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发射天线辐射效率分析
(2018-09-04 23:52:16)| 分类: 无线电技术 |
中波发射天线的辐射场强与天线形式、发射频率、地网优劣、匹配好坏、地导系数、传播路径、地形地貌等诸多因素有关,判断发射效果的好坏没有简单的办法。长期以来一些发射台形成了一种只重视机器,不重视天馈线系统的倾向。孰不知,没有足够的场强作保证,发射机指标再好、效率再高,收音机也听不出好的效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原本城郊的中波发射台已逐步被城市建筑所包围,天线场地、地网遭受蚕食、侵占、破坏的事情时有发生,许多中波发射台面临被迫搬迁的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辐射效率,大大降低了中波广播的覆盖效果。本文从中波发射天线的基本构成和传播原理入手,分析影响中波发射天线辐射效率和场强的主要因素,阐述维护和保护好中波发射天线、天调网络、地网、场地等设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在发射台选址、天线选型等方面要坚持原则,尊重科学,要从广播的覆盖效果、城市电磁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中波天线的形式和基本构成
2 影响中波天线辐射效率的因素
3 提高天线辐射效率的途径
3.1 增加天线的有效高度,提高天线辐射效率
随着高度的进一步增加,副瓣的辐射能量也增加。天线高度等于0.64λ时,地面场强达到最大值,但对于中波天线而言,并不单纯追求地波辐射最强,还要考虑高仰角辐射时天波引起的衰落区远近的问题。对推远衰落区最有利的天线高度是0.53λ。通常为了提高天线的有效高度,采用的办法是在天线末端加顶。加顶的作用是提高电流分布的腹点,从而增大辐射。同时,还可以加大天线对地的电容,使电流分布均匀,提高辐射电阻,提高天线辐射效率。
3.2减小地面损耗,提高天线辐射效率
由于地面损耗主要集中在天线底部。为了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铺设地网。中波天线的地网是以铁塔底部中心为圆心,用φ2-3mm的铜导线或铜包钢材料,以放射状均匀向外敷设。数量根据土壤地导系数及地形情况,一般为60120根,长度根据铁塔高度、地面状况、土壤性质和面积,一般为0.3λ0.5λ。地网埋设深度对减少地损而言越浅越好,但由于占地较大,为了保护导线,适于地面耕作,地网埋没的深度一般在 0.2 到 0.5 米之间。在小于0.5λ的区域为天线电磁感应或谐振场区,损耗与地网关系甚大,而大于0.5λ的区域为辐射场,其损耗是传输损耗,属于电波传播的损失,与天线的效率无关。地网敷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天线的辐射功率和播出质量。地网一旦埋人地下,就成了永久性的隐蔽工程。地网如果出问题,不仅维护艰难,而且很难判定故障点。所以整个敷设地网工程,必须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确保工程质量。
3.3 提高天馈线匹配程度以提高天线辐射效率
天线的输入阻抗是一个复数,Zin= Rin+Xin。天线底部输入阻抗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天线的高度,同时也影响天线效率。天线的特性阻抗与天线的形状、尺寸、工作频率、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当天线的特性阻抗与馈线的特性阻抗相等时,称为阻抗匹配。这时天线系统的辐射电阻和损耗电阻正好吸收了传输系统馈送的全部功率。天馈线不匹配,造成电波从天线系统反射回传输系统,反射的电波信号由于来回反射被损耗掉,造成传输效率下降。所以,提高天馈线匹配程度也是提高天线辐射效率的主要途径。
4 影响中波场强的因素
4.1 地导系数对场强的影响
4.2 工作频率对场强的影响
4.3 山峰对场强的影响
5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要提高中波广播的播出质量,不仅要维护好信号源系统和发射机系统,还要维护和保护好天线系统、匹配网络、馈线、地网等设施。要提高中波广播的覆盖效果,就要充分考虑天线形式、发射频率等因素,要合理安排天线,对频率较低的设备可选用较高的天线或加顶比较长的天线,对于相同高度的天线,可以把地网较好的天线用于工作频率较低的设备。天线选型要尽量选用有足够高度的辐射效率高的天线,发射台搬迁选址,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情况,选择开阔的地形和导电性能好的潮湿地区,这样在减小地网投资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中波广播的覆盖效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