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诵心经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心语 |
疫情反复,一次又一次的静默管理。
静默的时候,胡思乱想,烦恼多多,朋友劝说我多抄抄《心经》,写字静心。
这就是我抄的《心经》,字写得不好,心还是蛮虔诚的,边抄边诵,感触多多。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诸多经典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共268个字。这部经虽然简短,却把佛教的要义,把宇宙人生的真理、智慧讲的极为透彻,是我们打开佛法之门的钥匙。
人们常说多读《心经》,会让人看透一切,放下杂念,放下烦恼,淡定从容。
观世音菩萨修行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发现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空的,诸法空相,一切都是空的。空是不存在的东西,全是假的,名利也是空的。眼,耳,鼻,喉,舌,身,意,所能感受到的东西也是空的,便想要度世间的一些痛苦。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痛苦。贪嗔痴迷,被各种各样的欲望所束缚,终日不得解各种烦恼;被各种杂念占据了心扉,定不下来,无法清净。把眼睛闭上,深呼吸,发现头脑中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
佛教有一个分支,叫禅宗,是专门让人修行清净,净化思想的派系。
佛教讲出家,首先是让人摆脱家的束缚,再慢慢摆脱社会和尘世的束缚,达到涅槃的状态。
涅槃,调理自己的思想,断除大脑里面不好的思想、程序、情感,最终达到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也就是涅槃被称为空法之相,无执着,无所求,没有任何的欲望,随缘。
涅槃被称为空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为法;被称为无相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之相,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为法之相;被称为无愿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的渴望。
能修行到涅槃这个境界的人,我还没见过。凡人都会被各种杂念和欲求所束缚,终日烦恼,能修行到这种状态的人,才算得上真真解脱了,才是真正的放下一切,这种人就已经成佛了。比如唐僧,面对无数的劫难和各种各样的诱惑,终于成佛。
成佛也是要各种机缘巧合的,我之所以没有出家,大概是因为经历的痛苦不够,佛渡不了我。 所以我始终只能是个凡人,因为人性的各种弱点,贪嗔痴,爱恨情仇都有。也就只能够生活在痛苦之中,被烦恼所包围。
其实生活的本质是痛苦,人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