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督导问责如何不再“雷声大,雨点小(作者:程锦慧)(转载)

(2021-09-23 13:37:5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督导

博主按:2021年9月15日上午,我收到教育部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原副巡视员、国家督学程锦慧的一则信息:“这是我近期在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发表的文章,请您指正。”全文看完以后,心里既觉爽快,又有担忧。

  爽快的是这篇文章切中时弊,说出了全国不少地方教育督导负责人和督学想要说的话。不少地方由于机构改革、由于督学配置不到位,“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已经是一句空话。这几年,我在全国不少地方讲课、参加督导,对此深有体会。

  担忧的是,由于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文件出台比较晚,各地的体制机制改革已经提前一年完成,现在基本形成定势,要改,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国家督学程锦慧的这篇文章出来以后,但愿它能引起方方面面重视,尤其是省级领导重视,切实落实好“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完善教育督导,加强社会监督”。随着《教育督导问责办法》的出台、教育问责机制的建立,我相信我国的教育督导事业,一定会逐渐走向法制化道路,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教育督导问责如何不再“雷声大,雨点小”

 

程锦慧——教育部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原副巡视员、国家督学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压实教育督导问责制度,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了《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并于20219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

纵观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在恢复重建的四十多年中,为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推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实现从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大国继而实现人力资源强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尽管我国教育督导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在《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义务教育法》以及《教育督导条例》等法律法规中确立了教育督导制度,但与教育事业发展对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需要相比、与教育督导实践对制度创新的要求相比,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建设还存在不少具体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教育督导问责如何有效落实

 

《教育督导问责办法》的出台,教育督导问责机制的建立,无疑从制度建设层面确立了督导工作的责任和权力,能够进一步促进教育督导逐渐走向法制化道路。

教育督导问责,是督促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及相关人员更好地履行各自的教育职责所采取的机制,是教育督导制度的组成部分。《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在问责的主体、对象、内容、方式、程序和组织实施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操作性和一定的权威性,是各级教育督导工作者的坚强后盾。各级政府和教育督导部门要提高站位,将贯彻落实《教育督导问责办法》作为事关国家发展和教育未来的重大战略任务,摆在突出的位置狠抓落实。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握“问责”的根本。紧紧围绕“为国育人、为党育才”这个根本立足点,督促各地各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切实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对督导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履行”、“不完全履行”和“不正确履行”教育职责等问题进行有效问责。

二是科学研制每项督导检查的项目指标,盯住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要求,明晰管理和执行的力度和底线,突出必须要落实的要点和刚性要求,以保证督导检查的公平公正和科学客观。

三是切实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督导建设和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完善教育督导,加强社会监督”。建设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与教育决策和执行相协调的中国教育督导制度,是党和国家赋予教育督导的历史史命。但是,我国教育督导机构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建设中迫切的任务。

由于近几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力度较大。各级政府都在精简机构,人员缩编。据全国不少区县教育督导室主任反映:一些县(市、区)督导机构都撤销了,变成了教育局下面的一个科室或一个工作组,更有甚者,大部分督导室被整合到新组建的科室中,成了“保障服务中心”“教育发展中心”“教育评估中心”或“政策与法规室”中的一员。没有了教育督导室的设置,想开会布置任务都十分困难。对于《教育督导条例》第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教育督导的机构承担本行政区域的教育督导实施工作”的规定,我们根本无法落实。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这四个原则,既是深化机构改革的认识论,也是推进机构改革的方法论,更是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推进的重要保证。机构改革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各方面制度安排上,切实落实“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完善教育督导,加强社会监督”。

四是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加强督学队伍建设是教育督导事业发展的基础与长远持久的任务。国家督学制度的建立,为督学队伍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但要把督学队伍建设完全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促进督学队伍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仍需要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按照《教育督导条例》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教育督导工作需要,为教育督导机构配备专职督学。教育督导机构可以根据教育督导工作需要聘任兼职督学。”但目前督学队伍的现状是,专职督学很少,有的甚至没有。大多数地方都是聘任责任督学,这些责任督学基本是校长,书记,副校长,中层干部等,他们本身工作任务就很重,请他们做事,基本是走过场。如果我们把问责任务落实给这些身兼多职的责任督学,效果可能会打折扣。如果把问责任务落实给其他科室,则“名不顺,言不顺”。而且让一般的“保障服务中心”“教育发展中心”“教育评估中心”或“政策法规室”人员来落实教育督导责任,则显得缺乏权威性与专业性。

《教育督导问责办法》第二章问责情形中的第七条“被督导的各级各类学校、其他教育机构及其相关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在不少地方都难以落实。没有教育督导机构,没有专职督学队伍,想要搞督导问责,只能是走过场,问责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切实解决基层教育督导力量薄弱的现状,是促进教育督导依法行政的关键性问题。

 

教育督导如何助力“双减”落实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明确各省自2021830日起,每月15日和30日前,报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教育督导为助力“双减”政策的落实,让教育回归本质,并认真做实以下几件事:

其一,应以“双减”半月通报为监督手段,对“双减”督导的各个环节、工作重点及目标方向,都要有明确的定位和要求,使“双减”的各项要求都能在落实的过程中见到实效。

其二,应以狠抓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为重点,将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校外培训机构以及群众举报查处情况等七大类作为督导内容。

其三,应充分依靠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的领导作用,将相关职能部门有效组织起来,联合开展所辖范围内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形成工作合力,做好宣传引导、摸底排查、整治规范、违法处理等各项工作。主要包括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监管、广告管控等。“双减”落地,需多方联动,共同实现有效监管。

中小学“双减”工作专项督导半月通报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全局性长效机制,急需有关部门、学校高度重视,尽快动起来,共同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让学生得到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让群众的愁难急盼都能切实解决。责任编辑:李香玉】

 教育督导问责如何不再“雷声大,雨点小(作者:程锦慧)(转载)

       2015年3月26日,国家督学程锦慧(中)在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常生龙(右)陪同下,步入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分会场,参加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上海市中小学依法治校工作推进会暨虹口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现场会”。
教育督导问责如何不再“雷声大,雨点小(作者:程锦慧)(转载)
       与会人员,是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教育局局长、副局长、教育督导室主任等。

教育督导问责如何不再“雷声大,雨点小(作者:程锦慧)(转载)
       分会场会议由国家督学程锦慧主持。

教育督导问责如何不再“雷声大,雨点小(作者:程锦慧)(转载)
    国家督学程锦慧与全国各地的教育局长们见面。

教育督导问责如何不再“雷声大,雨点小(作者:程锦慧)(转载)
     我和常生龙局长与程锦慧合影。我们感谢她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到虹口教育局参加活动。

教育督导问责如何不再“雷声大,雨点小(作者:程锦慧)(转载)
        会后留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