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稿二——青年教师吴春叶执教《普罗米修斯》

标签:
教育 |
分类: 培养青年教师 |


评课稿二——吴春叶老师执教《普罗米修斯》
一、教学环节紧凑,重点突出
整节课围绕“盗取火种”——“遭受惩罚”——“最终获救”三大板块进行教学,重点放在第二板块,抓住表现普罗米修斯精神的语句、词语进行评析,引导学生感悟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造福于民的英雄形象,学生的感悟建立在词句品析之上。
二、重视“读”在语文课上的重要作用。读,对于语文课来说其作用不言而喻,课文内容的把握,重点语句的理解,良好语感的培养都与读密不可分。吴老师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本节课中有学生想象画面的自由读,有思考问题默读,有展示朗读指导的个人读,也有提高整体气势的齐读,每次读,必有目的、必有目标。
三、教态自然大方,
吴老师走上工作岗位才几年时间,但驾驭课堂的功力却十分深厚。整节课,她的语调平和,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课感,使他们沉浸在对英雄的仰慕之中。
当然,再完美的课堂也都有值得探讨的问题,这里,我也有一些想法与吴老师商榷:
一、如何在课文中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在部编版中,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语文要素。本单元以神话为主题,有2个明确的语文要素。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个语文要素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本节课中,吴老师在复习环节,让学生复述这个故事。是否可以提示学生,想要把故事说清楚,可以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种方法来说一说,并且在最后的作业布置环节,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说给家人听,是否也可以进行提示,让学习方法“有痕”?
二、如何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展示环节中来?本节课中,有位学生回答问题就达7次,而更多的学生却未能展示自己。那么,作为老师我们是否该思考,如何解决学生在课堂上不愿举手积极展示自我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否可以制定出长效的奖励机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我们的课堂,如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如何把握这个“度”?引导过多,学生缺少了自主发展的活动空间;引导不到位,学生又难以突破难点。想要找准这个“点”,将是我们每位教师长期修炼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