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姓氏 很可能是蚩尤的后代
炎黄子孙,是华夏民族的自称。这里的“炎”指的是炎帝(神农氏),“黄”指的是黄帝(轩辕氏),字面上来看,炎黄子孙就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炎帝和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被认为是“华夏”族群的先祖。而华夏族,自汉朝以后则被称之为汉人。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并非只有炎帝和黄帝领导下的部落,还有蚩尤领导下的九黎族。

蚩尤在战争中败北,在他死后留下的很多直系后裔,都四散于炎黄部落。血统延续至今,这四个姓氏中有很大可能性是蚩尤后裔:
一、
“黎”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62位。
二、“邹”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6位。
三、“屠”姓氏。总人口占比较少,源于姚姓。
四、“蚩”姓氏。这个“蚩”姓是与蚩尤最为相关的,是我国的罕见姓氏。

生发于今山西关中地区的炎帝,和中原地区的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被认为是“华夏”族群的先祖。而华夏族,自汉朝以后则被称之为汉人。
上古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并非只有炎帝领导下的姜姓部落,和黄帝领导下的部落,还有蚩尤领导下的九黎族。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蚩尤可呼风唤雨,以金作兵器,常常兴兵作乱,时不时地和其他部落制造一些摩擦。
清朝学者张澍在其著作《姓氏寻源·路史》中描述道:“蚩氏:蚩尤之後。蚩尤:姜姓诸侯耆(黎)田子邛之支庶,同母弟八人,族孽兄弟七十二,共八十一人。”
蚩尤领导下的九黎族,作战勇敢,威震天下,许多小的部落都受到了他们的折磨和压迫。为了争夺适用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九黎族在蚩尤的率领下,以山东为根据地,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平原。

而九黎族的到来,严重威胁到了以黄帝和炎帝为核心的华夏部落。于是,一场武装冲突不可避免地展开了。进入华北平原后,蚩尤先是联合了夸父部族,用武力击败了炎帝族,进而占据了炎帝族领地“九州”。
为了生存,没有办法的炎帝遂向黄帝求援,二人联起手来对付蚩尤。据说,在和黄帝作战时,蚩尤使用了呼风唤雨的法术,制造出了大雾,令黄帝兵迷失了方向,导致黄帝九战九败。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眼看再次败北的黄帝,只得请玄女下下界,授予自己兵信神符。一战击溃蚩尤大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蚩尤兵败后,黄帝将其杀之,其部落也都被黄帝一族融合了。后天下又乱,黄帝画蚩尤的形象,威慑天下,所以天下其他部落都以为他没死,于是都变得十分老实。

虽说蚩尤在战争中败北,在他死后,其所率领的九黎族也逐渐被炎黄两个部落所融合,但不管怎么说,他也可以算是华夏民族的祖先之一。他留下的很多直系后裔,都四散于炎黄部落。血统延续至今,这四个姓氏中有很大可能性是蚩尤后裔

一、“黎”姓氏
“黎”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62位。黎姓指的是"九黎之后”,而蚩尤又被称之“就黎之君”,因此也可以从侧面证实“黎”姓人,就是蚩尤的后裔。
蚩尤在被击败后,其麾下的九黎族部分和炎黄族融合,部分选择了南迁。不管是留下还是南迁,他们都保留着自己最原始的姓氏“黎”。

二、“邹”姓氏
“邹”姓,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十六位,也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其源流有多处,有一支源于姚姓,姚姓之邹:舜帝姚姓。蚩尤战败后,部分后裔在鲁西地区扎根下来,并且将部落改称为邹屠氏。
为了纪念先祖,他们作了一个图腾,时刻在祈求先祖的庇护。在上古时期,同一个先祖的部落则拥有同一个族谱,同一个部落的人只能与本部落的人通婚,所以时间一久,导致的结果就是同一个部落都是一个姓。

三、“屠”姓氏
“屠”姓氏的总人口占比较少,最早记载是商朝王族的后裔,和“邹”姓一样,也是源于姚姓。在蚩尤被擒杀后,部落里的一些人迁徙到了邹屠之地,之后便在这里定居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居住地名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四、“蚩”姓氏
这最后一个便是“蚩”姓。字面意思理解,这个“蚩”姓是与蚩尤最为相关的。根据史料《明伦汇编·氏族典》记载:“蚩氏,蚩尤氏之后也。”
“蚩”姓,是我国的罕见姓氏,因为封建正统观念排斥的缘由,蚩尤的形象一直被妖魔化,所以“蚩”姓之人并不是很多。

小结
总而言之,不管是哪个姓氏,不论是炎帝、黄帝,还是蚩尤的后裔,现如今的我们都是华夏儿女的一分子,生长在同一片蓝天下,饮着同一方水,说着同一种语言,骨子里流着同一种血液。

探究九黎族的历史
我们都知道上古时期的战神蚩尤,他是九黎族的首领,所带领的部族骁勇善战,最终被皇帝炎帝的联军消灭,那么蚩尤死后,这个传说中的九黎族到哪里去了呢?

九黎在远古时代是一个部落联盟,居住在长江流域的今湖北、湖南及江西一带。或说大抵上古之时,江汉之区皆为黎境。九黎共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9个氏族,蚩尤是他们的大酋长。九黎在游戏诛仙2是一个门派,在天下贰是一个地区。九黎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一个族群,又称“黎”。九黎族中有一支叫羽人或羽民的,他们信奉鸟、兽,把它们当作祖先,因而信仰、崇拜鸟、兽图腾,而良渚文化中玉器上的神秘图案下部分似乎也象鸟、兽,也是良渚人崇拜的一种图腾。所以良渚人就是羽人或羽民。从各种习俗上看,九黎很可能是来源于南方骆越后裔。译音“黎”“里”“俚”“李”,在壮语中是“蛇”的称呼。

九黎在远古时代是一个部落联盟,民族集合,并不是作为一个单薄的民族个体存在。居住并发展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为中国最早进入农业时代的民族集团。最早提及九黎的现存文献是《国语》:“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九黎在远古时代居住在长江流域,也有人认为上古之时,长江、汉水之地皆是黎境。九黎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以蚩尤为首,共八十一个兄弟,都是酋长,蚩尤是大酋长。他们信奉巫教,杂拜鬼神,并编有刑法。后来炎帝与黄帝结盟,与蚩尤在涿鹿(今河北涿鹿、怀来一带)大战,蚩尤以失败告终。他们信奉巫教,杂拜鬼神。掌握文化的人称为“巫”;能用铜制造兵器;有刑法。这些文化对于后来的华夏族有深刻的影响。有人认为五刑即由此而来。九黎势力很大,上古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天皇伏羲、地皇女娲、人皇神农皆从东夷九黎出。后羿、帝狻、熙和等神话体系亦出自东夷九黎。

黄帝与蚩尤在涿鹿大战,而以九黎的失败告终。九黎经过长期斗争,一部分留在北方,建立了黎国,后来灭于周朝(西伯勘黎);一部分参加了黄炎部落联盟,可能即'黎民',逐渐融合于华夏族;另一部分退回到南方江汉流域,建立了三苗部落联盟。民族和国家从部落发展而来。世界和中国各民族的形成有着许多不同的模式,苗族的形成基本上属于恩格斯所谈到的这一模式。许多历史事实表明,九黎是南方最早最大的部落联盟,是由许多部落组成的,它是南方百越民族集团、苗蛮民族集团以及南方部分汉族最早的先民。“九黎”是中国古史传说时代活动在中华大地上的最早的人们共同体之一。

蚩尤是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孔安国曰:“九黎君号蚩尤。”《国语·楚语》注中说:“九黎,蚩尤之徒也。”《书·吕刑释文》、《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高诱注,都说蚩尤是九黎之君,所以,称之为“蚩尤九黎”或“九黎蚩尤”。“蚩尤九黎”是苗族最早的先民。“九黎”是我国古史传说中的三大部落联盟集团之一;蚩尤是“九黎”部落联盟集团的首领,是传说中我国远古赫赫有名的人物,也是苗族世代崇拜的英雄。他活动的年代大致与传说的华夏族首领炎、黄二帝相同,即距今约5000年前。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与黄帝、炎帝为首的两部落集团发生冲突,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战败,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