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包拯出对断清冤案[转]

(2025-11-05 17:13:21)
标签:

文化

情感

教育

时尚

健康

分类: 诗词欣赏
包拯出对断清冤案[转]

包拯出对断清冤案
       有一位徐老夫人的儿子,娶了一位有文才的媳妇。新婚之夜,新娘对新郎说:“我出个下联请你对上联,如对不出,今晚不能进洞房。”说完即念出一下联:
点灯登阁各攻书
       新郎即至厅堂踱步沉吟,良久无对,只好悻悻到学堂去睡。第二天,新娘见丈夫闷闷不乐,便问:“何故发愁?”新郎说:“还没对上你的下联呢。”新娘一惊道:“昨夜你不是对得很好吗?”新郎说:“昨夜我住在学堂,怎么说对好了呢?”新娘顿时明白,自己已被人骗奸,不觉羞愧难当,便偷偷上吊而死。新娘死后,新郎被告“谋死新娘”,随即捉拿入狱。可怜那文弱书生,经不起糊涂官的严刑拷打,被迫招供。因而书生被判死刑,秋后问斩。徐老夫人哭得死去活来,呼冤无门,投河自尽。
       包拯复查此案,以为新婚之夜,这新郎决不至吊死新娘,此案定有冤情。但真凶是谁?苦思半晌,也无头绪。
       这时,夜阑人静,皓月当空,冥思苦想的包拯毫无睡意,于是包拯走出书房对包兴说:“今夜风清月朗,我睡不着,何不同我一同赏月?”包兴应诺一声,搬来一把椅子,靠在一株大梧桐树下,请包公坐下。包公随手正一下椅子,突然一拍脑门,说:“有了!有了!”便奔向书房。把个包兴弄了个莫名其妙。
       原来包公一下子想出了那个新郎没有想出的上联:移椅倚桐同赏月
       第二天一早,包公贴出一张告示,说要招聘一名幕僚,但必须对出“移椅倚桐同赏月”这一联。不久,有一书生揭榜对道:点灯登阁各攻书
      包公一听,当即命人拿下。那“书生”当时还喊冤叫屈。包公怒斥道:“你害死两条人命,若不实招,大刑伺候!”那人情知赖不过去,便如实招供,说:“那晚听新郎在学堂说出下联,我便以大人说的上联潜入洞房骗奸了新娘。”
       终于包拯把这桩冤案彻底断清。

包拯出对断清冤案[转]

郑板桥出对判是非
       郑板桥是清代文学家、书画家,也是作对联的高手。乾隆年间,他在山东潍县任县令。
       一天,一位教书先生来告状:“我在丁家辛辛苦苦教了一年书,到年底,不但不给钱反而把我辞退了。”说完,递上年初的契约。只见契约上明明写着:教书一年,付酬金8吊钱。
       郑板桥问:“丁家为何将你辞退?”
       教书先生气愤地说:“他说我才疏学浅,教得不好,在实在是冤枉。”
       郑板桥说“有无才学,本县出对一试,你看如何?”
       教书先生说:“愿闻赐教。”
       郑板桥以大堂上灯笼为题,出上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老先生沉思片刻,以自家遭遇为对:
             一学年,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郑板桥听后,觉得老先生有真才实学,当即审问丁家主人,令丁家照付8吊钱给老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家行三首
后一篇:登燕子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