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季也亲
季也亲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3391积分
  • 博客访问:64,371
  • 关注人气:275
  • 获赠金笔:8847
  • 赠出金笔:10680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图片博主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浣溪沙》的写法【转】

(2022-11-30 06:51:07)
标签:

文化

娱乐

教育

健康

杂谈

分类: 诗词工具
关于《浣溪沙》的写法【转】

关于《浣溪沙》的写法【转】

       (一)词牌名介绍: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张泌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
       贺铸名《减字浣溪沙》。
       韩淲bio词有“芍药酴醾(tú mí)满院春”句,名《满院春》。
       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
       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
       有“霜后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
       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
       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
       有“清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清和风》。
       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浣溪沙》有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这些名字大都是根据作者词里的一句话而提名的)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wò,),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

       (二)词牌格式
       1、正体钦定词谱: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

  关于《浣溪沙》的写法【转】

       【注解:宿醉:隔夜犹存的余醉。慢:胡乱,随便。玉琅玕láng gn:玉石。沈檀:沉香与檀香。沈,同“沈”。

       注解:宿醉:隔夜犹存的余醉。慢:胡乱,随便。玉琅玕láng gn:玉石。沈檀:沉香与檀香。沈,同“沈”。

       诗有集前人成句而成者,此词亦然。全词六句,分别从韩偓和晏几道的《浣溪沙》、晏几道《西江月》、秦观《木兰花》、李璟《浣溪沙》和李煜《捣练子》中各取一句,集合而成。读来宛然妙合,毫无拼凑之痕。此调以这首词为正体。

       大家看《浣溪沙》的上下阕的第二三句的句式结构是不是相同的?
       咱们再看别格,也就是又一体


       2、又一体: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三句、两平韵。

 关于《浣溪沙》的写法【转】

       这首词首句不起韵。也就是第一句应该是韵句,它不是。

       薛词别首“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摇云鬓佩鸣珰”,和这首词相同。

 关于《浣溪沙》的写法【转】

       3、又一体: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句三平韵,后段句两平韵。

     (渚zh--许多)(蛩qióng--蟋蟀)(麝shè--)哺乳动物;通称香獐子。)

       这首词前后结皆三字三句。按《花间集》本,前后两结仍作七字一句,今从《花草粹编》,以备一体。

 

       4、又一体: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三句、三仄韵。

 关于《浣溪沙》的写法【转】

       这首词调全押仄韵者,一韵到底,宋词也就一例,无别首可校。

       《浣溪沙》正格是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三)分析韦庄的两首《浣溪沙》

       《浣溪纱》韦庄
惆怅梦馀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红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那么《浣溪纱》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分析。
       全词六句,上下片各三句。它也是分为四拍。上片前两句为一拍,第三句为第二拍。下片前两句为一拍,最后一句又是一拍。
       那么,它的结构形式是什么样形式呢?
       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成是板凳结构,也就是前两句是紧紧连在一起的,第三句是单独的承接前两句的。也就是,一二句是板凳腿,第三句是板凳面。它就是这么一个结构。
       那么下片呢?它是前两句,尤其是第四句一转头,这个地方叫什么?叫转头,又叫换头、过片。下片的一开头,它要把上片的那团线,抽出一个线头来,然后来接着揪出这个线头继续往下绕,这叫承上启下。然后最后结尾一收,要收住全篇。
       大家注意:前两句可以是并列结构,也可以是递进结构。总而言之,这两句是合为一体的。第三句一定在前两句基础之上,或者是拔高一层,或者在前两句基础之上,总体往下顺一步。如果你写的 一二三是并列结构了,那么你就失败了。所以我们填词就要研究它的结构。
       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板凳的:
       第一句“惆怅梦馀山月斜”
       惆怅的情绪,梦余就是梦醒了嘛,山月斜
      “孤灯照壁背红纱,”一个人背对着孤灯,然后孤灯是照着墙壁的,背对着窗纱的。“孤灯照壁背红纱”,这是一个环境,对吧?那么这两句是对环境的具体描写,它是实的。

       “惆怅梦馀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红纱”,这两句是一个整体的环境。后边一句一定要跟前两句不一样,如果你还跟前边的两句一样那就错了。

       “小楼高阁谢娘家”,最主要把谢娘家调出来,这一句是一个叙述句,总体告诉你,这个山月斜照着的地方,有孤灯,有个背对着窗纱的那个人她所在的环境是什么环境呢?哦,原来是谢娘家呀。这个谢娘不一定真的是姓谢的女子。也就是前两句是具体描写那个环境,后边是告诉你这是个什么环境,它们一样么?不一样吧
       第三句角度不同,叙述方式也不同:
       “惆怅梦馀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红纱,”我们再读读,到这“喀嚓”顿一下,是吧?后边在它的基础之上才告诉你是小楼高阁谢娘家。是不是二一结构的?

       惆怅梦馀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红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我们再看下片,下片也是二一结构。它先要承上然后再启下。它是怎么承上呢?上片“孤灯照壁背红纱。”谁背窗纱呢?那个谢娘呀,那么于是它就想了,“暗想玉容何所似”,接着自问自答“一枝春雪冻梅花”语言非常的美丽。那么这两句呢,一承一转,把问题铺展开了吧。
       第六句,这个“满身香雾簇朝霞。”它不是下片第二句的重复,也不是继续,而是全篇的结束。
       为什么?因为“满身香雾簇朝霞”已经不是玉容了,是一个环境的气氛的总体烘托,收住了全篇。

       再看韦庄的另一首:

浣溪纱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杆。”夜夜相思,我总是在想这个人,一直想到更漏都残了,时间都很晚了我还没睡。“凭”是依靠的意思,前两句你看它是不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呢?第三句就是跳开来,用不同的方式,再来接一句 “想君思我锦衾寒”,他不说我想他,反而说他想我,这就反着说,这是一样的。“想君思我锦衾寒”,这个内容和前边是不是明显不同了呢?前边都是直接写我,后边转到你身上。他就转了一下,或者是叫换了一个角度。所以前两句是一个整体,后一句是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再来一个一,这就又一层。

       下片还是那句话要承上启下。怎么承上?“咫尺画堂深似海”这里是如何衔接的呢?据说韦庄的一个妾被侯门掠去了,这个女人他是自己只能思念不能再亲近,于是他只能空想,不仅我想你,可能你也在想我。原因在于哪呢?原因就在于“咫尺画堂深似海。”这里把原因交代清楚了,就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夜夜相思,所以才伤心明月,所以才可能你也一样在想我。他把原因做为线头拽出来,然后怎么办?紧跟着往下转,你在那我想你也白想,所以“忆来唯把旧书看,”我只能靠看书来打发长夜。

       结尾呢?把全篇一收。“几时携手入长安。”什么时候我能够和你在一起,手拉手咱们去长安呀?也就是说现在我是无权无势,所以你深陷侯门我也没办法。什么时候我能带着你,咱们到长安,到长安干嘛?代表我也功成名就,那个时候我也能营救你了,大概是这个意思。

       主要看它这个结构, 前边也是二一,后边也是二一。而且在过片的时候它那么巧妙地一承一转最后一收尾。所有《浣溪纱》都是这样的。它这四拍,它这个结构架势,我们就叫它板凳体。就是前两句它是一条板凳的两条腿,第三句是板凳的这个面。

       理解到这一点之后,那么就是说这个浣溪纱呢,它一个是上下片,是板凳体或是二一结构,这是一个重点。再一个就是下片第四句一定要承上启下,从上片拽出一个线头来,然后下边往下继续绕,最后全部绕住。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词也好诗也好,它在最开始大家写的时候有各种变化,没有人强行规定一定要怎么怎么样,你开始写了《浣溪纱》四五句,你用了一个流水一样的东西。比如刚刚的“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一问一答,一个流水,是吧,这么漂亮。然后他又写“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这个句子也挺好,美吧?那么我下一个我再写怎么超过你呢?那好吧,我来对仗,于是他就对仗了,等你一对仗,别人承认了挺好,我再写的时候我还敢不对仗吗?所以写《浣溪纱》不用别人去规定,你既然要写了,你就得较劲,就是四五句非对不可

       你不对仗行不?也行!但是除非你有惊人的本领,能超过人家的句子,所以说这是浣溪纱的两个关键的地方,第一是它的章法,第二个下阕前两句,这两句一定要对仗。

       讲到这里,大家明白了《浣溪沙》是个什么样子的吧?

       浣溪沙的写作要点:
       1、板凳式结构
       2、第四五句对偶
       那么接下来,我们欣赏几首《浣溪沙》,加深下印象。
 
       【词 例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苏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辛弃疾)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卖瓜声过竹边村。  

 关于《浣溪沙》的写法【转】


关于《浣溪沙》的写法【转】

关于《浣溪沙》的写法【转】

关于《浣溪沙》的写法【转】

关于《浣溪沙》的写法【转】



阅读(412) 收藏(3)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七律·立春
后一篇:七律寻宗查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