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些小困惑,大家都有过!”日前,化州市中垌中学的课堂里,初一年级女生们轻声交流着,一场特别的“悄悄话”课堂正温暖开讲。当天,“守护花开静待成长”百场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成长公益课堂拉开帷幕,主会场扎根中垌中学,化州市各中学初一年级女生通过屏幕同步参与,共同签收这份专属成长礼包。(11月10日《茂名日报》)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是孩子最直观的“成长信号”,但也往往是最容易被“误解”的部分。比如女生的初潮、男生的遗精,这些正常的生理现象,在孩子眼里可能是“尴尬”“羞耻”的,甚至会成为被嘲笑的“把柄”。而化州市中垌中学开展的“守护花开静待成长”青春期健康成长公益课,就是帮青少年读懂青春期的“密码”,让每一位女孩都能自信、从容地走过这段珍贵时光,绽放属于自己的青春光彩。
青春期是孩子从童年走向青年的“蜕变期”,像一颗正在裂开的种子,里面藏着身体的变化、心理的波动、生理上的好奇、情感的萌动,还有对世界的好奇与困惑。这些“成长的密码”,如果没有正确的钥匙,都可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拦路虎”。据《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报告》显示,约30%的青少年在青春期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而性教育、自我保护等知识的缺失,更让他们容易成为不法侵害的目标。公益课的出现,犹如一把温柔而有力的“钥匙”,它用专业、包容、接地气的方式,帮孩子打开这些“密码锁”,让青春期的成长更从容、更安全。
课堂上,资深性教育讲师以“认识自己”为切入点,用生动的图文把青春期身体变化讲得透彻明白,原本让人羞于提及的知识,变成了轻松易懂的“成长小贴士”。典型案例分析时,讲师耐心引导女生们正视困惑;互动问答环节,一个个“小问号”被温柔解答,实用的自我保健方法、易懂的情绪管理技巧,悄悄住进了同学们的笔记本里。这种公益课堂摒弃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紧扣青少年成长的“核心需求”,采用游戏、讨论、案例、互动等生动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如此平等地与孩子们对话,带领孩子们一步步讨论与梳理青春期身心发育、青春期的自我保护等话题,为孩子们揭开了青春期神秘的面纱,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引导孩子们正视自己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学会保护自己,懂得有度交往,更加理性的对待与同性异性的关系,为今后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成长公益课堂,是“用专业守护成长”的生动实践。它不仅传递了“知识”,更传递了“温度”——让青少年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被保护”,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少一些迷茫,多一些坚定。愿更多的公益课走进校园、走进社区;愿更多的孩子能在公益课的陪伴下,顺利解锁青春期的“成长密码”,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