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一次线上直播平台上课有感

标签:
教育 |
分类: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一次线上直播平台上课有感
2022年5月6日,收到深圳市师资汇通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研究中心顾老师的信息。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教育局拟在5月份开展面向中小学校长、学科研修基地理事长的能力提升培训,受中心领导李秘书长委托,邀我授课指导,与西北地区合作市同仁分享经验。
项目名称:合作市中小学校长、学科研修基地理事长领导力提升培训;
对象:中小学(副)校长、学科研修基地理事长等50人左右(小学占比较大);
地点:线上直播平台;方式:线上主题讲座+互动交流;
时间:5月13日(周五)上午9:00-11:30;
主题:《区域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区域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讲座,我已经讲过多次了。每次重讲,我都尽可能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根据我对形势的理解和判断,加进去一些新的内容。我希望我的讲座常讲常新,对基层学校一直有指导意义、有借鉴作用。
这次也一样。我将今年4月13日教育部刚刚颁发的文件——《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指南(中小学)》(以下简称《指南》)内容,结合到讲座的PPT里,希望学校能够深刻领会,学以致用,转变管理方式,依法自主办学,整体提升学校依法治理水平。
在讲座中,结合“上级文件对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出的要求”,我对《指南》的十个方面内容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在“建立和完善章程落实的有效载体”里,我引用了《指南》提出的“依法制定章程”和“规则体系健全”的具体要求。
在“以章程为统领,理顺和完善规章制度”里,我引用了《指南》里的“制定程序规范”和“制度合理有效”的具体要求。
在“学校要努力促成发展规划的全面达成”里,引用了“将党的教育方针转化为学校具体实践”的相关要求。
在“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规范运行模式”里,引用了“家校合作顺畅”和“社会有效参与”的具体要求。
5月11日(周三),我加入了“师之师教育培训”企业微信,在该公司信息技术人员林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直播测试。
5月12日(周四)下午,我将一份小学章程范本、一份初中规划范本和一份《教职工手册编写指南》的电子稿发给联系人顾老师,我请她把这三份电子稿发给听课的学员。根据以往的指导经验,学员们听懂了PPT上所讲内容,还是很不够的。他们手头一定要有一个或几个相对完整、科学、规范、易操作的范本指南。专家讲座结束之后,学员们对照一下手头有的范本内容,再去制定或修订章程、规划、制度体系等,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5月13日(周五)上午8时30分,我打开了直播间,看到许多学员走进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教育局的会议厅。9点钟一到,我的讲座也就正式开始了。
讲座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引子1. 上级文件对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出的要求
引子2.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在上海虹口的探索与实践
引子3.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已经形成了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系列经验和做法
一、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学校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二、
三、
四、
上午10点20分左右,我的讲座有一个暂停,大家休息了10分钟。
休息结束之后,培训班负责人马老师主持了我与学员的互动交流。三位男女学员先后上台作了发言。他们对我的讲座内容作了点评,谈了体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困惑希望我予以解答。比如,一个校长说,当地教育局十分重视校园核心文化建设,那么这个校园核心文化建设与学校章程、与学校发展规划等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关系是怎样的?该如何处理?比如,一个幼儿园园长提到,对照讲座中的章程内容,她感到自己幼儿园的章程有许多不足之处,将来如何完善?如何提高章程的执行力?等等。
在三位校园长的发言结束之后,我和他们作了互动。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困惑。
接下来,讲座继续……
中午11时30分左右,我的讲座结束了。但是,学员们并没有离开。培训班负责人马老师邀请我听一听学员们的学习体会。对此,我很感兴趣。从头至尾一共听了7位学员的发言。
有的学员说,通过上级文件的有针对性学习,对《教育法》提出的“按照章程,自主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的学员说,以前不知道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有哪些内容?现在知道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就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具体怎么做,也清楚了。有的学员说,我们学校也制定了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但是没有重视制定程序,教师参与度不够,回去以后,要补上。有的学员说,学校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可以做成《党员手册》、《教师手册》、《学生手册》、《家长指导手册》,这个没想到,讲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还有的学员说,浦东进才实验小学的教师生日祝贺制、教师慰问家访制、有事请假记账制、评定职称帮助制、学校资源共享制,能注意以人为本,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12点。学员们的精彩发言终于结束了。我对此次讲座结束之后,培训班立刻组织学员参与讨论,交流个人心得体会的做法,十分欣赏。
一场有时间限制的远程直播讲座,内容肯定比较多,学员们要想及时理解和消化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培训班不组织学员参与讨论,听过讲座以后,大家一哄而散。这场讲座发挥的作用一定有限,有些学员甚至一无所获。这是十分遗憾的。
如果培训班的组织者在授课者依然在场的情况下,给学员们一个参与讨论、交流的机会,大家的积极性一定很高,效果会很不一样。学员们通过自己的思考,畅谈个人点滴体会,既可以让授课者知道自己的讲座发挥实际效果如何,更可以引导其他学员集思广益,切磋琢磨,相互启发,打开思路,对讲座内容进行及时消化,从而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退出会场以后,有好长一段时间依然沉浸在兴奋中。这时候,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古语,忽然闪现在脑际。反复吟诵之后,觉得很有意思。
人生在世,一定要注意经常学习。如果能把自己学过的东西用于实践,并取得一定效果,不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吗。联系到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备课,联系到今天的讲座和讨论,不就是这样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