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网贷,显示大数据风控拒绝,如何解决?

分类: 个人征信 |
经常有朋友在申请网上借款时,因为“大数据风控审核不通过”而被拒,非常苦恼,有图为证,如下。
http://s15/mw690/007haYgSzy7nNJk6NJQ0e&690
目前,除了人民银行,即央行,建立的征信系统外,还有很多民营的征信公司,这类公司名称一般不会含有“征信”二字,一般会叫大数据风控公司,提供大数据智能风控产品。
央行征信系统的接入机构主要是银行,还包括少量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等,央行征信系统只记录这些机构上传的信息。
但是,互联网金融如此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在网贷公司借款。从风控的角度看,贷款公司除了要了解客户在银行等正规机构的贷款情况外,还想知悉客户在其他不上央行征信的网贷公司的负债记录,这块就是市场化的大数据风控公司在做。
下面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贷前大数据风控报告样例。
贷前审核报告
扫描建议: 94分,
申请用户检测出高危风险,建议拒绝
共发现 7
条异常信息
审核报告编号:
申请编号:
报告生成时间: 2018-07-27
账户基本信息
借款人信息
借款人手机:
借款人姓名:
借款人身份证:
归属地解析
身份证所属地: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
手机所属地: 山东省济南市
贷前风险情况
检查项目 | 风险等级 | 备注 |
|
个人基本信息核查 | 无风险 |
|
|
风险信息扫描 | 身份证命中法院结案名单 | 中 |
规则描述:
身份证命中法院 结案名单 风险类型:法院结案 匹配字段: 借款人身份证 |
手机号命中高风险关注名单 | 中 |
规则描述:
手机号命中高风 险关注名单 风险类型:法院结案 匹配字段:借款人手机 |
|
申请人信息命中中风险关注名 单 |
低 |
规则描述:
手机命中中风险 关注名单 风险类型:异常借款 匹配字段:借款人手机 |
|
多平台借贷申请检测
7 天内申请人在多个平台申请借 款 |
高 |
总个数:2 小额贷款公司: 1 理财机构: 1 各维度多头详情 借款人手机详情: 总个数:2 小额贷款公司: 1 理财机构: 1 借款人身份证详情: 总个数:2 小额贷款公司: 1 理财机构: 1 |
1 个月内申请人在多个平台申请 借款 |
中 |
总个数:5 小额贷款公司: 1 理财机构: 1 P2P网贷: 2 银行小微贷款: 1 各维度多头详情 借款人手机详情: 总个数:4 小额贷款公司: 1 理财机构: 1 P2P网贷: 2 借款人身份证详情: 总个数:5 小额贷款公司: 1 理财机构: 1 P2P网贷: 2 银行小微贷款: 1 |
3 个月内申请人在多个平台申请 借款 |
中 |
总个数:5 小额贷款公司: 1 理财机构: 1 P2P网贷: 2 银行小微贷款: 1 各维度多头详情 借款人手机详情: 总个数:4 小额贷款公司: 1 理财机构: 1 |
附件:法院详情
P2P网贷: 2 借款人身份证详情: 总个数:5 小额贷款公司: 1 理财机构: 1 P2P网贷: 2 银行小微贷款: 1 |
|
|
60 个月内申请人在多个平台申请 借款 |
低 |
总个数:8 信用卡中心: 2 小额贷款公司: 2 理财机构: 1 P2P网贷: 2 银行小微贷款: 1 各维度多头详情 借款人手机详情: 总个数:6 信用卡中心: 1 小额贷款公司: 2 理财机构: 1 P2P网贷: 2 借款人身份证详情: 总个数:8 信用卡中心: 2 小额贷款公司: 2 理财机构: 1 P2P网贷: 2 银行小微贷款: 1 |
关联人信息扫描 | 无风险 |
|
多平台借贷负债检测 | 无风险 |
|
客户行为检测 | 无风险 |
|
身份证命中法院结案名单
被执行人姓名: | 赵 |
执行法院: | ***人民法院 |
立案时间: | 2016年01月*1日 |
案号: | (2016)鲁01*84执 号 |
执行标的: | 40000 |
执行状态: |
|
这个样例内容,主要是该客户申请的网贷记录以及采集的风险信息。显然这份报告给出的风控建议是拒贷。
实话实说,被大数据系统风控,没有好的结决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等”。
http://s11/mw690/007haYgSzy7nNJnewrg3a&690
很多朋友,被大数据风控后,很想尽快解决、马上解决掉,甚至不惜花点钱,请“内部人士”帮忙处理掉。事实上,只要上了大数据,很难彻底清除。
一是查询无门。因为大数据风控系统一般都是对机构开放,不会对个人开放。这些大数据风控产品都是提供给放贷机构用做风险审核的,而且,要求放贷机构只能自己进行风控时看,不能提供给客户。也就是说,本人想查自己的大数据风控报告,根本没渠道查。
二是更改无路。即使拿到自己的大数据风控报告(博主可以代查),即使报告有问题,也没有渠道联系大数据公司进行更正,大数据公司没有对信息主体个人的信息异议处理服务。
三是斩草难除根。再假如,某人神通广大,通过“关系”删除了一家大数据公司的数据,但是,因为大数据公司数据一般是开放的或者数据源采集渠道是开放的,很难保证信息不被其他大数据公司采集到,删得了一家的数据,很难删掉所有大数据系统存储的数据。况且,现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计算这么发达,只要被公开过的数据,就无法网上彻底根除。
例如,上面的样例中,该客户实际已经履行完法院判决,法院也将其失信信息从法院官网撤销掉,虽然法院网站不再显示,但是因为曾经被公开过,已经被记录到很多大数据系统,所以,当该客户申请借款时,曾经的失信记录仍然影响其成功借款。
http://s11/mw690/007haYgSzy7nNJpScoa0a&690
因为大数据风控报告评分有一定的时间远近规律,越久远的风险信息,对客户当前的信用分影响越小。
以央行征信为例,不良信用记录满五年就被消除掉,不再显示,很多银行只看最近24个月的信用记录,最24个月信用记录良好,就可以放款。
大数据风控报告也一样,考察客户的风险行为,分为不同时间段,近7天、近半个月、近一个月,近三个月......近12个月、近24个月、近60个月等,越是近期出现的风险行为,影响越大。
比如,某客户近一个月内频繁申请网贷,大数据风控被拒,那么,这个客户如果再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最好3个月内,不申请任何网贷,那么3个月后,该客户的近3个月内风险行为就没有,其信用评分就会明显好转。
当然,如果欠款一直不还,这样的恶性记录会一直影响,再等多久也没有用。
因此,以申请网贷频率来讲,不宜短时间内频繁申请网贷产品,这样容易被大数据风控,一般一周就申请一次比较好,一周申请两次就会被风控系统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