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今天我们如何做教育督导室负责人
| 分类: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
——今天我们如何做教育督导室负责人
受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邀请,我于2021年11月26日上午在上海家中的电脑上,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参加了“贵州省教育行政管理干部领导力培训班”的培训。
这次参加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来自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黔东南、黔南州和黔西南州的教育督导干部,以市、州教育督导室主任为主。
我原来讲的题目是《构建区域教育督导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后来听说参与培训的学员是以市、州教育督导室主任为主。开讲前,我把题目作了一个调整,讲座题目是:《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构建区域教育督导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从2003年春天开始,到2016年冬天结束。长达十几年的教育督导生涯告诉我,一个教育督导室负责人,要想做点事情,要想做成一点事情,一定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主动工作,有点作为和影响。这样才能受到方方面面的重视和支持,才能争取到更好的工作环境,从而将自己所从事的区域教育督导事业做强做大,为国家的教育督导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了阐述好这个观点,我在原先讲座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内容:“一位区教育督导室主任给我的启示”。我这里提及的区教育督导室主任,就是我的前任——上海市特级教师盛逸民主任。我与他共事了一段时间,从他身上我得到四点启示:
启示一:教育督导人员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督导理念和自己的业务专长。
在他的推动下,虹口区建立了“以学校发展为本”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
(1)建立学校层面的自主发展运行模式:接受培训——制定规划——实施规划——逐年自评——终结性自评;
(2)建立起区级层面依法管理运行模式:规划指导——规划评审——跟踪督导——全面评估。
(3)学校层面和区级层面运行模式的结合,初步构建了“以学校发展为本”的教育行政管理运行模式的基本框架。
启示二:教育督导人员必须学会在督导实践中创新
1993年虹口区率先提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目标责任制,以后又在1997年进行修订,把贯彻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内容落实到政府各职能部门,分管区长在1998年与政府各部门履行了签约仪式。区政府把政府各部门贯彻落实两法的实绩列入公共考核目标,这一举措受到了市教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评价。
启示三:教育督导人员必须有较强的协调能力
盛主任认为在教育督导活动中,教育督导人员一方面要保持教育督导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要尊重、理解督导对象,千万不能以督者自居,忽视与督导对象的沟通与交流,忽视自身的人格影响力。他认为:教育督导者只有与教育督导对象建立真诚的合作关系,共同来总结经验,探究问题,寻找对策,才能取得积极而良好的督导效果。
在教育督导实践中,他十分注意:
二、对专家学者多联络。与市教科院、高校专家学者保持密切联系,课题论证、规划制定,都有专家学者出谋划策,使各项工作的实施有了理论的指导和支撑,从而减少了盲目性,增加了科学性。
三、对基层学校多关心。把工作重心一直放在基层学校,真心诚意为中小学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
启示四:教育督导人员应尽可能有独特的个人魅力
教育督导人员的人格魅力往往是督导人员人格素质的凝聚。督导人员的人格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心理素质、道德情操。人格素质的凝聚折射到教育督导上往往会让人感受和体验到那种独特的人格魅力。盛老师就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受人敬重的督学长者。
我认为;一个教育督导人员如果具备盛老师这样的素质:有自己明确的督导理念和业务专长,敢于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同时又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那么,这样的督导人员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最需要的。这样的督学,无疑是校长们所仰视的。
我说,我愿意把这四点启示与各位教育督导室主任分享。
接下来,我向贵州省的教育督导同行们介绍了上海市虹口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在“五个一(一校一规划、一校一评价、一校一章程、一校一制度(体系)和一校一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如何以学校发展规划督评为抓手,努力构建区域教育督导评价长效机制。这些长效机制有:
(一)
(二)
(三)促进学校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四)形成科研课题引领学校发展机制;
(五)形成教育督导的总结、表彰机制。
在当前情况下,督导室如果想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建立起教育督导长效机制,没有区政府和教育局领导的支持和信任是无法想象的。有了区政府、教育局领导的支持和信任,没有中小幼教科科长们的理解和配合也不行。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还是要让基层学校的校长、教职员工们感受到教育督导给学校带来的发展和变化。
那些年,督导室十分注意同方方面面沟通、协调,最终因为有作为而有了应有的地位,赢得了市、区领导、教育局科室干部和广大基层学校校长、教职员工的普遍理解和信任。
那时候市教育督导部门领导希望虹口出经验;区政府分管领导希望教育督导推动依法治区;区教育局领导感受到教育督导对推动区域教育事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愈加重视教育督导工作;基层学校领导欢迎督导,从内心里认可教育督导给学校带来的较大变化;基层学校老师十分希望自己的课能被督学听到,让自己的教学进步更大,发展更快。
虹口教育督导因为有为所以有位,也因为有位,各项工作也就能开展得更好,得到方方面面认可。
至于今天如何做好教育督导室负责人?我认为:
一要有先进的教育督导理念,要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熟悉教育法律法规,熟悉区域教育内容,有主见,有工作思路。
二要有锲而不舍的坚持精神。认准方向以后,要坚持实践,逐渐形成特色和品牌。
三要有外圆内方的协调能力。与领导要多沟通,与专家多联络,与校长交朋友,对前任教育督导工作的优势要善于继承,对本督导室同事们的长处要善于发挥,待人以诚。
四要具有受人敬重的人格魅力。为人要低调,甘当绿叶,淡泊名利,积极做事,努力做成事。善学习、善总结、善宣传、善造势。
五要有取之不绝的专家资源。一个区域的教育督导工作,一定要有自己的专家队伍。这支专家队伍要尽可能年龄结构合理、工作经验丰富、专业覆盖面广、业务能力强、整体素质高,适应教育督导创新需要。督学,要努力成为校长仰视的人。督导室既要有本区有威望、有专长的在职和不在职的校长、主任、特级教师、教育行政干部,也要有外区的知名教育督导、专家教授等,让他们成为教育督导工作的坚强后盾。
讲座快要结束时,我给各位教育督导室主任提了一点建议,那就是:
一定要更加自觉地努力学习,开阔眼界,勇于创新,深入实践,努力把握现代教育督导的理念与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督导领导力,使本区域的教育督导工作有为、有位、有威,尽力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要相信:心在哪,风景就在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