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成为花树的灌木——绣球
标签:
禾城随笔赏花纪实虎耳草科绣球 |
绣球是虎耳草科绣球属植物。其花型丰满,大而美丽,花色有白、红、蓝等色,还可以通过化学试剂,让粉色花朵的变成蓝色的,这蓝色的绣球花俘获众多的少女心。
绣球是灌木,高1-4米;茎常于基部发出多条放射枝而形成一圆形灌丛。
划重点了,绣球是灌木。
基于我多年的认知误区,我一直以为绣球分为木本绣球和草本绣球,今天才知道绣球是灌木,它的枝条木质化是因为它原本就是灌木。
引起我误解的起因是木本绣球,我才知道,它们分属不同科属。
木本绣球:忍冬科荚蒾属,共有3个变种,琼花、绣球荚蒾(原变型)和毛琼花,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达4米。枝广展,树冠半球形。4-5月开大型球状花,聚伞花序,初花白绿色,盛开时为白色。
在市区通往凤桥的公路边有大片种植。
说到绣球,很多花友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大花绣球,其实除了大花绣球外,现在还流行圆锥绣球。喜欢圆锥绣球的花友,也越来越多了,因为圆锥绣球是新枝开花,而且花序巨大,观赏性极佳。
圆锥绣球和大花绣球的特点是,圆锥花序成伞状,整体花序像一个圆锥体;大花则呈现是圆球型;圆锥绣球花朵初开为青绿色,后逐渐变成白色,秋季花,早晚温差大的时候,花朵会变色成粉色至酒红色,如果秋季花朵一直不修剪的话,大花绣球也会变成酒红色,我称之为“复古色”,很有味道。
圆锥绣球作为园艺配花在南湖边也有少量种植,可能是品种问题,开出的花不是很好看,一是直立性不强,倒伏严重,二是整体花序太散,不紧凑,形成的圆锥体不漂亮,影响了观赏性。
绣球夏天需水量较大,需要早晚两次浇水,但是开花植物是非常需要阳光照射的,如果过于遮阳,要么不开花,要么就花型非常小了。
今年入秋后去朋友的花园帮忙打理,两大任务:除草和修枝。轮到她家的绣球时,我们就是否要修剪到底部开展了讨论,如果不纠结新枝还是老枝开花的问题,就绣球是灌木这一事实,她是否会重新作出考量。
另外绣球非常适宜在八月扦插,小苗的成活率非常高的。
我在单位种了两个品种的绣球,一个是传统经典“无尽夏”,一个是“花手掬”。当时“花手掬”是刚刚引进的日本新品种,开花后,花友们看到成品花都非常喜欢,于是我在朋友的现场指导下,进行了扦插,小苗的成活率非常高,在花友们的精心养育下,好多花友在第二年都顺利地开花了,我非常得意。
据说中国和日本是绣球花的原产国,所以在这两个国家,绣球花广泛受到喜爱。
在范蠡湖西施梳妆台景区见到过一棵长成树的大花绣球,不过是在冬天见到的,枝条上挂满了成为干花的花朵,一直想去看看开满花的盛况,今年错过,不知明年它还在不在。
有人说英国的灵魂都给了乡村。英格兰乡村的奇平卡姆登镇看到了国宝级的“茅草顶小屋”,与它最配的花,非灌木绣球莫属。
在南湖边拍绣球时在想:我是在是枝裕和的哪本电影里,看到过人行道上一人多高成排的绣球的。想了两个月,终于想明白了,是在《海街日记》里,里面不仅有唯美的樱花林,满含寓意的结出梅子的梅花树,还有就是肆意成长为“树”的绣球。
记得应该是母女俩走着去车站。女儿将多年未见的母亲送到车站,临别时送她一瓶今年新酿的“梅子酒”。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龙猫》和《千与千寻》里也有成片的绣球。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风俗叫“抛绣球”。
绣球一般由彩绣做成,是中国民间常见的吉祥物。在中国古代,有些地方有这样的风俗,当姑娘到了婚嫁之时,就预定于某一天(这一天一般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让求婚者集中在绣楼之下,姑娘抛出一个绣球,谁得到这个绣球,谁就可以成为这个姑娘的丈夫。当然,姑娘一般会看准意中人,把绣球抛到他身上,以便他捡到。在很多地方,抬新娘的花轿顶上要结一个绣球,意图吉庆瑞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