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若无声光电,何来情慊慊_《驼铃传奇》观后感

(2019-07-25 14:40:19)
标签:

杂谈

有幸观赏到华夏西安文旅出品的《驼铃传奇》真人实景演出,并查阅剧评及相关资料,得出一己主观评论,若有谬误,欢迎商榷。

此剧创作,大概秉承“若无声光电,何来情慊慊”的主旨。穹笼式的剧场,360度观众席整体旋转,烟幕水雾施放,舞台布景走马灯式轮换,杂技微亚垂吊,立体声超重低音效果。巅覆了电影,舞台剧的常规,集声光电技术之大成,是获得盛评的主要硬件元素。

技术层面和硬件元素,靠直观获得,为此赞许者,芸芸众生。而能对艺术层面,历史内涵考量者,寥寥无几,故此剧好评如潮,鲜有贰论。小可不才,妄下论断,恕罪!恕罪!

以我之见,此剧开场,一声“安哥“的呼唤,意欲引出一段凄美爱情故事。大概之前长演不衰的《长恨歌》是表现大人物的命运,此次要表现草根文化。艺术创作允许虚构人物,但西行驼队队员的历史使命和个人经历,在整个丝路的历史节点上,丝毫不具代表性。因为前有张骞,班超,后有玄奘。“安哥“的杜撰,意欲抄袭《走西口》的人物。但《走西口》的主流是晋商,路线也不是丝路。所以说人物不具代表性,就不会触动艺术神经。

再者,90分钟的大型实景剧是史诗,民间传奇的艺术范畴,有关大唐风华,丝路烟雨,的经典故事数不胜数,完全可以照搬情节,以高超技术重新演绎,一样获得艺术新生。不必别出心裁,牵强附会。由一句俗语:我们不是制造者,而是搬运工。得到反思,开拓者尸骨未寒,而后来者冒功自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指波谰壮阔的历史潮流,而非居集屯奇的小撮商贬。所以此剧选材不当,无可救药。

其三,此剧取材唐代,布景奢华。然台词苍白,雅俗不分,有损大唐长安国体民威。

以上是敝人拙论,望全国文旅界人士口诛笔伐!

作者:胸怀魏阙

2019.7.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