过航天育种途径选育而成,为航天诱变后代材料83122的选系。
特征特性:中晚熟,生育日数90天;株高105cm,秆有弹性,抗倒;无芒、黄壳,千粒重42克左右,容重814克/升;抗旱性强,产量高,2002年参加全省区试验,平均公顷产量5064.7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8.3%;品质好,蛋白质含量16.65%,湿面筋35.2%,沉降值47ml,形成时间5.0min,稳定时间9.0min;综合抗性好。经2年省试和1年生试,于2005年审定推广,命名龙辐麦15。
11.龙辐麦16(龙辐98-819)
该品系是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育成,中晚熟,生育日数90天左右。株高100cm左右,叶翠绿,叶较宽,较繁茂,杆强,抗倒伏。前期发育缓慢,后期发育较快。无芒,黄壳,红粒,千粒重38—40克。口紧,抗脱粒及穗发芽。分蘖整齐,成穗率高,后期落黄好。品质达到中筋麦标准,三年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6090.8公斤/公顷。经2年省区试和1年生试,于2005年2月审定推广,命名龙辐麦16。
12.龙辐00-4379
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小麦辐射与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室通过航天诱变与组织培养选育而成,为中熟、超强筋小麦新品系,产量高,综合抗性好。适合种植于黑龙江及内蒙古东四盟。
13.龙辐00-0762
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小麦辐射与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室于1994年以(80872/80707)F1当代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并纳入育种程序。2000年决选品系,晚熟。品质优良(属强筋麦),产量高,综合抗性好,适合种植于黑龙江及内蒙古东四盟。
14、龙00-0657
该品系为晚熟强筋面包小麦新品系,旱肥类型。生育期90—95天。前期发育适中,分蘖能力强。株高90—100厘米,植株强壮,秆强抗倒伏,抗多种病害。有芒,大穗,红粒,角质率高,千粒重38—40克,容重800克/公升以上,产量潜力较高。2001年所内鉴定试验,平均亩产409.6公斤,比对照品种龙麦26增产11.4%,在黑龙江省北部和西部麦产区产量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品质极其优良:具有强筋小麦最佳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Glu-1位点上各亚基构成为2*、7+8、5+10。2000—2001年品质分析结果平均为:蛋白质含量16.0%,湿面筋含量42.0%,沉淀值52.1毫升,稳定时间均大于3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15B.U,延伸性18.4厘米,是集优质与高产为一体理想的晚熟新品系。
15、龙01-1162
中晚熟强筋面包麦新品系。生育期86-88天。株高90cm左右,秆强抗倒伏。多抗多种病害。有芒,红粒,千粒重38-40g,产量水平4500kg/hm2以上。蛋白质含量为17.6%;湿面筋含量38.2%;沉淀值为60.3ml;稳定时间大于30分钟。适合于黑龙江省北部麦产区及内蒙古呼盟地区种植。
16、龙01-1237
该品系属晚熟,旱肥类型。生育日数90天;苗期发育适中,抗旱性较好,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90厘米左右,秆强抗倒伏。高抗秆、叶锈,中抗赤霉、根腐病和白粉病。大穗多粒,粒色深红,千粒重38-40克,容重800克/公升左右。穗、粒、重三因素组合优势较强,产量潜力较高。一般条件下产量水平在350-400公斤/亩。品质优良:具有强筋面包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Glu-1位点上各亚基构成为2*,7+8,5+10。2002年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15.7%,湿面筋含量36.3%,沉淀值64.8毫升,稳定时间大于3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82B.U,延伸性19.0厘米。综合品质表现较好,面筋质量尤为突出,各项测试指标均超过黑龙江省强筋面包麦标准。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适合于黑龙江省北部麦产区及内蒙古呼盟地区种植。
黑土农技网汇编 2009年4月7日
1.龙麦26
(龙94-4083)
强筋面包小麦新品种。中晚熟,前期耐旱。株高90-95厘米,秆强抗倒伏高光效类型。高抗秆、叶锈病,中抗根腐病和赤霉病。后期耐湿性突出,灌浆速度快,熟相好。有芒,红粒,角质率高,千粒重35-38克,容重800-820克/公升以上。成穗率较高,增产潜力较大,一般栽培条件下,亩产量为300公斤以上。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为17.0%;湿面筋含量43.2%;沉淀值为59.3ml;稳定时间大于22.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10EU;延伸性21厘米,面包体积850立方厘米。旱肥类型,适应面较广,
1999年列入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2000-2001分别通过省(区)级和国家品种审定,2002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为黑龙江省和内蒙呼盟地区第一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占该区小麦面积50%以上。
2.龙麦29(龙96-6239)
中熟强筋面包麦品系,生育期85天左右,幼苗直立,苗期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株高90厘米,秆强,抗倒伏。株型好。高抗秆、叶锈和根腐病,中抗赤霉病,后期耐湿,熟相好。有芒,白芒,码较密,粒红色,千粒重35克左右,容重800—820克/公升。突出表现穗、粒、重三因素结构合理,适于密植。增产潜力较大,在一般栽培条件下,亩产为300—350公斤以上,在水肥条件较好的集约化栽培时,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HMW电泳分析,G1μ-1A1,G1μ-1B,7+8,G1μ-1D
5+10,按国际麦谷蛋白评分标准为10分(满分),沉淀值60ml以上,稳定时间大于20分钟,属优质面包麦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东部、北部等肥力较高的条件下种植。
3.龙麦30(龙97-7146)
中早熟,旱肥类型。生育期82-84天。前期发育较慢。抗旱性突出。分蘖及成穗能力强,株高85-90厘米,秆强抗倒伏。穗层整齐,多抗多种病害。灌浆速度快,后期熟期好,籽粒饱满。有芒,红粒,角质率高。千粒重在35-38克左右,容重800-820克/公升。穗数型品种,产量水平在300-350公斤/亩。
品质优良:1998-2000年连续三年品质分析结果平均为:蛋白质含量16.0%,湿面筋含量35.1%,沉淀值47.8毫升,稳定时间22.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15B.U,延伸性18.6厘米。综合品质表现较好,面筋质量尤为突出,各项测试指标均超过我省强筋面包麦标准,相当于野猫或格来尼的品质水平。
4.龙麦31
(龙00-00819 )
强筋面包小麦新品种。早熟,生育日数80天左右,水肥类型。幼苗浓绿,前期发育较慢,抗旱性较好。株高80—85cm,秆强抗倒,分蘖成穗率能力强。对秆、叶锈病免疫。大穗纺锤形,长芒,长卵型粒,千粒重41-43克,容重800克/公升,子粒品质好,角质率高,产量潜力大,一般栽培条件下亩产300公斤以上。
品质优良,2002年农业部谷物中心分析结果:沉降值48.5ml,稳定时间28.5分钟,评价值93,最大阻力788EU, 延伸性17.4
cm,
拉伸面积178.4cm2。HMW-GS为1,7+8,5+10,环境条件合适时具有相当高的品质潜力。该品种为矮秆喜肥水类型,要求肥力较高,适合于黑龙江省东部、北部及内蒙东四蒙肥力较高地区种植,同时又是沿江坝外地及麦菜复种地首选品种之一。
5.龙辐麦1号
增产效果:1981~1983年区域试验,7点次平均亩产526.3斤,比对照品种沈68-71增产13.4%。1982~1983年生产试验,14个点次平均亩产410.5斤,比沈68-71、垦149增产23.5%。
主要特征特性:生育期71~78天,比对照品种沈68-71早5~7天,生长发育快,可在头伏成熟。城市郊区可以复种蔬菜。前期较抗旱,后期耐湿。在旱涝年份产量都较高。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达18.2%,湿面筋含量为46.1%,属上等面粉,食口性较好。幼苗直立,叶面上举,株型收敛,繁茂性好,株高90厘米左右。穗纺锤型,抽穗整齐,有芒,白壳,红粒,长椭圆形,粒大皮薄,千粒重37克左右。
适应区域:适于松花江地区及哈尔滨市郊区;坝外沿江地和国营农场可做早熟搭配品种。
6.龙辐麦9号
植物学特征:幼苗半直立,叶片上举,叶脉清晰。分蘖力较强,繁茂性较好,成穗率高。株型收敛,中杆,株高95cm左右。纺锤型穗,长芒,黄壳,颖椭圆型,方肩,穗较大,小穗密度适中。红粒,角质,粒椭圆形,腹沟浅,千粒重38-40克。
产量高:龙辐麦9号三年产量鉴定平均公顷产量3102.0公斤,比对照垦红8号增产12.78%。异地鉴定公顷产量3746.9公斤,比对照龙麦12增产10.5%。全省两年区域试验公顷产量3590.0公斤,比对照垦红8号增产10.7%。
品质优:龙辐麦9号经黑龙江省农科院谷物中心连续5年品质分析,籽粒粗蛋白含量平均为16.07%,湿面筋37.26%;干面筋11.05%;沉降值为48.28ml,形成时间5分钟,稳定时间23分钟,面包体积815立方厘米,面包评分91.5,达到优质麦标准。另外,上述品质参数年度间差异小,表明该品种品质比较稳定,受气候和水肥条件影响小。
抗病性强:经沈阳农大杆锈病接种鉴定对21C3和34C4免疫,我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根腐病,赤霉病中感。田间鉴定白粉病轻。田间种植表现抗病,熟相好。
7.龙辐麦10号
龙辐麦10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育成。经产量鉴定、省区、生试,于200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1998-2000年参加全国东北春麦区试、生试。2001年全国审定推广。
该品种属强筋型优质面包麦,晚熟品种。生育日数92天,株高100厘米,幼苗半直立,株型收敛,分蘖力强,长芒,纺锤型穗。田间无锈病,其它病害轻,接种鉴定对我省常见杆锈病生理小种免疫,根腐病中抗、赤霉病中感。籽粒红皮、角质,千粒重40克、容重790克/升。蛋白质含量在16%以上,湿面筋含量40.6%,沉降值55.3毫升。形成时间5.4分钟,稳定时间10.2分钟,面包体积802.5立方厘米,面包评分84分。前期抗旱,后期耐湿。产量高,最高亩产可达904.0斤,1999年讷河市千亩方亩产862.8斤,嫩江县3.1万亩平均亩产542.2斤,比新克旱9增产9.1%,荣军农场97年2000亩平均亩产766.0斤。适应性广,适宜黑龙江省及内蒙古东北部种植,亩保苗30万株左右。目前已经成为该春麦区的四大主栽品种之一,以累计种植650万亩以上,为黑龙江省优质麦产业化加工的核心品种。拜泉面粉厂、五大连池矿泉面粉厂、九三面粉厂、林田面粉厂等产业化加工30万吨以上,每吨粉厂获纯利229元,农民每亩多收70-90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000年曾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优质高效小麦品种。
8.龙辐麦12
春性、中早熟,生育日数85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发育缓慢。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90cm左右,杆强、有弹性、抗倒伏。无芒、白壳、红粒、角质,千粒重34克左右、容重800克/升以上。口较紧,不落粒。籽粒休眠期长,抗穗发芽。
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1)品质好:经多年多点分析,蛋白质含量17.3-19.0%,湿面筋含量39.0-48.5%,沉降值53.6-67.8ml,吸水率62.0-64.4%,形成时间5.0-9.0min,稳定时间14.0-30.5min,延伸性19-21cm,最大抗延阻力458-612EU。各项品质指标完全达到了优质强筋麦标准。(2)产量高:1998-1999年产量鉴定平均亩产562.2斤,较对照品种垦红14增产8.9%。2001-2002年省区试8点平均亩产529.4斤,比对照龙麦15增产7.5%。2002年生试亩产量为537斤,比对照龙麦15增产8.6%。2000年全省试种500亩,在稀植条件下平均亩产400斤,最高达到611.3斤。(3)抗性强:对叶锈病、秆锈病免疫,抗赤霉病和白粉病,根腐病较轻。2001年黑龙江省和内蒙等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在同等条件下,该品种较野猫等同熟期品种增产50-100%。(4)推广情况:根据在东部、北部及内蒙的各个异地试验示范情况看出,龙辐91-0189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分蘖力强,但后期耐湿性略差些,较适合于西北部旱区和内蒙东盟的大部分地区种植,也正是东北春小麦的主产区。2002年7月25日在牙克石的春光农场召开了“优质麦龙辐970189鉴评会”,数十家生产单位参加,得到了与会专家和生产单位的好评。
9.龙辐麦13
原代号为龙辐970992,产量表现:2000-2001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108.8公斤,比对照品种垦红14增产10.2%。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4724.0公斤,比对照品种垦红14增产14.9%。
特征特性:属中强筋家庭用粉麦。中熟品种,生育日数89天左右。株高100厘米,幼苗匍匐,发育较缓,后期灌浆速度快。抗旱性强,有芒、黄壳、大红粒,千粒重42克,容重814克/升。蛋白质含量16.65%,湿面筋含量35.2%,沉降值47.1毫升。形成时间5分钟,稳定时间9.0分钟,评价值为63。中感赤霉病,中抗根腐病,高抗杆锈病。适应区域黑龙江省中部区种植。
10.龙辐麦15(龙辐97-5199)
来源:龙辐97-5199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小麦辐射与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室通过航天育种途径选育而成,为航天诱变后代材料83122的选系。
特征特性:中晚熟,生育日数90天;株高105cm,秆有弹性,抗倒;无芒、黄壳,千粒重42克左右,容重814克/升;抗旱性强,产量高,2002年参加全省区试验,平均公顷产量5064.7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8.3%;品质好,蛋白质含量16.65%,湿面筋35.2%,沉降值47ml,形成时间5.0min,稳定时间9.0min;综合抗性好。经2年省试和1年生试,于2005年审定推广,命名龙辐麦15。
11.龙辐麦16(龙辐98-819)
该品系是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育成,中晚熟,生育日数90天左右。株高100cm左右,叶翠绿,叶较宽,较繁茂,杆强,抗倒伏。前期发育缓慢,后期发育较快。无芒,黄壳,红粒,千粒重38—40克。口紧,抗脱粒及穗发芽。分蘖整齐,成穗率高,后期落黄好。品质达到中筋麦标准,三年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6090.8公斤/公顷。经2年省区试和1年生试,于2005年2月审定推广,命名龙辐麦16。
12.龙辐00-4379
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小麦辐射与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室通过航天诱变与组织培养选育而成,为中熟、超强筋小麦新品系,产量高,综合抗性好。适合种植于黑龙江及内蒙古东四盟。
13.龙辐00-0762
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小麦辐射与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室于1994年以(80872/80707)F1当代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并纳入育种程序。2000年决选品系,晚熟。品质优良(属强筋麦),产量高,综合抗性好,适合种植于黑龙江及内蒙古东四盟。
14、龙00-0657
该品系为晚熟强筋面包小麦新品系,旱肥类型。生育期90—95天。前期发育适中,分蘖能力强。株高90—100厘米,植株强壮,秆强抗倒伏,抗多种病害。有芒,大穗,红粒,角质率高,千粒重38—40克,容重800克/公升以上,产量潜力较高。2001年所内鉴定试验,平均亩产409.6公斤,比对照品种龙麦26增产11.4%,在黑龙江省北部和西部麦产区产量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品质极其优良:具有强筋小麦最佳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Glu-1位点上各亚基构成为2*、7+8、5+10。2000—2001年品质分析结果平均为:蛋白质含量16.0%,湿面筋含量42.0%,沉淀值52.1毫升,稳定时间均大于3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15B.U,延伸性18.4厘米,是集优质与高产为一体理想的晚熟新品系。
15、龙01-1162
中晚熟强筋面包麦新品系。生育期86-88天。株高90cm左右,秆强抗倒伏。多抗多种病害。有芒,红粒,千粒重38-40g,产量水平4500kg/hm2以上。蛋白质含量为17.6%;湿面筋含量38.2%;沉淀值为60.3ml;稳定时间大于30分钟。适合于黑龙江省北部麦产区及内蒙古呼盟地区种植。
16、龙01-1237
该品系属晚熟,旱肥类型。生育日数90天;苗期发育适中,抗旱性较好,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90厘米左右,秆强抗倒伏。高抗秆、叶锈,中抗赤霉、根腐病和白粉病。大穗多粒,粒色深红,千粒重38-40克,容重800克/公升左右。穗、粒、重三因素组合优势较强,产量潜力较高。一般条件下产量水平在350-400公斤/亩。品质优良:具有强筋面包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Glu-1位点上各亚基构成为2*,7+8,5+10。2002年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15.7%,湿面筋含量36.3%,沉淀值64.8毫升,稳定时间大于3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82B.U,延伸性19.0厘米。综合品质表现较好,面筋质量尤为突出,各项测试指标均超过黑龙江省强筋面包麦标准。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适合于黑龙江省北部麦产区及内蒙古呼盟地区种植。
黑土农技网汇编 2009年4月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