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2019-06-08 06:27:40)

课题研究课例

姓名

谷新华

单位

武安市第五中学

联系电话

13472019316

课题名称

《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课教学策略研究》

课例题目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年级及学科

七年级生物

研究设计

 

(结合课题研究意图详细地介绍本节教学方案)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说明植物可以更新由于蜡烛燃烧和小白鼠呼吸而变污浊了的空气,使蜡烛继续燃烧,小白鼠继续活着。那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哪种气体呢?

   学生思考,明确本次实验探究课的目的。

   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前后知识提出本次活动的问题。

(二)作出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并进一步作出假设。

学生作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三)集思广益、制订计划

教师展示器材::两盆相同大小的盆栽天竺葵、酒精灯、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镊子、滴管、火柴、清水、氢氧化钠溶液、密闭玻璃罩。

教师提示:

1、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清水只能吸收极少量的二氧化碳。

2、实验中的材料用具,可以参考前面做过或课文中介绍过的实验来确定。

3、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二氧化碳一个变量,应该设计二氧化碳和清水作对照,形成对照实验。

(注意,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

学生根据教材以组为单位制定探究的方法步骤。

(四)整理器材、实施计划

学生按照自己小组设计的方法组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巡视学生的操作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依据实验计划动手操作,强调实验操作的准确性,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研习惯。

(五)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两组叶片的颜色变化并分析原因。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水槽内装清水的甲组,叶片滴加碘液变蓝;水槽内装氢氧化钠溶液的乙组,叶片滴加碘液不变蓝。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六)师生互动、交流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点拨。

学生交流实验的结果,并总结本次实验的得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植物在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目标

 

(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确定本节教学目标

本次探究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依据教师给出的材料用具,设计出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为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所以要求学生必须注意实验的密闭性,这样结论才更具有说服力。

(一)进一步明确对照实验的变量唯一原则;

(二)让学生掌握将实验装置密封的方法;

(三)熟练掌握植物叶片中淀粉的检验方法;

(四)通过活动学会区分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

(五)让学生明确当实验结论与假设不同时,应该重新假设重新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六)认同植物是生物圈中“空气净化器”的说法,并形成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研究 片段

(在教学中截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片段

现将教学过程中第五个环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的具体操作整理如下:

师:哪位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实验装置?

生:我们组设计了两组实验,这两组实验都是将植物放在水槽内,然后在上面套上密闭罩,并将接口处密封。不同的是甲组水槽内装清水,乙组水槽内装的氢氧化钠溶液。

师:你们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生:甲组水槽内装清水,清水只能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内有二氧化碳;乙水槽内装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装置内没有二氧化碳。这样就形成了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

师:在实验的最后我们要检验叶片中是否有淀粉,你是怎样排除叶片中叶绿素对实验的影响的?

生:我们先将植物叶片进行水浴加热,除去叶绿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想尽一切办法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的结果更可靠,更具有科学性。同时进一步回顾了除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方法,使知识前后联系起来。

师:同学们,我们来分享一下各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各小组依次汇报自己的实验现象:甲组叶片变蓝,乙组叶片不变蓝。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分析实验结果,你们组得出怎样的结论?

生:甲组叶片变蓝,说明甲组进行了光合作用;乙组叶片不变蓝,说明乙组没有进行了光合作用。

生:甲组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里面含有二氧化碳,乙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里面不含有二氧化碳。

师:你们最终的结论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依据现象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

  师:你们的实验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生:我们小组一致。

  生:我们小组的结论与假设正好相反。

  师:那你们该怎么办?

生:重新做假设,重新实验。

师:当实验结论与假设不同时,我们应该重新假设重新实验。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现象看到了实验的本质,很顺利的完成本节课的探究任务。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研究

反思

 

(结合课堂观察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其中蕴含的研究问题进行反思

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出示的实验器材,依据实验原理,讨论可行的实验方案。通过分析本次实验探究活动的得与失,我认为比较好的方面有:

1、通过活动,学生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大大提高;

2、学生各个环节的操作更加范规,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3、从活动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做的比较好,实验现象明显;

4、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用时较上一节减少,说明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所提高。

本次探究活动的不足之处:

1、虽然学生认识到装置密封性的重要性,但在操作过程中还有小组出现漏气现象,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

2、有个别小组的同学实验过程中思想松懈,不认真操作,应提出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开题报告
后一篇:学习心得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