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旧体诗创作的走向和语言风格【古今】

标签:
365文化 |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过程中,自“五四”运动以来,不少诗人写了大量的现代旧体诗,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珍品。这说明现代旧体诗是与自由体,民歌体竞相发展的一个古老而具活力的民族形式,自有它的作者和读者的。近年来又有复兴之势,诗词社团蜂起,诗词报刊层出。这证明:它的格律形式经过上千年的摩挲砥砺,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老年朋友,大家觉得它是一种方便、得心应手的文学样式。如今旧瓶装新酒,施于现代化的洗礼,也便重植于现代诗歌园地里,得列于新诗之林。
不过,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得到新的发展,还得奋起直追。现在是诗多好的少,能否流传更不敢说。有的作品有诗意但不符合格律;有的虽符合格律却没有诗意;有的写得古色古香但缺少现代气息;还有的跟形势、概念化、缺少形象,更甚者懈意气偏离公理和社会美德,或者不能从深层次正视现实矛盾。
现代诗词创作,从作者看,人员复杂,参差不齐。从竞争对象看,不是新诗,而是流行歌曲。
当前创作的问题。填词填字数。点金成铁,或不分平仄,或让人看不懂。对自然的描写,重物轻我,不感人。对社会的描写,用词富丽堂皇,但没有灵性。词本身,雅颂多于风骚。立言重于学诗。立言有社会职能。但立言多了会陷于平庸。平庸是旧体诗的致命弱点。
不要把自己看成诗人。写诗为了自己生活充实。中国人说我思考,我充实。外国人说,我思考我存在。有人为了在中华诗词、省市诗刊发表作品,证明自己的存在。有人参加酒茶文化、名胜古迹大赛,获得民间奖励。有人为获茅盾文学奖,得到政府奖励认可。是否想到为人民写作,为时代讴歌?也许因为没把自己看成诗人,没想那么多。而唐山市诗词学会会员章程要求,写作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应当看到诗坛的全貌,不应当只看旧体诗数量空前,说旧体诗是打不死的蛇。新诗继承传统,吸收外国诗的技艺,成为主体;歌曲是诗词的有力竞争对象。
提高质量,诗没有质量,就没有前途。要从诗性、诗的语言两反面开拓创新。要有新内容,新感情,不是学古泥古。要有好意境,好语言,是前人没有的,或别人想说没说出来的,能吸引人,感动人。
关于诗的语言风格。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雅俗共赏,喜闻乐见,既优美,又通俗。下面我们对若干重要作者的主要作品进行分析。








人们喜欢现代旧体诗,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发展现代旧体诗。旧的形式反映新的内容,要思想新、语言新、感情新、题材新、要用新韵,是现代人的。旧体诗的平仄、对仗、用韵都可以突破古法。自由体诗有它的弱点,但已形成自己的传统,作为主体是不能代替的。旧体诗和歌曲竞争,还处于弱势。让我们不断探索尝试,让祖国的诗坛百花齐放,风貌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