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本《三国演义》猛将武力排名——张飞>关羽

(2018-09-16 19:21:11)
标签:

三国演义

武力排名

三国武评

分类: 三国演义猛将武力排名

张飞>关羽

关羽、张飞是桃园结义的兄弟,他们之间没有直接交手的有效战例可供我们判断二人的强弱,所以我们只能另找证据。

一、以纪灵为参照的间接比较:

关羽和纪灵大战三十合,纪灵“大叫少歇”;张飞和纪灵“斗无十合”,击杀纪灵。以纪灵为参照来看,显然张飞是强于关羽的。但是有网友对于两战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观点1、关羽战纪灵并未全力发挥。理由是:

(1)刘备讨伐袁术明知是曹操之计,那又怎么会全力以赴的斩袁术大将与袁术结怨。

个人观点:由“玄德曰:‘虽是计,王命不可违也。’遂点军马,克日起程”可以看出,刘备并无任何阳奉阴违的打算,他就是准备执行王命,由“点军马”来看,连一点拖延都没有。后面两军阵前遇纪灵,刘备更是说了“汝今敢来相拒,罪不容诛”,关羽自然得听刘备的。

(2)关羽在纪灵“大叫少歇”的时候放任纪灵回去,正说明关羽不想斩纪灵,那关羽对纪灵很可能一开始就手下留情、没有全力以赴。

个人观点:有力气就打,没力气就跑,纪灵“大叫少歇”是个很奇怪的行为,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第一个问题:纪灵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大叫少歇”?个人认为,只有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形下,只有纪灵觉得双方都需要少歇的情况下,纪灵才有可能“大叫少歇”,而这样的少歇提议,也才不用担心对方拒绝

关羽“立于阵前候之”,等候少歇后的纪灵再次出战,但纪灵少歇后却没有再出战,而是“却遣副将荀正出马”,现在需要思考第二个问题:纪灵为什么自己不再出战而让副将荀正出战?无非是两个可能:

纪灵对于关羽不去歇息而是“立于阵前候之”有疑惑:究竟是自己之前“双方都需要少歇”的判断有误,还是关羽故意假装不需要少歇?派个人一试便知(荀正是纪灵误判的牺牲品)。

纪灵打算以车轮战的方式战关羽。

无论是哪种可能,或者兼而有之,纪灵都能由战斗结果更加准确的了解关羽的武力,而有利于更好的应对。

我们站在读者的角度当然知道事情的真相,关羽根本不需要少歇,同意纪灵的提议,确实是故意放了纪灵一马。现在需要思考第三个问题:关羽真的就此放过纪灵?显然不是,关羽后面对荀正说“只教纪灵来,与他决个雌雄”,由此可知,关羽同意纪灵的少歇只能看做是暂时放过了纪灵。

现在思考最后一个问题:关羽为什么会暂放过纪灵?关羽战黄忠时,不肯杀马失前蹄的黄忠,而要其换马再战,显然是不想胜之不武,想要胜的正大光明、胜的让人无话可说。面对武力强的跟自己很接近的黄忠,关羽都敢如此,何况是纪灵。既然你开口了——“大叫少歇”,便让你少歇后再战,这正是关羽在纪灵面前表现出的一种强者的自信。这个插曲并不影响之前双方三十合大战不分胜负的有效性,也不会影响关羽与少歇后的纪灵再战的有效性(如果发生的话)。

观点2、纪灵远来疲惫,张飞以逸待劳。

个人观点:原文并未有“纪灵人困或马乏”的明确描述,且纪灵并非急行赶路,只是正常行军,这对于武力的影响通常都是忽略不计。

观点3、袁术势力衰退对纪灵的武力有影响。纪灵战关羽时,袁术势力强大,而战张飞时,势力已经衰弱,这使得纪灵战张飞时的武力发挥远不及战关羽时。

个人观点:如果有人能够先证明武将的武力强弱和所在势力的强弱是有关联的,那么这个观点才有讨论的必要,现在我只能说:这是故意把两件不相关的事扯到一起

二、关羽对自己和张飞的评价:

      操曰:“将军真神人也!”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25回)

简析:

武将通常不会轻易服输,连关羽自己都亲口承认了自己与张飞比“何足道哉”,张飞当然是强于关羽的。

但有个问题:这句话是否可信?由当时曹操“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的重视态度就可以看出:曹操是相信的。且长板桥时,“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曹操这回在战场上说的话进一步表明:曹操对关羽的话是相信的。都说曹操奸诈,奸诈的曹操都相信了关羽的话,我们有什么理由怀疑关羽的话。但就是有网友要怀疑:

观点1、关羽随口说说而已,不能当真,张飞什么时候真的去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了。

个人观点:即使我们认为“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这句话有夸大的地方,也并不影响关羽前一句“某何足道哉”所要表达的意思:自己不如张飞。

顺带一句,由张飞在辕门射戟时对纪灵说的话“你比百万黄巾何如”,张飞在破黄巾时,说不定真的有过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的壮举。

观点2、这是关羽的自谦之言,关羽还说过张辽武艺不在他和张飞之下,张辽真的能和他们并列吗。

个人认为:对于原文我们首先应该选择相信,而不是质疑。如果关于张辽的武力仅仅只有关羽的这句评价“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那张辽不和关、张并列才怪,所以关羽的这句话我们也应该优先选择相信,将其理解成是关羽的由衷之言。一夸某人象棋强,某人立即想到许银川、胡荣华,某何足道哉;一夸某人围棋强,某人立即想到了常昊、李昌镐,某何足道哉;一夸关羽武力强,关羽立即想到了张飞,某何足道哉。

三、张飞的看法:

张飞战马超前,孔明曾用言语激张飞,在听到云长且未必可胜时,张飞直接立下军令状,如胜不得马超,甘当军令, 由此可以看出:张飞心里是认为自己比关羽强的,关羽未必能搞定的,他一定能搞定

四、孔明的看法:

      马超来犯,孔明私底下给刘备交了底:须是张、赵二将,方可与敌。注意,孔明当前谈的不是派谁去敌马超最合适,而是谁可以敌马超,否则连“引兵在外未回”的赵云也不用提了。而正是在这份可敌马超的名单中,没有关羽的名字,因此,在孔明看来,张飞(及赵云)是强于关羽的

      有网友认为:孔明的这份名单只能是从当时在身边的将领中选择,关羽远在荆州根本来不了,所以不用提及。个人认为:又不是真的要调关羽过来战马超,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孔明激张飞时,提到的正是关羽

五、一些说明:

      关、张的强弱之争由来已久,对于过去的一些“关羽强于张飞”的所谓“证据”有必要做一些说明。

      说明1、能否通过孔明用关羽来激张飞得出“关>张”的结论?

     上述问题可以转换成:用于激将的武将是否必须强于被激将的武将?个人认为未必,只要武力接近就可以激将,还可以相互激将。例如:AB都是班上的尖子学生,成绩接近。老师面对A时,可以用BA;面对B时,同样可以用AB,两者都可以取得激将的效果。

      说明2、能否通过关羽写信要与马超比试得出“关>马”的结论,再结合“张=马”推出“关>张”?
  马超很强、关羽也很强,强强之间出现争强好胜之心实属正常。至于究竟谁强谁弱那是要看结果的,没有打成也就没有结果,无法以此来判断关、马的强弱。

      说明3、能否通过孔明的回信得出“关>张”的结论?

回信是这样说的: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孔明的意思很清楚,马超再怎么雄烈过人也还是黥布、彭越之徒耳(张飞当然也是这类人),而所有这类人都不及关羽绝伦超群,原因自然是:关羽还具备雄烈过人的这类人所不具备的一些其他优秀特质。而结合这些其他优秀特质之后的绝伦超群,并不能使关羽在纯粹的武力评比中,得出关羽强于马超、张飞的结论。

      说明4、能否通过关羽的“武艺绝伦”得出“关>张”的结论?

      这个评价出于关羽战徐晃。绝伦的武艺也需要配合足够的力量、体力等要素才能表现、才能发挥,实际表现、发挥出来的这个能力才是我们所比较的武力。由此可知:我们所说的武力包含武艺,但不单单指武艺,所以,武艺绝伦未必武力绝伦。战徐晃时,关羽的“武艺绝伦”正因为“右臂少力”缺少了一些其他要素的配合,导致发挥出来的武力还不如徐晃。若关羽身体完好,配合绝伦的武艺必能发挥出更强的武力,但这个更强的武力是否也能绝伦天下,无法据此判断,只能通过其他依据去判断。

*、虽然确定了张飞>关羽,但由于暂时没有确定关羽与许褚、典韦的强弱,暂时还无法完全确定关羽在武力链条中的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