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形成与影响

分类: 必修一 |
《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形成与影响》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
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形成与影响 |
||||
教材版本 |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1 |
||||
章节 |
选自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框题 |
||||
课时 |
10分钟 |
教学对象 |
高一年级学生 |
||
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
|||||
课程标准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程标准解读: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本条要求中的行为动词用“说明”,表明对本条要求是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首先要说明上述地理现象如何产生的,然后更重要的是要说明这些地理现象对地理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由于这些地理现象是学生感同身受的,因此要求“结合实例”来说明。 |
|||||
二.教材分析 |
|||||
教材对于地转偏向力这部分内容的描述十分简要,只是简单地描述了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对地转偏向力的成因和影响都没有说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球运动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之间的关系,教师需要适当补充说明地转偏向力的成因;另一方面,按照课标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举例说明地转偏向力对地理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
|||||
三.学情分析 |
|||||
1. 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过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对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有了一定的把握,有助于学生理解地转偏向力的成因。 2. 能力基础:学生通过地球运动基本形式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空间想象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但由于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在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相关现象,需要教师适当引导和补充说明。 3. 情感倾向:高一学生较为活泼,在课堂上表现较为活跃;学生对于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好奇心,这能促使他们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行思考。 |
|||||
四.教学目标 |
|||||
能够说出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并运用该规律解释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的偏移现象。 通过了解地转偏向力的成因和规律,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能够辩证看待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不听信、不盲从谣言。 |
|||||
五.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策略 |
|||||
1.
2.
3. 运用示意图,教师讲解地转偏向力的形成;通过列举多样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 |
|||||
六.教法与学法设计 |
|||||
1. 讲授法:运用示意图,教师讲解地转偏向力的形成。 启发式谈话法:通过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勇于思考,科学探究的精神。
2. 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讨论,运用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说明地转偏向力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
|||||
七.教学过程 |
|||||
|
|||||
教学环节 |
具体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
|||
问题设疑 导入新课 |
教师结合图片,提出疑问:“为什么上海崇明岛与水流方向的左岸相连?” 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 |
从生活实际事例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运用示意图,讲解地转偏向力的成因 |
教师运用示意图,讲解地转偏向力的成因,引导学生总结偏移规律。 为什么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向?因为任何物体在运动时候都有惯性,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如上图所示,在北半球,质点向北沿经线取A1B1方向作水平运动,经过一定时间后,经线L1转至L2的位置。沿经线方向运动的质点,由于惯性,必然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取A2B2的方向前进。这时,在L2位置上的人看来,运动质点已经离经线方向而向右偏了。同样道理,沿纬线方向运动的质点也向右偏,图上C1D1则取C2D2方向前进。南半球则向左偏。只有在赤道上,水平运动没有右偏或左偏的现象,因为那里的经线是互相平行的。
|
通过教师讲解,结合示意图,易于学生理解。 |
|||
小组讨论,说明地转偏向力对水流的影响 |
学生结合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讨论“为什么上海崇明岛与水流方向的左岸相连?”,并说明原因。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针对性点评。 |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构建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
|||
列举实例,了解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南北半球台风的旋转方向;引导学生分析地转偏向力对火车行驶、导弹发射等的影响。 |
通过举例的方式,加深印象,学以致用。 |
|||
课堂小结 布置课后作业 |
教师引导学生对地转偏向力的形成与影响进行梳理总结。 课后作业:电影《金蝉脱壳》史泰龙扮演的越狱专家在设计越狱计划时发现洗手盆里的水进入下水道的方向是逆时针,从而确定了监狱位于北半球。你认为电影中关于该越狱细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请说明原因。 |
通过电影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空间尺度下地转偏向力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思辨思维。 |
|||
八.板书设计 |
|||||
|
|||||
九.设计理念及亮点 |
|||||
本节课以讲授为主,通过问题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丰富多样的资料展示来学习抽象复杂的知识点,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易于理解接受。纵观本节课,一共有两大亮点: 第一,动画图片丰富多样。这对于高中生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把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易于理解。 第二,结合实例,说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及其影响,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热情,培养地理素养。 |
|||||
十.教学反思 |
|||||
尚待课后完善。 |
|||||
http://s14/mw690/007gdUiKzy7nSsdiVK5cd&690
http://s14/mw690/007gdUiKzy7nSsdnNx35d&690
http://s12/mw690/007gdUiKzy7nSsdsOtZ7b&690
http://s10/mw690/007gdUiKzy7nSsdws3v99&690
http://s6/mw690/007gdUiKzy7nSsdybNb55&690
http://s14/mw690/007gdUiKzy7nSsdDWi15d&690
http://s15/mw690/007gdUiKzy7nSsdI8H47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