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2022-08-09 14:09:52)
标签:

兴国宾馆

一号楼的历史

滤镜

分类: 魔都记录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兴国宾馆”,是上海市区花园别墅宾馆之一,拥有20多幢风格迥异的别墅,大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囊括了英国乡村别墅、法式和西班牙式洋楼,并拥有7万余平方米的花园。在这所大院里,有许多的历史和传奇荟萃。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其中一号楼(上下二图)是最早的建筑。
当时建造兴国一号楼的,是英商太古洋行的“大班”,其地位类似于今天的跨国公司驻华首席代表。1866年12月,清同治五年,英国人斯维尔(william swire)和巴特费(r.s. butterfield)在上海开办了butterfield swire co,中文名译作“太古洋行”。太古洋行和当时的英国政府关系密切,其实质是受英国政府支持的,在华设立的一个对华贸易机构。
当年,太古旗下船只总数及吨位,均占外国轮船公司在华首位,即便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太古的财力依然雄厚,这才使得一直对上海房地产市场雄心勃勃的经理们,下决心在市中心大兴土木,在上海建立一个奢华总部大楼,也就是今天兴国宾馆的一号楼。
兴国一号楼建筑平面规整,均匀对称,正屋朝南,北向入口。东侧有单层附房与主楼相接。宅前有露台及大草坪。建筑外观为英国帕拉第奥式,浅绿色铜质四坡屋面,外墙面以白灰粉刷,整个建筑呈横三段纵三段的古典构图。入口上方屋顶起山花,中间有一椭圆型窗,周围花饰细腻纤巧,属典型巴洛克时代设计风格,对一号楼建筑整体的立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号楼”总部落成后不久,又兴建了“二号楼”、“三号楼”等作为员工住所,供当时的高级职员和其家属居住,足见其打算在中国扩张的野心。老上海都知道一个说法,“太古圈”,指的就是当年雷上达路、海格路、朱尔典路(今兴国路、华山路、湖南路)相围的土地。太古洋行在此兴建了不少“职工住宅”。
之后,包括德士古石油洋行(texaco)在内的英美大资本家、大企业,也都纷纷在太古系别墅附近圈地造楼,都想借太古洋行的名气,为自己的品牌和地产增值,最终形成了兴国宾馆今天的风格。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太古洋行的英籍职员,被作为敌对国难民遣返回国,洋行产业则作为敌产被日伪接管,原“太古圈”的房子也成为了日本军方的乐土。抗日战争胜利后,太古洋行逐渐缩小在大陆的投资,于是“一号楼”就通过途径变卖了。
1956年,“一号楼”划归当时新成立的上海市委办公厅招待处,初时仅简单将“一号楼”定名为“上海市委第一招待所”,后又改名为“兴国招待所”,名字虽然仅叫“招待所”,从服务到设施却始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
期间,解放后成立的“华东卫生干部学校”,就位于“一号楼”。1953年,华东卫校迁出,才正式翻开了“一号招待所”的历史。


其他建筑也都有很多故事,不去翻阅了,文字太多容易惹麻烦。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魔都记录:兴国宾馆,随拍、随想

航拍图和文字资料来自《上观》,照片拍摄于2017年8月、11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