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白茅岭学校的特色劳动教育之一:宣木瓜培育研究

分类: 学校文化 |
近年来,学校依托皖南农场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自然资源,努力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综合性育人观,探索、构建“五育融合”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围绕“努力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创造性地引入、开设了以宣纸制作、活字印刷、书籍装帧、中草药研习为主要内容的传承课程;开辟、创建了以“红领巾小农场”为主阵地,以植物标本制作、安全教育实训、民防VR体验、3D打印为内容的实践课程;开发、增设了以纸花、衍纸、竹编、编织等内容的手工课程;丰富、拓展了舞蹈、美术、书法、合唱等艺术课程。
吴昌利校长和张霆熊副校长为了让我们了解该校开展的特色劳动教育项目:中草药研习和宣纸制作,特意安排我们去了宣城市的新田镇看宣木瓜的培育与加工,去泾县看宣纸制作。
今天上午在白茅岭总校所在地,与部分领导班子成员和老师,就该校的特色项目作了一次面对面交流。
下午返回上海家中。本想就这次活动在晚上写一篇博客。真坐下来以后,发现无法无力完成这样的任务,因为这两天的收获实在太多太多,只能就学校开展的中草药研习——宣木瓜培育与加工写上一段。
宣木瓜产于宣州区的水东、孙埠、新田、周王、溪口、金坝等乡镇,泾县、宁国也有少量生产。宣木瓜性温,味酸涩,有舒筋活络、祛风湿痹等症。古代医药学家陶弘景、苏颂、李时珍都有较高评价。《本草纲目》载:“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最佳”,故有宣木瓜之称。宣州区种植的宣木瓜,已有1500 余年历史,早在南北朝时期已定为“贡品”。
他是土生土长的新田镇人,1989年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家里务农。1995年,张德军答应帮助朋友去收木瓜,通过不断地奔走劳累和辛苦投入,让他挣到了第一笔资金。就此,他就有了想要传承宣木瓜的想法。
成功是靠不断的奋斗与努力得来的。从2000年一个只有几十人的个体户,到现在的华陀岭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德军在发展宣木瓜的路上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如土地、资金、技术、产品这些问题。但是这些都没有让张德军放弃发展宣木瓜的初衷。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不仅将宣木瓜品牌做大做强,还带领着家乡的群众一起发家致富。他成了远近知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发誓:为情怀不断坚持,得硕果服务农民,用行动传承宣木瓜。
在张总经理的带领下,那天下午,我们还去田头认识了宣木瓜。如果不是走向田头亲眼所见,亲手触摸,我真的不知道宣木瓜究竟长什么样子?
虽然当时田头的气温比较高,有37度。但是,天气特别好,蓝天白云,知了声声,再加上心里一直想要看看宣木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一直没有感到热。
在张德军总经理的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