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季也亲
季也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656
  • 关注人气:2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头在墙上随手写首诗,一直被路人笑话,大诗人读完却赶紧抄下来【转】

(2022-08-08 06:19:23)
标签:

文化

历史

情感

娱乐

分类: 诗词欣赏
老头在墙上随手写首诗,一直被路人笑话,大诗人读完却赶紧抄下来【转】

老头在墙上随手写首诗一直被路人笑话

大诗人读完却赶紧抄下来

作者:陶陶谈文化 

       读了很多古典诗词后,不知大家是否和笔者一样,会想这样一个问题:很多现在家喻户晓的诗歌,若是出自没名气的诗人之手,能不能火?

       举个例子。李白平生存诗千首,若要问哪一首写得最差,估计很多人都会答《赠汪伦》。其实网上也有很多关于这首诗的讨论,不少网友不清楚,“李白乘舟将欲行”直接用自己的名字开篇,哪里有唐诗的意境之美可言。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句,也不过是一个生硬得不能生硬的比喻而已。这首诗除了朗朗上口,因为入选过小学课本,所以名气够大外,到底美在哪里?

 老头在墙上随手写首诗,一直被路人笑话,大诗人读完却赶紧抄下来【转】

       当然网友的这番讨论,说出来肯定会被李白迷和一堆专家、学者们批评不懂诗,毕竟李白这样的高手,他的诗怎么可能不好?对此事,笔者还是那句话: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好与不好真的是见仁见智的事。

       如果说李白的诗尚有这么大的争议,那其他文人的诗作就更是如此。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也是这样一件事。

 老头在墙上随手写首诗,一直被路人笑话,大诗人读完却赶紧抄下来【转】

       清朝有个名叫袁枚的大诗人,诗词迷们应该对他都挺熟悉,写下过“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样的名句。戊寅年二月,他路过寺庙时,看见有一群人正围着墙壁读一首诗。据寺里的老僧回忆,这首诗已经题在这里几十年了,是一位游园的老头题的。

       那位老头打扮普通,不像是什么达官贵人,之所以会在墙上写诗,是被妻子所逼。其妻和他一路遍赏湖光山色,见此美景本是爱诗之人的她便以酒为挟,逼着老头子在墙上写首诗给自己看。老头好酒,只能答应,于是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老头在墙上随手写首诗,一直被路人笑话,大诗人读完却赶紧抄下来【转】

花下人归暄女儿,老妻买酒索题诗。

为言昨日花才放,又比去年多几枝。

夜时香光如更好,晓来风雨可能支?

巾车归若先三日,饱看还从欲吐时。

       因为当时老先生没有题名字,所以大家一直也不知道他是谁。 多年来一直有人笑话此诗写得太过浅显草率,不算工整,也没什么诗境可言,是一首没水平之作。

 老头在墙上随手写首诗,一直被路人笑话,大诗人读完却赶紧抄下来【转】

       袁枚看到这首诗后,却二字不说赶紧抄了下来。别人问袁枚为什么,他直言:“你们可知他是谁?”原来袁枚已经从字迹上判断出来,此诗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大诗人顾与治先生所写。那么这个顾与治是何许人也?

       顾与治,大名顾梦游,崇祯时期的贡生,入清后他终身不仕。早年,他曾因庇护友人而被抓,面对盘讯他面不改色,这令很多文人墨客佩服得很。顾与治一生有两绝,一是工于古诗词,著有《茂绿轩集》;二是写得一手好草书,这也是袁枚能认出他的诗的原因。

 老头在墙上随手写首诗,一直被路人笑话,大诗人读完却赶紧抄下来【转】

       一边是大诗人袁枚的认可,一边是路人笑话,顾老这首诗到底写得怎么样呢?袁枚在《随园诗话》记载了这件事,他表示自己并不是冲着存老的名气才觉得这首诗好,他是觉得这首诗有灵气。

       从诗的遣词来看,确实并不突出,正如过路才子们所言,这首诗写得有点儿太直了。但仔细读来,确实又有其优点。首先这首诗虽然通篇大白话,仍却写出了诗人内心的一片闲适,颇有几分禅意,这一点是很难得的。其次,从结构上来看,也是可圈可点,全诗通篇围绕着花来写,从花下人,写到花开,再到惜花,以及最后盼花,一气呵成。再次,通篇没有抒情,但景语皆有情,对老妻的爱护,对时光的珍惜,都写进了诗里。

 老头在墙上随手写首诗,一直被路人笑话,大诗人读完却赶紧抄下来【转】

       笔者愿意相信袁枚不是冲着顾老的名气,而去抄这首诗的。但路人不能理解它的好,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一点,正如李白的《赠汪伦》也有人觉得写得不好是一样的。所谓诗,说到底就是抒写自己的心志,至于他人说写得好与不好,或许对诗人来说并不是很重要。就如顾老这首诗一样,当年他题写诗,只不过是为了换得妻子的一壶酒而已,他自己开心了或许就行了。大家觉得他这首诗写得如何?欢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