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大圣游庐山

(2024-01-11 16:55:27)
标签:

文化

情感

旅游

娱乐

杂谈

分类: 原创诗词

孙大圣游庐山

孙大圣游

季也亲

庐山掩面巧梳妆,匠手诗心神鬼惶。

火眼金睛徒费力,麻糊却是万金方。



 孙大圣游庐山

庐山:探访“孙悟空”

       86版《西游记》让庐山与孙大圣结缘。尤其是锦绣谷一带,野生猴众多,易使人联想起上天入地的孙大圣来。去年深秋,驴行锦绣谷,遇闲散群猴,众驴便生发闲游“花果山”况味来。其实,五老峰山腰之石船峰下,那只天生石猴,较吴承恩笔端的孙悟空横空出世久矣,只可惜深居深山,鲜有人知。我臆断吴承恩正是由于它的真实存在而浮想并构建了齐天大圣这个角色。 

  孙大圣游庐山

       2021年4月10,驴行五老峰第一、二峰间的山谷,途经天然石猴,思想却过于集中脚下的陡峭崎岖,便在山间错过了一面之缘。后在微信群内见着@平平安安大哥所发照片,仍不免遗憾。时隔一年,5月14日,庐山市徒步协会与匡庐登山协会携手同行,再登石船峰,机会重现。

  孙大圣游庐山

       过木瓜洞道院旧址,虽有心去探访“十八景”,却因恶狗踞内,有如二郎神的哮天犬一般凶神恶煞,三过而不敢入内。同行驴友@高山流水曾被其所伤,还有其他驴友均由它而加速了狂犬病疫苗的流通。于是手持拐杖,微微提起,作防范状。同道女驴早被其凶狠的眼神、愤怒的吼叫而吓得拔腿而逃,忙得大伙连声提醒:“不能跑!越跑它越追。”

  孙大圣游庐山

       右转上行至木瓜洞口,大伙站在20米开外休息。我亦因多次探访而未挪步,仅有几位未曾来过的驴友转入其间。当下有些后悔,应该前往探望去年洞内的竹笋是否成材?洞口崖壁上的那只鸟窝是否安然。

  孙大圣游庐山

       钻林莽以西行,遇涧。溯涧而上,东西两侧各一条马尾水汇流成潭,有绿树芳草掩映,潺潺清音相和,别具雅致。浅潭微波继而放大为驴友快乐的声波,手机恰时留下了驴友的合影,再观去年驴行路线图标,此处正是打卡处。

孙大圣游庐山

孙大圣游庐山

       涧随人动,越发陡峭,个别处则绳索辅助。攀爬中,美妒@燕子脚下一滑,虽有保护绳,由岩上强驴拉住不至于下坠,仍不免引来惊叫。失去重心的摇晃,极易让手脚及头部刮磳而受伤。好在有惊无险,队伍于山谷间缓慢前行。

孙大圣游庐山

       @刚哥依然是开路先锋,突然回转,反馈路线稍偏,前队变后队下撤。就在回头望向山谷,左侧一只石猴跃入眼帘。“猩猩石,猴的头!”我显得特别兴奋,用家乡话喊了出来。

  孙大圣游庐山

       齐天大圣头顶华盖(松树),那根金箍棒(枯松)立于左侧。岁月不饶人,何曾又饶过佛与仙、神与怪,那浓密的猴毛,如今只有头顶几根稀稀疏疏随风摇摆。他面露微笑,满心期待深情地遥望鄱湖,而千万年春夏秋冬轮转,风霜依旧,眼神隐含浅浅的忧愁。16位驴友眼光如电,犹如瞬间迸发的32束光柱,让天空明亮起来,让悟空活泼灵动起来。

  孙大圣游庐山

       队伍随即便向石猴靠拢,贴身感悟齐天大圣的洪荒之力。是时,狂风怒嚎,似乎来自他的大欢喜,以此鼓动森林替他欢迎我们的光临,藉此考验我们的毅力并提升我们的战斗力。其身后,几近90度崖壁上,安放着玉皇大帝的宝座——大圣大闹天宫时也曾一坐的帝王椅。我等凡夫俗子,只能仰视,既而攀岩上行,俯视其孤悬山中,不得入座。由是,胡思乱想着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即使未曾到过庐山,至少曾梦游过此地。

孙大圣游庐山

       继续迂回曲折上行,11时成功登上石船峰。傲立船头,任凭山风拂面,将满满的豪情倾泻于满眼苍翠,震荡在山谷,远播向鄱湖。和@乐哥交流放飞无人机,并先后起飞,高空俯视,却难觅船形,仅船尾右上方低角度斜视,石船惟妙惟肖。视角,决定你的所见。即便你非常熟悉的事物,换个角度,就可能盲人摸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穿越时空,白描诗中影射出显见智慧与哲理。而一旦身处其中,往往又陷入迷糊。我终究“不知真面目”而不能了解苏轼。又想起那石猴的眼神,是淡淡的忧郁,还是深邃?它在你心中又是怎样一位大圣,且等待你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瓣藤
后一篇:关于联合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