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石梁长2.9米,宽仅为0.3米。它直直地戳在南岩万寿宫石殿外的绝崖旁。横空跳出,深渊横陈其下。石梁周身雕有两条龙,二龙居左右,抬头拱着一团火球,爪下似生云欲飞。二龙龙头朝向金顶,龙头上雕有香炉。故而称之为龙头香。
常言道:深山多有珍兽现,奇景要去险峰寻。这龙头香就算是一奇景。常言又道:来得容易顿觉无趣,来之不易才会珍惜。你要想在龙头处上香,就得在那一尺石梁上跪着去跪着回。想想龙头下面的深渊!这香上的,绝对的来之不易!
费劲儿得来的东西,哪怕不值几文钱,这心里看着就是痛快。龙头上香的香客们大多也是这样的想法。上香许愿后,浑身觉着哪哪都舒服、痛快!这龙头香也就威名远扬,越传越广。
那没上香的,看着人家喜气洋洋地上香归来,浑身上下透着股爽快劲儿。心里猫抓似的痒!但您说,这天底下的事儿,它有成功就有失败。京剧唱、念、做、打,样样都是功夫。相声说、学、逗、唱,那也得勤学苦练。
但香客们多是凡夫俗子,不能个个都是武林中人,都是练家子。所以为了上这龙头香而掉下悬崖的,那是只多没少。有上香折返时,一步踏错掉下去的。也有手中拿香往香炉里插时,一个跟头栽下去的。
可以说上龙头香的整个过程,真是险象环生。即便这样,在明清时期专程到武当山上龙头香的人也不在少数。更有甚者,认为上香殒命的那些香客心不诚。这也难怪,在当时只流传龙头香灵验的传说,却没听说过该香“吃人”的故事。
两个传说道尽心中事,一片诚心哪用上龙头
都知道武当山供奉的主神是真武大帝,又叫佑圣真君。这龙头香的传说自然和这位真君有莫大的关系。但下面要讲的两个传说,其一与真君相关,其二和一女子有联系。这正是:汉江河真君显圣擒孽龙,龙头处女子跪拜诚敬香。
在很久以前,武当山下的汉江河中生出一条孽龙。该龙每天无所事事,日子久了这孽龙的恶性就越发显现。于是乎,在汉江河中的孽龙每天摇来滚去、兴风作浪。甚至还故意顶翻过往船只,专吃落水的人。周围的村民过河,个个担惊受怕。
周围村民便准备到武当山上,求真君降福擒拿孽龙。为了不惊动那孽龙,汉江河两岸的村民就举着龙旗、彩带。以相会的名义,热热闹闹地上了武当山。于是,真君显圣将孽龙捉到武当。命它凌空搭桥,让香客们可以在南岩和金顶之间自由往来。
孽龙一听,生怕骨断筋折,就向真君乞求宽恕。真君念它真心悔改。便让他头顶香炉,任人踩着脊梁在头顶上烧香。哪知这厮恶性难除!在香客上香时,它就晃晃身子将人摔下悬崖。真君大怒,干脆将孽龙变作石头,从此任人踩踏。
第二个传说,讲的是武当山脚下村子里的一位寡妇。这个女子家里上有卧病在床的老人,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她听说武当龙头香灵验,为了老人和孩子,就决定要上龙头香。
这年阴历十月初一,祖师爷开山之日。那女子便随着村子里朝爷的人一起上了武当山。登上南岩,穿过两仪殿。走到了龙头香近前,女子拿了香就行跪拜之礼。毫不犹豫地向着龙头处跪行。上香后,周围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哪知一道金光闪过,那女子便从龙头处坠下。

旁边主事的道长见状,忙吩咐弟子通知她家里人。等去到女子家中,却见那女子茫茫然站在院中。众人问其缘由女子回到:“我上完香,正要往回走。眼前金光一闪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传说有想象虚构的成分。但也表达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期盼的愿景。龙头香说到底就是一根石梁,即使它再精美也抵不过诚心一片。上香讲究心诚则灵,要是急功近利就算把香炉供上九天,也白搭!
川湖部院禁烧龙头香,南岩景区开出龙尾方
一尺石梁,上有龙头香。百年间来朝武当,敬献龙头香的香客,多为之殒命。

为了防止上香殒命事件的发生。清康熙十二年,川湖部院总督下令严禁烧龙头香。还专门刻了石碑,意在告诫前来上香的人们。碑文大意是说:神是仁慈的,心诚则灵。并不是登上悬崖绝壁才能显示自己的虔诚,不要重蹈覆辙,失去生命。
现在人们思想开化,想必不会为了上香敬神的事情不顾生死。但武当山作为道家名山之一,每年还是有不少国内外的道长高人和游客前来拜访、观光。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南岩宫工作人员用栅栏将石梁围了起来。在龙尾处,另放香炉让香客在此烧香。
当遇到特定的节日,南岩万寿宫也要依惯例举行敬香仪式。敬香前给石梁、香炉除尘,以示尊敬。整个仪式,都由专业的工作人员来操作。他们大多熟悉这里的环境,熟门熟路不会发生事故。

龙头香自建成以来,民间就流传着很多关于它的传说。本文也只是摘出一二,略施粉墨。现在南岩石殿和它的龙头香得到了更加细致的管理和养护。希望上香殒命的事情不要再出现了。

南岩宫,全称“大圣南岩宫”,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地处武当山南岩之上,南列天柱诸峰,北瞰五龙顶,东望展旗峰,西有飞升台,上接碧霄,下临绝涧,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后屡加修建,现存部分主要建筑为明清时期重修遗存,为中国道教武当派宫观。

南岩宫现存建筑及遗址占地面积达61187平方米,有庙房共83间,总建筑面积3539平方米,主要由南岩石殿、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等建筑构成,岩南峰峦之上有梳妆台、飞升台等古迹,为武当山敕建九宫中具有代表性的道教建筑群和道教文化传播中心。

1996年12月,南岩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南岩宫
地理位置: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武当山南岩之上所处时代元代
占地面积:61187 m²
保护级别: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4-123-3-45
批准单位:国务院
建筑格局
南岩宫现存建筑及遗址占地面积达61187平方米,有庙房共83间,总建筑面积3539平方米,主要由南岩石殿、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等建筑及元君殿、南熏殿、圆光殿等遗迹构成,岩南峰峦之上有梳妆台、飞升台等古迹;南岩宫山门内设小天门,太上观、五师殿、方丈室、斋堂等遗迹;龙虎殿院中有甘露泉,周围有滴水岩、仙侣岩、黑虎岩、红军洞、雷神洞、龙潭等古迹。
主要建筑

玄帝殿
玄帝殿,为南岩宫主殿,坐南朝北,建在三重高大的石台基之上,置建筑于最高端;平面呈长方形,每层台基高0.95米,通长29.85米,通宽22.05米,殿前置月台,其下营造有高大的石崇台,围以华栏;面阔、进深均为五间;台基、台明、石栏保存完整,殿内置有坐神、站神须弥座。
南岩石殿

南岩石殿,又名“天乙真庆宫”,坐北面南,建于悬崖之上;为石砌仿木结构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殿顶铺着石板瓦,梁、柱、门、窗、斗拱等全部用青石雕凿,榫卯拼接而成;殿内通高6.8米,正脊桁上楷书阴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内立有四根圆雕石柱,倚岩筑神龛,供奉有铜铸饰金神像,梁上及壁间环列五百铁铸饰金灵官像,各高尺许,神态各异。
两仪殿
两仪殿,位于南岩石殿右侧,坐北朝南,面临大壑,为歇山顶式砖木结构建筑,覆琉璃瓦屋面;殿后依岩建有神龛,正面为棱花格扇门,安在前金柱上,与檐柱形成内廊,直通石殿;进深、面阔三间,通高7.29米,殿前为龙首石,俗称“龙头香”,悬挑于绝壁外。
历史文化 
沐昕《南岩削壁》诗
秀拔中天载巨鳌,瀑声直下鬼神号。
气吞泰华银河近,势压岷峨玉垒高。
日上群峰明琐闼,风回万壑涌秋涛。
红尘一点飞难到,跨鹤人来醉碧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