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能穿戴新时代:适配柔性传感器实时精准监控压感油墨材料

(2025-05-16 14:56:11)
标签:

智能穿戴设备

柔性传感器

大连义邦最新引入的Nanopaint YT0901-Y-YZ03压感油墨系统,为柔性薄膜智能穿戴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且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该种型号油墨能够检测和测量机械力、应变和压力变化,非常适合用于制作智能穿戴设备,从而提供可操作的洞察信息。此外,其轻质、柔软的特性确保在日常使用中不会干扰穿戴者的舒适度。

智能穿戴新时代:适配柔性传感器实时精准监控压感油墨材料


2004年,香港理工大学团队率先探索softceptor技术,同年Someya等人提出的基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矩阵,使“大面积+柔性”成为传感器发展的方向。
进入2020年代,厦门大学周伟教授团队提出的新型超灵敏触觉传感模式,则进一步突破了传统灵敏度上限,柔性传感器迈入高频动态力检测时代。

这背后离不开感应材料和结构设计的持续创新,尤其是在“压感油墨”这种核心介质上的突破。

当前主流的柔性传感器构建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压阻效应:依赖于材料受压后电阻值的变化,核心在于导电聚合物、半导体碳材料等的性能优化;
压电效应:借助压电陶瓷或晶体材料的应力-电荷转化能力,适用于动态监测;
热电效应:利用温差引发热电势,常用于环境感知如体温变化;
电容变化原理:通过介电层和极板间距变化感知外界力,适合高精度检测;
光学原理:应用在复杂位移或触觉感知场景中,提供高解析度信号源。
每种原理背后都依赖着敏感层材料的性能稳定性、柔韧性和响应速度。而这正是压感油墨材料的技术核心所在。

智能穿戴新时代:适配柔性传感器实时精准监控压感油墨材料


智能穿戴设备的多维需求

1、生理信号监测
心率、血压、血糖等非侵入式监测需求增长,对传感器灵敏度、舒适性和数据实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运动监测与肌肉活动分析
从步态、姿态到肌电数据分析,传感器需具备宽动态范围与高频响应能力。
3、环境感知与安全辅助
如温湿度、紫外线感知等,对柔性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适配性提出挑战。
4、虚拟触觉与空间定位
面向AR/VR等新兴场景,需要更轻薄、柔软、高灵敏的材料支撑复杂的人机交互。

尽管柔性传感器不断演进,但行业仍面临以下三大痛点:

灵敏度vs精度平衡困难:例如血压监测中,难以感知细微脉搏变化;
响应速度不足:快速运动或高频震动时传感滞后;
耐用性、柔性与一致性矛盾:尤其在反复弯折、伸缩下电信号失真问题明显。
这意味着行业需要材料层面的创新,来打破传感瓶颈。

智能穿戴新时代:适配柔性传感器实时精准监控压感油墨材料

Nanopaint压感油墨:下一代柔性传感器的解决方案

针对当前柔性传感材料的多项技术短板,Nanopaint压感油墨通过材料工艺革新,成为构建新一代智能穿戴设备的理想选择:

先进工艺兼容性:可直接打印于导电层,大幅降低生产复杂度与成本;
柔性适应性强:支持高强度拉伸与弯折,性能依旧稳定;
耐久一致性:循环按压下电阻值不漂移,保证长期可靠性;
高精度响应:在0-1000N压力范围内精准输出电信号;
电子兼容性强:完美适配惠斯通电桥和FSR系统;
绿色环保:采用无溶剂配方,无毒无害;
极致轻薄:每层厚度仅10–15μm,适用于刚性与柔性基材;
工艺友好:无需复杂后处理,易于操作与批量化制造;
低延迟测量:支持实时高精度动态捕捉;
可配导电/隔离层:特别支持耐弯折导电层油墨;
优异附着力:在MELINEX基材下具备优异粘合性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