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果(黑加仑)的生物学特性
(2018-10-31 07:10:48)
黑豆果(黑加仑)的生物学特性
新疆特色林果网
作者:陆承志 2007-6-5
一、植株、器官的特征及特性
(一) 根
黑豆果的根系非常发达,分为主根、侧根和须根。
不同的育苗方法其根系的生长也不同。用种子育成的实生苗有主根和侧根,移栽后逐渐生长出许多须根,而须根又长出很多密集的网状根。通过扦插无性繁殖的根由不定根长出须根,而没有明显的主根。
黑豆果根系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0—60厘米深的土层:内。根系在一年中的生长动态因季节及土层深浅而不同。新根生长量以20-40厘米深土层为最大,其次为0—20厘米、40-60匣米,80-100厘米深处根最少。在黑龙江省根系开始生长比萌芽期约晚10天左右。4月中下旬根系首先在0—40厘米深土层(上层)中开始活动,但土温上升到12—13时(5月下旬—6月上旬),根系进入发根高峰,而分布在下层(40-100厘米)土壤中的根系在5月中下旬才开始活动,约在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才出现生长高峰,这个高峰比上层土中的小,但是到8月中下旬则出现第2个比较明显的高峰。9月中旬,当土温降到18以下时,上层土壤中的根系进入第2个高峰,这个高峰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上层土壤中又长出大量吸收根,特别是1级吸收根上又长出2级根,增加了根系的活动。10月末以后深层土中根系仍继续生长,到11月中旬土温下降到4-0,根系才被迫停止生长。
黑豆果的吸收根相当抗寒,土温降到—3.1-—3.6时,稍有受伤,降到—3.6——4.7时严重受冻,低于—4.7时根系死亡。
黑豆果根系生长与地上部的生长有着互相依存和制约的关系。黑豆果地上部枝条的生长高峰期在5-6月上旬,枝条生长高峰期之后立即出现根系的第一次生长高峰,二者竞争养分的时间正好错开。新梢旺长期利用一部分根系贮存的营养物质,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又大量输入根系,有助于发根高峰的来临。根系大量生长时又将营养供给果实发育、花芽分化以及枝条加粗生长。根系第二个生长高峰有利于营养吸收,供给全株的营养贮存及越冬。
(二)茎与芽
黑豆果是丛生小灌木,所以主茎不明显。每株丛包括多年生枝、基生枝、结果枝。盛果期每株丛由15—25个不同年龄的枝条组成。而不同品种基生枝生长发育数量不同,有的基生枝当年即可形成花芽,第二年见果,第三年丰产,第四、第五年衰老,产量下降。结果枝可通过修剪措施,由每年长出的基生枝来补充更替。黑豆果的芽可分为花芽、叶芽、基生芽和隐芽。
叶片是制造供应果实、枝条和根系生长所需要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叶片的光合效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株丛的生长,对果实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保护叶片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及病、虫危害非常重要。
(三) 花和果
黑豆果的花芽为混合芽,由鳞片、叶片和花原始体及生长点组成。一般位于枝条中、上部。从混合芽能发出带有几个叶片的短枝,其顶端为花穗。黑豆果的花序为总状花序。1个花芽内花序2-5个,单生或簇生。每一花序上有花3~20朵,有的品种多达20~28朵,但落花后一般坐果5—16个,花序与茎呈放射形或下垂。不同种类及品种的花略有区别,形状有钟形、杯形或浅杯形,有双层花被,萼为筒型,萼片向外翻转,萼部为紫色、红色、淡绿色。雄蕊5个,雌蕊花柱2个,粘合在一起,柱头分离。
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55-60天。果实是由果梗、果皮、果肉、种子、果脐、花萼组成,一般果实单果重0.8-1.2克,每个果实中有种子15—30粒。种子的形状大小有所不同,有的品种种子宽扁,胚部钝,胚根部较尖,有的品种种子瘦长,两头尖,均为浅褐色。
二、黑豆果一年中主要生长发育时期(物候期)
黑豆果从春季萌芽开始经历萌芽、展叶、开花、座果、新梢生长、果实发育、落叶等一系列变化,到第二年萌芽前止完成一个年周期。这种在一年中经历的一系列生命活动与气候变化相适应的现象称物候期。黑豆果在一年的物候期中可分为两大阶段,目口生长期和休眠期。
(一) 萌芽与开花期
黑豆果萌芽较早,当春季温度达0以上即开始萌动(哈尔滨地区为4月15日左右),当日温达到6时,芽开始迅速膨大,进入萌芽物候期。
花芽萌芽与开花:黑豆果花芽比叶芽萌发稍早,花芽萌发分为5个时期,即花芽膨大、花芽开绽、露蕾、花穗伸长、花蕾分离等,之后进入初花期、盛花期和终花期。
黑龙江省中部各地花期在5月中旬,平均日温12左右,活动积温在130—170左右。从蕾期到开花相隔11-14天,一朵花开放时间30—34天,一个花序从第一朵花开到最后一朵花开需8-10天。花期最易遭受晚霜危害,山区尤为严重。花期受冻的临界温度是—2.5。
叶芽萌发:叶芽萌发可分为叶芽膨大、叶芽开绽、莲座期、新梢伸长4个阶段,接着开始展叶,随叶片增大,新稍(包括基生枝)开始迅速生长。
影响萌芽开花早晚的因素有哪些?
1.品种。不同品种萌芽开花的时期存在差异。
2.地块。同一品种栽在地势平坦地块的开花时间早于栽在冷凉山区或山间低谷冷气沉积地块的开花时间。
3.年份。不同年份温度变化影响到开花期的早晚。
4.地区。纬度低的地区比纬度高的地区萌芽早。
(二)新梢生长和幼果生长期
黑豆果新梢年周期活动状况因各地区的温度及湿度条件的不同而异。在哈尔滨观察,黑豆果新梢在5月初开始生长,经过1周左右的缓慢生长期,而后进入生长高峰,时间在5月8日左右,生长量每日可高达1-2厘米,如此持续1个月(到6月上旬)之后新梢生长开始减缓。生长最适宜的条件温度是18cC,降水量500毫米左右。这时期新梢生长量占全年的一半以上。从6月上旬到8月中旬枝条生长缓慢,逐渐转入加粗并且老熟。
黑豆果花开放以后,雄蕊上的花药成熟开裂,散出花粉,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称授粉。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沿花柱向下伸长达到胚珠,花粉管先端破裂,释放出精子,精子与胚珠内的卵子结合形成合子叫受精乙合子发育成种子。什么叫自花结实呢?同一品种内相互授粉后,能够开花结实,并形成种子,这种现象叫“自花结实’。但品种间自花结实的能力有差别,所以对于自花结实率低的品种在栽树时如果与其他品种混栽,相互授粉可以明显提高产量,这种现象叫“异花授粉结实”。
黑豆果经授粉受精后子房花托膨大,幼果开始生长发育,花托和萼筒发育为果肉,胚珠发育为种子,花梗发育为果柄,雄蕊和雌蕊枯萎脱落,花萼因品种不同脱落或宿存。
(三)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期
什么是花芽分化?
果树芽的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黑豆果的花芽分化分为形态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两个阶段。
黑豆果花芽形态分化期从6月中旬开始大体历经4个时期。
叶芽期:萌芽之后(4月中旬),很快抽出新梢(5月初),在新梢叶腋中,腋芽随之分化、长大,在生长点外围先分化出鳞片叶、过渡叶,而后分化出3裂突起叶原基,此时期的芽处于叶芽阶段。
花序原基分化期:6月中旬叶芽通过生理分化期,转人生殖分化期。黑豆果为总状花序,进入生殖分化阶段首先是分化花序轴原基。此时叶芽的原生长点变大、高起、伸长,在伸长的生长点周围自上而下分化成苞叶原基和花原基,形成花序原基。
花的各部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的同时,位于基部的花原基开始分化,自外向内产生花的各部分。
花萼分化:花原基开始伸长,其顶端逐渐膨大,而后中间开始下陷,边缘向外突出,并在其上形成5个小突起,即花萼原基,以后深入分化成萼筒。花萼发育的后期,在其外侧表面产生表皮毛和碟状腺体。
花瓣分化:在萼筒内侧与萼片相间部位,产生5枚较小的突起,即花瓣原基。此原基在分化前期,形体一直很小。
雄蕊原基分化:花萼分化不久,在萼筒内侧与萼片相对部位,产生5枚较大的突起,即雄蕊原基。而后雄蕊原基由球形分化成椭圆形的花药及短柄的花丝。
雌蕊原基分化:在花原基中心逐渐凹陷,近萼筒边缘逐渐隆起,产生心皮原基,并彼此相互愈合。在心皮内壁两侧产生多数突起,即胚珠原基,心皮轴上端与花萼连成一体,形成子房下位。
每一花序上,花的分化顺序是自基部依次向上分化,数目不等(3—20朵),依种类、品种而不同。入冬之前花的各部形态分化基本完成,而后越冬,处于休眠状态。
黑豆果花芽分化的性细胞形成期:性细胞的形成是在早春萌芽之后在前一年雌蕊原基分化的基础上进行(4月中-5月上中旬)。这时期花芽快速生长,花序不断伸长,其上每朵花的各部分也迅速增长,雌、雄蕊内部的性细胞不断分化。当芽的第1片叶腋中露出花序时(5月上旬),花药内部花粉母细胞正处于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接着小孢子形成,在开花之前花粉成熟。在雄蕊发育的同时,雌蕊也在发育,其花柱逐渐伸长,柱头分化成为二裂,子房内部的胚珠原基开始形成内、外珠被,而后形成胚囊。
黑豆果花芽分化临界期为6月中旬,7—8月份为分化盛期。花芽分化先后经历11个月,其中有两个明显阶段:越冬前为花芽分化的形态建成阶段,次年春为花芽分化的性细胞形成阶段。在实践中必须注意加强肥水管理。早春时期肥、水不足,特别是干旱,不但影响性细胞分化,还可导致严重的落花、落果,致使当年得不到收成。春夏期间肥、水不足则不能顺利通过花芽分化的临界期。果实采收之后施肥对人冬前花芽形态建成及越冬有重要意义。
黑豆果果实生长发育分为哪几个时期?
1.幼果速长期:在5月下旬(5月22日)到6月上旬(6月7日),持续15天左右,果实发育快,纵径生长超过横径,果略呈椭圆形,果皮绿色,果重增加快。
2.缓慢生长期:6月上旬至6月中旬,约2周左右。此时种子发育,纵径及横径增长都缓慢,果形略变圆,果皮仍为绿色,果实达到成熟期的1/3大小。
3.采果前速长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约2周左右,果实恢复迅速生长,果实呈圆形,颜色加深并出现果点,果实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