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课堂教学特质指导下的小学古诗文教学随笔

(2018-11-09 08:18:52)
分类: 教学随笔

现代课堂教学特质指导下的小学古诗文教学随笔

 李 

现代课堂教学特质指导下的古诗文教学研究课题组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华经典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流淌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凝结着一代代人最宝贵的生命体验,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殿堂,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一、小学生古诗文的现状及分析

小学生古诗文的现状

(小学生古诗文背诵的篇目情况,在校学生课本中,古诗文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前,小学的每个学年只有两篇绝句,随着古诗文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已经有一些词、古文作为课文出现,而且数量已经怎加到了近五十篇。教育部也筛选了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古诗文,作为小学生课外诵读篇目,鼓励小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小学生诗文背诵的效果的情况经调查发现,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情况不容乐观。小学生的记忆力比较好,对于教师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地背诵下来。但是背得快,忘得也快。因为长时间不进行复习,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会逐渐衰退,尤其是考试之后,在经过一个假期,基本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二、小学生古诗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没有背诵古诗文的良好环境:曾有位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不会作诗却能一开口说出一大推的广告词来。”在现代社会中,能接触到古诗文的环境非常少,古典文化似乎忙碌的现代人给遗忘了。在孩子身边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仅靠小学语文课堂是达不到效果的。

家长不重视国学教育:很多家长蒋兴奋点更多地关注到现代化与西方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几乎无暇顾及。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古典诗文,一直以来没有给予应有的 重视。

三、教师合适的引导,运用多种方法教学

每日诵读法。小学生学习古诗文最主要的方式是

“读”,要一遍一遍地读,,直至熟读成诵。教学中,要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反复吟诵,要做到形式多样,有层次,一遍比一遍读得好,使学生在饶有兴趣地读中,自然而然地达到背诵。

此外,每天利用早读及每堂课的前五分钟,让课代表带领学生诵读;每周专门用一节课进行诵读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媒体辅助法。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小学生只有在良好的情景中,才能放松心情,积极学习。我国的古诗文有很多篇目本身就拥有很好的情景,是作者根据一定的情景有感而发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借助媒体创设优美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美,从而使诗中的景物在学生心中“活”起来,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结语

满腹诗书”是古代文人的阅读追求,而现代社会里,我们的学生更愿意沉醉在快餐文化中,更愿意沉迷在流行歌曲里,而不愿意接触文学那华美厚重的篇章——古诗文。爱好传统文化的语文老师愿意讲,但学生却没有相对应的热情。古诗文的教与学都成了枯燥的代名词。通过这次尝试,我意识到:

1、现代课堂教学特质下的古诗文教学要想让学生投入热情,首先就必须要解决现代与古代的时空感,做好课前学习环境建设,改变提前预习的方式。忽略学生生活体验的预习规定或问题设置,无形地影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但如果没有老师事先布置的任务或设置的问题,学生的预习又缺乏了方向性和目标性,显得漫无边际,不知所得。导学案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桥梁,但导学案的设计要摆脱硬性布置的窠臼,就还是要从学生的审美体验出发,精简导学案的设计。学生可以在老师提供的学案的基础上,补充自学后的难点和困惑,给老师提意见,以便老师确定和调整课堂教学内容。这样老师不会失去教学的主导作用,教学内容也不会杂乱无章,学生又不会失去学习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由也得到一定的彰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距离感减小,课堂教学自然“活”起来。

2、现代课堂教学特质下的古诗文教学,不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教学需求硬性捆绑,而是要对传统教学策略进行承袭创新,不能满足于对文本的深入钻研,不能满足于知识层面的教学成果达成,而要观察学情,进行情感投入,做到心中有学生,才能真正了解现代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切实从学生需要精心设计语文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创造课堂亮点,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现。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都还是离不开老师的主导的。特别是在学生质疑的教学环节中,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提的问题并不都是有质量的问题,学生的疑问开始往往只会停留在基础知识或文章表面,要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传统教学中老师的“教”就尤为重要,但这个“教”区别于“填鸭”,需要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长期引导,通过具体问题的示范、引导训练,慢慢地提升问题的质量。这样的“教”不是量的减少,而是要精选精教,实现质的提高与飞跃,从而实现学的高效。

3、遵循现代课堂教学特质,抓住契机大胆放手,懂得张弛有度,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化学习,即便古诗文不容易懂,老师也必须遵循现代课堂教学特质,松开紧抓课堂的双手,给学生发散思维的自由空间,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但与此同时,这种个性化学习,往往会旁逸斜出,超出老师的课堂教学预设,更多地指向了课堂生成,再加上课堂教学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总有一些想不到的意外发生,打断老师预设的课堂教学。遵循现代课堂教学特质,不是对课堂的动态生成放任自如,撒手不管,相反它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就要做到事无巨细,尽可能地揣摩学生心理,以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有心人,大胆放手的同时,也要张弛有度,控制好教学局面,灵活有度地处理突发事件。面对一些突发情况,甚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课堂资源开发意识与能力,借力使力,因势利导地调整课堂教学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