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文房四宝之笔

标签:
杂谈文化 |
分类: 4、古韵律绝 |

【七律·新韵】文房四宝之笔
百战将军识卯畜,从此翠管蓄兔毫。
(1)
柔毛却蕴千钧鼎,秃笔能藏百淬刀。
栗尾描龙腾碧海,毛锥画凤起重霄。
(2)
谪仙醉草蛮夷惧, 苏轼雄书赤壁摇。
(3) (4)
用的 毛笔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蒙
恬发明的。 在战事间歇,蒙恬把猎到
的野兔尾巴缀到 笔上,发现这样就能
又快又好地书写战报, 及时向秦王报
告战况。这就是后来的毛笔。
(2)栗尾、毛锥均为毛笔的别称。栗
尾, 见宋代苏轼的《孙莘老求墨妙
亭》:“书 来乞诗要自写,为把栗尾
书溪藤”;毛锥, 见宋代陆游的《醉
中作行草数纸》:“驿 书驰报儿单于,
直用毛锥惊杀汝”。
(3)见明代小说家冯梦龙《警世通
言》卷九《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一文。
(4)指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
古》。
前一篇:(古韵)雅人四好-琴棋书画之画
后一篇:(古韵)文房四宝之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