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品种介绍
黑土农技网(汇编)2009年3月9日
一、糜子品种公糜 1号
该品种是从龙栗
16中系选而成。出苗至成熟 110d左右 ,株高 12 0cm左右 ,幼苗叶片、叶鞘均绿色 ,散穗型,穗长 36cm ,口紧
,不宜落粒。子实圆形 ,黑褐色 ,有光泽 ,似黑珍珠 ,种皮光滑。千粒重 7 2g左右 ,米鲜黄色
,粘度高 ,易碾米 ,出米率 85
%左右。秆强不易倒伏。《吉林农业科学》2002年01期
二、糜子品种雁黍8号(
中国生活网)
特征特性:糯性。中熟,生育期105天左右,株高,110~120厘米,穗长27~34厘米,主茎节数7~8节,千粒重8克左右,单株粒重5~6克。侧穗型,绿花序,籽粒红色、圆形。耐旱,抗倒伏强。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2.75%,粗脂肪含量3.95%,粗淀粉含量58.18%。
栽培要点:山西晋北平川区5月20日前后播种,丘陵区6月1日前后播种。合理施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一次性施入;苗期和抽穗前进行中耕除草,乳熟期防止鸟害,蜡熟末期及时收获。
适宜区域:适宜在山西大同、阳高、山阴、怀仁、浑源,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靖边,宁夏固原,甘肃榆中种植。
三、糜子品种介绍-陇糜5号(中国小杂粮)
该品种采用糜子野生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创新的种质资源作母本,新育品种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亲本组合是7305-2(野糜子×皋兰鸡蛋青)×丰收—4。1993年已经通过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命名。
该品种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绿色花序,侧穗型,籽粒园形深黄饱满,米黄色粳性。籽粒粗蛋白含量13.78%,粗脂肪3.55%,赖氨酸0.26%,属优质品种。其突出特点:({)早熟。既适应于我省海拔1750-2100米的地区春播,也适宜于1250-1500米的地区夏播复种,牛育期春播区一般105天,夏播复种区70天方右。(2)高产稳产。据1989-1991年在全省24点次的春播与麦后复种多点试验,亩产在60.7-274.7公斤之间,平均亩产124.3公斤,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18.3%;生产示范53.8亩,产量在71.5—261.9公斤之间,平均亩产149.7公斤,增产26.4%;在陇东旱地复种示范中,各地还出现了陇糜5号亩产200公斤以上,麦、糜两作合计亩产超千斤的高产典型。(3)抗旱性强,适播期长,在干旱多灾地区具有救灾改种和挽回损失的突出特点。西北地区的春旱多灾是多年来未能解决的大难题。如1995年我省遭受了六十年来未遇的特大十旱,从上年9月至当年6月未降一次透雨,致使夏粮大幅度减产,7月上旬降雨后,在播种其它作物已难以成熟的情况下,全省抢种、改种、复种陇糜5号38.3万亩,平均亩产153.3公斤,挽回损失5871万多公斤,比补种其它作物增产70%以上,为全省实现以秋补夏做出了突出贡献。(4)适应范围广:该品种目前种植范围已跨越甘肃、陕西、内蒙、宁夏四省区的东经97—115度,北纬33—47度之间,普遍受到人们的好评。(5)经济效益显著。陇糜5号6年累计在省内外推广623.9518万由,(1999年推广180.97万亩,其中省内推广139.47万亩)。已获经济效益6208.83万元,科研投资年均收益率8.06元/元。投入产出比由对照品种的1:1.97提高到1:2.55,粮食生产成本比当地品种降低了23.1%。
栽培要点:增施肥料,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是该品种获得高产的技术关键。一般在海拔1800米左右的春播区,应在5月20日播种,2000米地区,5月10日播种,在海拔较低的麦后复种区,应在6月底或7月上旬完成播种任务。旱地春播每亩保苗5万株,旱地复种保苗9万株,水地复种以15万株为宜。
四、糜子新品种----陇糜7号
糜子新品种陇糜7号,由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而成。
该品种具有丰产、抗旱、优质等优点。在全省19个点(次)的多点试验中,3年平均亩产146.30千克,比对照陇糜4号增产18.30%,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23.90%。在3年的多点试验示范中,平均亩产148.30千克,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26.10%。经测定,米质粗蛋白质含量15.45%,粗脂肪含量3.55%,赖氨酸含量0.24%。春播生育期120天,夏播复种75天左右。适宜在海拔1650--1850米的地区春种,1200--1400米的地区麦收后复种。特别在遭受春旱、霜冻、冰雹、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地区,具有救灾补种和挽回粮食损失的突出作用。摘自于2003年第5期《农业科技与信息》
五、糜子新品种宁糜10号(农博网)
品种名称:宁糜10号
品种登记号:GS04001-1997
品种来源:固糜1号×海原紫秆红
品种简要说明:该糜子品种全株绿色,仙密穗型。株高120cm、穗长20cm、穗颈长18cm、千粒重7.4g。出米率79%,米质非糯性,适口性较好。籽粒含粗蛋白质13.7%、粗脂肪2%、淀粉56.5%、氨基酸9.7%、赖氨酸0.2%。生育期110天左右、分蘖力强、抗旱耐寒。在北方四省三年区域试验中,十二点次平均公顷产量2825kg,比对照品种宁糜9号增产15.1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公顷播量23-30kg,保苗150万株。2.施足基肥后,每公顷施纯氮和P2O5各75kg。3.及时中耕、除草、防虫、防鸟。
选育单位:宁夏自治区固原地区农科所
省级审定情况:宁夏自治区1994年审定
全国品审会意见:该糜子属晚熟品种。丰产性好。较耐干旱,米质较优,适口性好。适于宁夏、陕西、内蒙古、严肃等省年平均气温≥7的地区推广种植。经审核,符合国家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黑土农技网(汇编)2009年3月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