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他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从两条钢轨间跨到自己顺向的右侧,借着穿透雨帘微弱的手信号灯光,看到就近的里程碑上正好是“274”公里。
“再往前走不足500米,就是去年冬初刚刚竣工的下行线母子河特大桥了,更要小心了!”他在心里告诫自己。
风愈大,雨愈急。他艰难地冒雨前行,手信号灯光在两条钢轨间扫来扫去,检看着每一寸钢轨、每一块夹钣、每一颗道钉、每一根轨枕和每一处道床。在离母子河桥100米左右时,透过风雨声,他听到了河水暴怒的咆哮声:
“轰……”
“轰……”
到了桥头,虽然因为天黑看不清山洪有多大,但那排山倒海般的怒吼,足以让人把心提到嗓子眼儿上。上桥以后,他感到脚下的桥体和线路发出一阵阵细微的、令人不安的震颤。
他倍加细心地监视着——
桥头到1号桥墩,没发现什麽异常……
1号桥墩到2号桥墩间,也没发现什麽异常……
从2号桥墩往前走不到3米,他停下了,蹲下身子,将手提信号灯光顺着钢轨1厘米、1厘米地往前移动:不该有任何曲线的钢轨,为什麽向母子河下游方向有了些微的偏移……
他震惊了:“这里果然出事了!”
蓦然间,去冬大桥竣工验收时的一幕涌上了心头——
那一天,虽说已入冬,但太阳却暖洋洋地照着,横跨在母子河上刚刚建成的钢筋混凝土板梁桥,骄傲地在阳光下展示着自己的身姿。参加验收的的铁路局的各方人士,分成几个小组,分头对线路、桥梁及其他线上设备进行验收。他带领工务小组,负责对桥墩、桥体和包括桥上线路、轨枕在内的上部结构进行检验。
起初还一切顺利,但就在签字前,负责施工监理的原路局建管中心已退休的高级工程师杨青却悄悄地把他拉到一边,对他说:
“张段长,3号桥墩可能有问题。”
“问题?!什麽问题?”他不解地问。
“桥墩的灌注桩桩基可能没达到设计的持力层深度。”
张永清吃了一惊:
“有证据吗?”
“浇注桥墩基础灌注桩的那天我有病请假,他们趁我不在,利用晚上偷偷地浇筑了混凝土。据有的现场工人反映,桥墩桩基基坑没有挖到设计标高。”
看着他有些不相信的样子,杨高工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说的事情绝对是真实的,并表示:
“张段长,有些事暂时我还不能和你说,但我会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就不是一般的问题了。他觉得有必要把这件事弄个水落石出。于是,在验收总结会前,他嘱咐其他参加验收的同志先去参加会议,自己与杨高工一起,在工地上杨高工的办公室里,抛开施工单位K市第二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竣工文件,将有关K274特大桥的水文地质资料和原始设计文件找出来,仔细地作了一番研究,又核对了施工单位的施工日志和竣工图,然后带着一肚子的疑问,去了工程验收总结会的会场。
会场上,由于抽烟的人多,早已是乌烟瘴气的了。主持会议的路局建设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孙世林看见张永清进来了,笑着说:
“张段长,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你们工务小组的意见了。”
张永清看了一眼会场,没有搭孙世林的话茬儿,直接对坐在会场主位上的副局长王大成说:
“王局长,工务小组还不能在验收纪要上签字。”
这一句话,无疑像是在平静的潭水里投入了一颗不大不小的炸弹,立即引起了满会场各方人士的极大关注。
原来人声鼎沸的会场一下子沉寂了下来,静得仿佛能听到彼此间的心跳。
孙世林有些无奈的望着仍然微笑着端坐不动的王大成:
“王局,您看……”
王大成沉稳地望着这个和自己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上同一所大学,一起从大山里走出来到这个沿海发达城市的张永清,慢吞吞地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水:
“工程有什麽问题吗?”
“我对274桥的质量有疑问。据我听到的反映,可能有的桥墩的灌注桩基础没有达到设计深度。所以,我建议对桥基进行破坏性检验。”
会场上更静了,大家都把目光聚焦投向了王大成。
王大成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来,扫视了全会场一眼:
“大家都知道,在坚持运营不间断的前提下,这次对K——A线进行全线的线路改造工程,是铁道部全路第六次大提速的重点工程之一,是事关我们K城铁路局能否大幅度提升综合运输能力、适应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建设需求大局的重点工程。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涉及到K——A线改造工程的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和后续的工程接管单位,都要强化大局意识,当然了,同时也要强化质量意识。刚才,永清同志就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意见,这个意见充分体现了我们K城铁路人对‘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个工程建设根本问题的深刻认识。具体地讲,工务小组提出的对k274桥的质量疑问,非常值得我们警惕和重视。”接着,他话锋一转,“为了不耽误整个线路改造工程的投产使用,我看是不是这样,你们工务小组再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竣工文件和监理部门的意见,对照设计文件,由建管中心牵头,再进行一次深入研究,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意见,提供给验收委员会大组研究决定。永清,你看这样如何?”
在众目睽睽的关注之下,张永清坚持要在工务小组的验收纪要上注明“线上部分工务小组提出的对274桥施工质量的存疑,应在进一步核对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提供的技术文件的基础上,由以上三方提出意见并经建设单位(K城铁路局建管中心)、接管单位(K城铁路局K城工务段)审核后实施,并在实施前对274桥密切观察,作好记录”的内容后,才能在验收纪要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孙世林望了望王大成,后者考虑了一下,点点了点头。
就这样,工程验收总算收了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