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水韵中平仄可通用字总表

(2022-07-18 10:48:38)
标签:

文化

教育

历史

分类: 诗词工具

平水韵中平仄可通用字总表

平水韵中平仄可通用字总表

平水韵中 平仄可通用字总表

       一、可通用字做动词,或与动词组合使用时为平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中的可通用字,此之意,做动词用,故为平声

       其他实例:

       ——“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其做动词用,故为平声;又风雨纵至, 此非渊明庐。(宋·晁说之《风雨纵横至》),此与动词组合使用,故也为平声

       ——“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此既做动词用,也与动词组合使用,故亦为平声。

       说明:本规律只是针对平仄可通用字而言,对于不可通用的动词,一般为仄声。譬如:等等。

 

       二、可通用字做名词或助词时为仄声。

       如:镇湾庙口桥丁字,竹声连毓秀坊。(清·何淡如《题除夕》)中的可通用字,此鞭炮之意,做名词用,故为仄声。而炮击之词,是与动词组合,则为平声。

       其他实例:

       ——“路转风回四面歌,新河磨尽盘河。(宋袁说友《新河》)其磨盘为名词用,故为仄声;又细筑场无隙,轻推有音。(宋·苏辙《杀麦二首》),此名词,故也为仄声

       ——“愁,推不去。分付一檐寒雨。(宋·毛滂《更漏子》)中的字做助词用,为仄声

 

       三、平仄可通用字其义相同字例考

       在平仄可通用字总表中以及在唐诗宋词实例平仄可通用字不仅平仄互用,而且其义亦有不变之字。现归纳如下:

            看、患、叹、过、撞、望、忘; 听、莹、泯、楷、

            晦、谆、缠;敲、挠、廷、浏、 吟、砭、巉、拕

       ——通用字一般义为观看时为仄声义为爱护时为平声。但在不少诗句中却是互用,在仄声位置便是仄声,在平声位置便是平声,其义是不变的。例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唐·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遥看即观望之义,非看护之义,却为平声。又如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书事》:本来只道千钧重,看破元无一羽轻。日月光明天广大,不妨啸傲过平生。其中看破之义,也无非用眼观望。而此处却是以仄声。何也?互通也!

       ——忧患。在少而干禄利,老用忘忧患。(宋·欧阳修《读书》)中,根据平仄交错定律,其忧患为的为平声,而在忧患工催老,飘零敢讳穷?(宋·陆游《独立》)中,同样是忧患一词,其是仄声。

       ——再三。在终篇再叹,推枕不成寐。(宋·苏辙《和王适寒夜读书》)中,其再三为的为仄声,而在说与园丁重九近,毋烦老子再三催。(宋·方岳《买菊栽》)中,同样是再三一词,其是平声。由此可见,该量词为平仄互用。

 

       四、非平仄可通用字互通例考

       一些字,虽不是平仄可通用字,但也有一些大诗人在平仄位置上互用。例如:

       ——探为十三覃,平声。可是在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无题》诗中却用到仄声的位置上。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看。

       未名中的便在仄声位置上,难道是李商隐先生不知平仄么?

       ——荫为去声二十七沁,仄声。而在唐代大诗人杜牧《七律·新柳》诗中却用到平声的位置上。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绿荫应当为仄仄,而这里却是仄平,不然就律诗而言,就说不过去了。难道说,杜牧先生也搞错了么?

无独有偶。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也有一首绝句名为《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这个树荫决计不可做仄声,做平声才是格律工整。

       这种现象,也许是诗人挣脱了平仄的束缚的一种表现。以此为例,以证明非平仄可通用字也有通用的事实。 

平水韵中平仄可通用字总表

【中】

       平声:一东 词组~间。~国。~原。~游.  例句:却嗟流水琴中意。——朱淑真   《春昼 偶成》

       仄声:去声 一送词组射~。~伤。~计。~意  例句:君看琴中意,何尝在玉徽。

 —— 祁《秋日四首》

       平声:一东  词组~复。~申。~阳。~逢    例句:钟山只隔数重山。 王安石《泊船洲》

       仄声:去声一送词组~量。尊~。~兵。~大  例句: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平声:二冬  词组顺~。服~。~父。~戎      例句: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书》

       仄声:去声二宋 词组侍~。仆~。(名词) 例句:门前仆从雄如虎。郑板桥《道情》

       平声:二冬 词组~求。~应。~需。~销  例句:地迥秋供爽,雨馀风荐凉。——郭俨 《晓睡》

       仄声:去声二宋词组~养。~认。~奉。~职   例句:休唱贞元供奉曲——刘禹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平声:三江 词组投~。~伏。~龙伏虎  例句:投降赵卒本求生,——徐钧《白起》

       仄声:去声三绛  词组~低。~落。~生。~临  例句:不拘一格降人材。——龚自珍《己亥杂诗》

       平声:三江  词组(读chuáng,平仄互用)  例句:檐马随风走,楼钟带月撞。——《秋夜宿山寺》

       仄声:去声三绛  词组~车。冲~。~见    例句:偶同婺女无忧客,来到天台撞见渠。白玉蟾《赠吴草裘》

       平声:七阳  词组了~,观~(平仄互用)   例句:好是慈恩题了望。——徐夤《曲江 宴呈诸同年》

       仄声:去声二十三漾  词组 观~。看~。拜~。探~   例句:风烟望五津。——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平声:七阳 词组充~。~家。~时。~初  例句:湖山如画恰当头。——周南《阙题》

       仄声:去声二十三漾 词组 恰~。适~。妥~。~做   例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柳宗元《捕蛇者说》

       平声 七阳 词组计~。估~。思~。打~0   例句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仄声 去声二十三漾 词组数~。质~。度~。气~   例句 此乡之人气量窄,误竞南风疏客。——杜甫《最能行》

       平声 七阳 词组~要。~至。~军。~才    例句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仄声 去声二十三漾词组~略。~令。~帅。~校    例句 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 ——杜甫《有感五首》

 

       平声 七阳词组~壮。~大。刚~。~烈     例句 射人先射马,挽弓当挽强。——杜甫《前出塞》

       仄声 去声二十二养词组~迫。勉~。倔~。~词     例句 天与岁寒终倔强,泽分淇澳转敷荣。——苏辙《林笋》

       平声 七阳词组呼天~地。~风    例句 无端太史头抢地,安得扬雄赋上天。——陈傅良《和丁少詹韵》

       仄声 去声二十二养词组~先。~占。~劫。~夺     例句 注:一般平声多,经查,唐诗宋词中没有用仄声的。

       平声 七阳  词组互~。~等。~思。~识    例句 两相思,两不知。——鲍照《代春日行》

       仄声 去声二十三漾   词组 凶~。宰~。~册。~机    例句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汪洙《神童诗》

       平声 七阳词组~短。~空。~夜。~歌    例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秋浦歌》

仄声 去声二十二养 词组年~。成~。增~。~大    例句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杜甫《兵车行》

       平声 七阳 词组蕴~。收~。~品。~书    例句 守道无妨困,藏书不尽贫。——赵良坡《隐居》

       仄声 去声二十三漾 词组宝~。道~。~蓝。   例句 宝藏如山席六宗,楼船千叠水晶宫。——文天祥《哭崖山》

       平声 七阳 词组~伤。~口。~痛    例句 不呼则杖其背,尽创。——高启《书博鸡者事》

       仄声 去声二十三漾 词组~造。开~。~立。~办     例句 风经御寇仙游外,野识裨谌草创馀。——宋祁《官下》

       平声 七阳 词组~事。~礼。~亡。治~     例句 子上之母死而不丧。——《礼记·檀弓上》

       仄声 去声二十三漾  词组~失。~生。~偶。~胆    例句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 国论》

       平声 七阳 词组沧浪    例句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屈原《楚辞·渔父》

       仄声 去声二十三漾  词组 波~。海~。巨~。风~    例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沧海。——李白《行路难》

       平声 四支 词组以~。认~。~难。不~    例句 为仁不富,为富不仁。——桓宽《盐铁·地广》

       仄声 去声四寘 词组因~。~了。~何。~民      例句 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平声 四支词组~想。~念。相~。~绪。  例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仄声 去声四寘 词组(名词)      例句 弦弦掩抑声声思——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平声 四支 词组~灯。~嘘。~拂。风~    例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114日风雨大作》

       仄声 去声四寘  词组鼓~(名词)     例句 平仄互用

骑】

       平声 四支()  词组~马。~射。~兵。   例句 爽气收回骑月雨——陆游《村社祷有应》

       仄声 去声四寘()词组车~。北~(名词)    例句 欲留车骑少徘徊,归兴那知苦见催。--吴芾《送江朝宗还乡》

       平声 四支  词组~俗。~闻。~址。~风。

       仄声 去声四寘 词组(名词)     例句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平声 五微 词组~何。~回。~处。~曾    例句 本不固者末必几。——《墨子》

       仄声 去声四、纸五尾  词组茶~。~乎。~率。     例句 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斯《江村夜归》

 

       平声 五微 词组~服。~冠。~架。~裳     例句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仄声 去声五未 词组(动词)     例句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易·系辞下》

 

       平声 六鱼词 组同,我也     例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仄声 上声六语  词组~以。赐~。赋~。给~     例句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平声 六鱼 词组~通。~松。~远。~忽    例句 疏石兰兮为芳。——屈原《湘夫人》

       仄声 去声六御  词组书~(名词)   例句 洞庭无过雁,书疏莫相忘。杜甫《潭州送韦外牧韶州》

       平声 九佳  词组~模。~书。正~。小~

       仄声 上声九蟹  词组(平仄互用)

       平声 十一真   词组~灭。~除。~没。未~     例句 同时富贵人,泯灭知何穷。——耒《白公祠》

       仄声 上声十一轸词组(平仄互用)

       平声 十二文 词组~开。划~。~明。~行     例句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关汉卿《窦娥冤》

       仄声 去声十三问 词组身~。~内。天~。情~    例句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x x《沁园春·雪》

平水韵中平仄可通用字总表

       平声 十二文  词组~听。~讯。新~。传~

       仄声 去声十三问  词组闻(名誉)

       平声 十三元  词组同。词组(动词)~语

       仄声 去声十四愿  词组~点。议~。辩~。理~     例句 论其刑赏。——诸葛亮《出表》

       平声 十四寒  词组可~   例句 归来见可汗——《木兰诗》

       仄声 去声十五翰  词组~水。~流。~牛充栋    例句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平声 十四寒  词组~看。~赏。~察。大~    例句 予观夫巴陵胜状——范仲淹《岳阳记》

       仄声 去声十五翰   词组楼~。台~。   例句 玄都观里桃千树 ——刘禹锡《戏赠看花君子》

       平声 十四寒  词组~关。~为。~怪。~听   例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仄声 去声十五翰  词组灾~。危~。遭~。发~  例句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平声 十四寒 词组衣~。~戴。鸡~。树~  例句 怒发冲冠,凭栏处——岳飞《满江红》

       仄声 去声十五翰  词组~军。弱~   例句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出世 ——丘迟《与陈伯之书》

       平声 十四寒  词组~护。~押。~门。~青   例句 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 瀑布》

       仄声 去声十五翰  词组~见。~齐。~望。~破  例句 看君颖上去,新月到应圆。——白《送别》

       平声 十四寒  词组(形容词、副词) 

       仄声 去声十五翰  词组~流。迷~。~步。~游       例句 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平声 十四寒  词组(鸟羽)

       仄声 去声十五翰   词组浩~。~海。~墨。~林    例句 瀚海阑干百丈冰。岑参《白雪 送武判官归京》

       平声 十五删  词组忧~。   例句 少而干禄利,老用忘忧患。——欧阳修《读书》

       仄声 去声十六谏  词组~难。祸~。隐~。防~   例句 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宏《好恶》

       平声 一先  词组~花。新~。~明。~美   例句 芳草鲜美。——陶渊明《桃花源记》

       仄声 去声十六铣  词组~为人知。屡见不~。例句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李密《陈情表》

       平声 一先 词组~舟(名词)  例句 扁舟寻钓翁。——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仄声 去声十六铣 词组~豆。~担。(形容词) 例句 儿生,欲令其头扁,皆押之以石。《后汉书·东夷列传》

便

       平声 一先  词组大腹~~。~佞。~巧      例句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玉台新咏·为焦仲卿妻作》

       仄声 去声十七霰  词组~当。~利。~衣。简~    例句 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平声 一先  词组~递。~统。流~。~奇    例句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慎行论》

       仄声 上声十七霰  词组自~。纪~。~记。~略        例句 六艺经传。——韩愈《师说》

       平声 一先  词组~磨。~药。~墨。~究        例句 研核阴阳。——范晔《后汉书·衡传》

       仄声 上声十七霰   词组 古同,砚台 

       平声 一先 词组~动。~风。扇~。~耳光    例句 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西游记》

       仄声 上声十七霰   词组~子。~坠。~形。门~     例句 盖以杨门之扇。——《吕氏秋》

       平声 一先     词组~侣。~雀。~朋      例句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行》

       仄声 上声十七霰 词组~赵。~山。~京。   例句 燕赵之君。——苏洵《六国论》

       平声 一先 词组~转。盘~。天~。斡~ 例句 十千五千旋沽酒。——李白《少年行》

       仄声 上声十七霰 词组 ~而(副词)

       平声 一先  词组~由。~何。姻~。边~ 例句 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仄声 上声十七霰  词组~领。~口(衣边) 例句 平仄互

       平声 二萧 词组~零。~游。~浮。~流    例句 辞浮漂而不归。——陆机《文赋》

       仄声 去声十八啸   词组~白。~染。~洗。~亮    例句 又南有山,漂水出焉。——《山海经》

       平声 二萧   词组~选。~担。~夫。~剔     例句 时挑野菜和根煮。——杜荀鹤《山寡妇》

       仄声 上声十七筱    词组~拨。~动。~头。~起      例句 时挑野菜和根煮。——杜荀《山中寡妇》例句 故相如以琴心挑之。——《史记·司马相如传》

       平声 二萧  词组~控。~和。~解。烹~    例句 可以调素琴。——《三国志·诸葛亮传》

       仄声 上声十七筱  词组~度。~动。曲~。~兵     例句 谁爱风流高格调。——秦韬玉《贫女》

       平声 二萧   词组~~。~折。~娆。~桃    例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 ·桃夭》

       仄声 上声十七筱  词组通

       平声 二萧  词组明~。好~(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例句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好了歌》

       仄声 上声十七筱  词组未~。~得。~望     例句 小乔初嫁了。——苏轼《念奴娇·怀古》

       平声 二萧 词组~求。~挟。   例句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仄声 去声十八啸 词组须~。~好。将~。重~      例句 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平声 三肴 词组~炙。~烙。~制。~煎       例句 儿为检药笼,桂姜手炮煎。——陆游《离家示妻子诗》

       仄声 去声十九效 词组~兵。~弹。鞭~。花~

       平声 三肴词组~课。不~。(动词)   例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仄声 去声十九效词组~正。~师。管~。请~    例句 择师而教。——韩愈《师说》

       平声 三肴 词组~打。~击。~边。~门    例句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仄声 去声十九效 词组(平仄互用)   例句 磬声敲破一林秋。——真山民《宿南峰寺》

       平声 三肴 词组~乱。阻~。~曲。~折

       仄声 上声十八巧 词组(平仄互用)

       平声 四豪  词组呼~。~叫。哀~。~啕         例句 号呼而转徙。——柳宗元《捕蛇 说》

       仄声 去声二十号   词组~令。编~。字~。~称     例句 号曰醉翁。——欧阳修《醉亭记》

       平声 四豪   词组~刀。~纵。~心。~行    例句 操千曲而后晓声。——《文心雕龙·音》

       仄声 去声二十号  词组~守(名词)

平水韵中平仄可通用字总表

       平声 五歌 词组看~。用~    例句 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仄声 去声二十一个  词组~度。~错。~程。~目。

       平声 五歌  词组~美。~平。~气。~畅      例句 言和而色夷。——宋濂《送东阳马序》

       仄声 去声二十一个 词组~面。~泥。唱~  例句 当哭相和也。——林觉民《与妻书》

       平声 五歌  词组偏~。~僻。~久。~佳      例句 天不颇覆,地不偏载。——《史记·奴列传》

       仄声 上声二十哿  词组颇,稍也。

       平声 五歌 词组~花。~叶例句 荷叶之清香。——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仄声 上声二十哿   词组负~      例句 负荷偏宜重,经纶别有源。——杨万里《虞丞相词三首》

       平声 五歌 词组~练。~损。~灭。~难     例句 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仄声 去声二十一个 词组石~。电~。~盘。~坊     例句 作牛便推磨。——王安石《拟寒山拾得》

       平声 六麻 词组~微。~许。(少也)     例句 年老爹娘无倚靠,早起晚些望顾照。——《清平山堂话本》

       仄声 去声二十一个 词组那~。(与兮同)    例句 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致远《双调·夜行船》

       平声 六麻  词组~丽。繁~。浮~。韶~      例句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赤壁怀古》

       仄声 去声二十二祃  词组(姓华)例句

       平声 七虞  词组~水。~秽。~浊。~辱     例句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并序)

       仄声 去声七遇  词组~染

       平声 八庚  词组~正。~衣。~新。~时     例句 长夜默坐数更鼓。——苏轼《夜过舒尧文戏作》

       仄声 去声二十四敬  词组~加。~好。~上       例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涣《登鹳雀楼》

       平声 八庚 词组~幅。~写。~向。纵~    例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自嘲》

       仄声 去声二十四敬   词组蛮~。强~。~财。~祸       例句 横行天下。——《荀子·身》

       平声 八庚  词组~州    例句 并、 汾乔木,望秋先陨。——沈括《梦溪笔谈》

       仄声 去声二十四  敬(二十三梗、二十四迥.词组合~。兼~。~行。~且      例句 囊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平声 八庚   词组~狐(复姓)。交~

       仄声 去声二十四敬  词组命~。法~。时~。节~。    例句 群葩当令时。——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平声 七阳、八庚        词组        例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走。 ~踪。言~。五

       仄声 去声二十四敬  词组品~(名词)树~子

       平声 八庚  词组~月。~旦。~朔    例句 明年正月。——《明史》

       仄声 去声二十四敬  词组~义。~气。~好。~色。    例句 居者思正其家,行者乐出其途。——柳宗元《全义县复北门记》

       平声 八庚  词组~饭。~器     例句 食粥于盛。——《礼记·丧大记》

       仄声 去声二十四敬  词组兴~。~衰。~大。~名。    例句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平声 八庚  词组晶~。~白。~澈。~洁    例句 晶莹实萼排珠琲,旖旎芳丛簇绣帷。——程琳《海棠》

       仄声 去声二十五径  词组(平仄互用)    例句 浓紫鲜红兼莹白,春暄夏热更秋清。——张明中《金凤花》

       平声 九青 词组~力。~写。~觉。聆~   例句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仄声 去声二十五径  词组(平仄互用)   例句 人间莫道无闻处,天听从今自我民。——茂良《天聪洞》

       平声 十蒸    词组~车。~便。~机。~兴       例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黄楼》

       仄声 去声二十五径  词组~舆。~壶。野~(名词)  例句 公车千乘。——《诗·鲁颂·閟宫》

       平声 十蒸 词组~盛。~旺。时~。~亡    例句 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仄声 去声二十五径   词组雅~。游~。扫~。即~   例句 兴尽晚归舟。——李清照《如梦令》

       平声 十蒸  词组~任 例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仄声 去声二十五径  词组~地。~景。~似。~负

       平声 十蒸 词组自~。~呼。名~。~赞     例句 称贤荐能,未尝倦。——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

       仄声 去声二十五径 词组~心。~职。匀~。对~。  例句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 ——宗臣《报刘一丈书》

       平声 十一尤   词组(与有韵)      例句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仄声 入声五物  词组~去。~多。~学。~知    例句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孙·谋攻》

       平声 十二侵词组~受。不~。~得    例句 不能禁失吾之悲。——林觉民《与妻书》

       仄声 去声二十七沁词组~欲。~闭。~地。~忌   例句 禁锢终身,不许仕进。——《后汉书·党锢传》

       平声 十二侵  词组(负荷)  例句 任,南蛮之乐也。——《礼记·明堂位》

       仄声 去声二十七沁  词组信~。~人。~从。~何   例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平声 十三覃  词组~负。~任。~当。~待   例句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林觉民《与妻书》

       仄声 去声二十八勘  词组~子。扁~。重~    例句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欧阳修《归田录》

       平声十三覃  词组~部曲。~国。~思。~维   例句 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仄声 去声二十八勘  词组再~(平仄互用)  例句 终篇再三叹,推枕不成寐。——苏辙《和王适寒夜读书》

       平声 十四盐  词组~渍。~洳。~染。~仁 例句 渐,渍也。——《广雅 》

       仄声 上声二十八俭  词组~进。~~。~次。~悟 例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平声 十四盐  词组~石。~针。例句 世无扁和手,遗恨归砭剂。——辛弃疾《哭{匠斤换赣}

       仄声 去声二十九艳    词组(平仄互用)     例句 士病吾能砭。——王安石《舟中望九山》

       平声 十四盐  词组~卜。~卦。   例句 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法言·五百》

       仄声 去声二十九艳  词组~据。霸~。强~。~理    例句 占一山之胜。——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平声 十五咸  词组~岩。~峭。~峻。~崖   例句 乱峰巉似槊,一水淡如油。——苏轼《壬寓二月寄子由》

       仄声 上声二十九豏  词组 (平仄互用)    例句 玉柱金庭路巉绝。——范成大《过松 江》

平水韵中平仄可通用字总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