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钢笔下的思考131
(2022-04-15 00:13:50)
标签:
转载 |
分类: 老年快乐 |
钢笔下的思考131
标签:高质量课堂12345
高质量课堂的一个中心
高质量课堂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学生为中心,
高质量课堂是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中心。
高质量课堂的两个特点
高质量课堂的两个特点:生成高质量的学习结果,高质量地生
成学习结果。
学习结果要多元与平衡:知识、能力、品格、素养和智慧。
生成学习结果的过程有:教学过程、学习过程、评价过程,
学习过程蕴含知、情、意、行。
高质量课堂是高质量学习结果和高质量过程的有机统一。
高质量课堂的三个目标
高质量课堂的三个目标:高效率、高分数、高素养。
短期强调高效率,产生同样学习结果的效率要高;
中期强调高分数,分数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公约数;
长期强调高素养,能应对不确定性未来的高素养,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高质量课堂是高效率、高分数、高素养的深度融合。
高质量课堂的四个基础
高质量课堂的四个基础: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脑科学。
课程与教学论背后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背后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背后是脑科学。脑科学能降维打击心理学,心理学能降维打击教育学。脑科学是高质量课堂最底层的地基。
高质量课堂的五大特征
课堂五线谱模型揭示了:理解课堂的五条主要线索——
结果线、认知线、活动线、情绪线、资源线。
结果线——结果可见
认知线——结构清晰
活动线——活动丰富
情绪线——动力充沛
资源线——资源精准
钢笔下的思考1
学校发展的三个阶段: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
规范化是学校发展的第一个必经阶段。规范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进入第二个阶段,即精细化。2007年,县教育局打造全县教育的“精细化管理工程”,我校的发展进入精细化阶段,并连续七年获得由县委、县府颁发的“精细化管理奖”。2013年开始,我校尝试由精细化转向特色化的发展。为了打造特色学校,我们首先注意整合本校资源,调动积极因素,实现校内优势项目向特色项目,以及由学校特色向特色学校的发展目标。将腰鼓表演列为我校打造特色学校的总抓手和突破口。腰鼓表演是我校的传统保留项目,以前只停留在学校腰鼓队这一“精英”项目上,现在将其“平民化”,规定所有学生从三年级开始,人人都要学会腰鼓表演。其次十分注意用好用足当地社会资源。腰鼓表演,是宁津县的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周边村民大都会表演腰鼓。2014年“六一”时几百名学生共同表演腰鼓,并在县电视台播出,引起轰动性的社会效果。2014年下半年,全县各乡镇进行乡村文明行动。我校挑选了数十名学生,与村民共同进行腰鼓表演,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在电视连续剧〈大刀记〉开播仪式上,我校学生表演腰鼓,反响更为强烈。
创办行色化的学校,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通过分析优势和劣势,选择和创造本校的优势项目,构筑学校新的可持续发展平台。但特色化是学校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首先要从规范化入手,逐步走向精细化,并要始终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最后才能打造出特色化的学校,而且这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