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码”上见成为民主的刻度尺

(2025-11-09 07:00:39)
标签:

时评

让“码”上见成为民主的刻度尺


日前,山东诸城市总工会组织开展“人大代表进驿站”活动,邀请密州街道两位人大代表走进工会驿站,与环卫工人面对面交流,倾听环卫工人反映的市民乱扔垃圾、沿街商户缺乏物业管理、生活垃圾清运任务重等问题。人大代表们详细记录,表示将按程序转交相关部门办理。这是诸城市总工会建立“人大+工会”协同联动机制,推动基层民主管理落地见效的一个生动事例。(11月05日 02版《工人日报》)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码”已从技术符号转变为民主实践的重要载体。山东诸城市总工会“职工有诉求,代表‘码’上见”的模式,正以其便捷高效、透明公开的特性,重塑着职工心声表达与问题解决的路径,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实践的生动注脚。

传统的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如意见箱、座谈会、信访等,往往受限于时间、空间和心理障碍,存在信息滞后、传递失真、匿名性不足等问题。“代表码”的出现,则构建了一条24小时在线的“民意高速路”。潍坊实施“人大+工会”协同联动机制为每名人大代表制作“代表‘码’上见”二维码,构建了指尖上的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通过进驿站、联络站(点),让职工通过扫码将“藏在心里”的诉求转化为“看得见的文字”,这种数字化载体突破了传统接待日或走访调研的时空限制,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即时性。

“职工扫码,代表接单”的实践,既是技术工具的革命,更是民主理念的落地生根。人大代表在收到诉求后,是“传声筒”,更是“监督器”和“反馈仪”能解释协调的,即时“马上办”;需职能部门介入的,通过系统“马上转”;涉及共性问题的,调研后形成议案建议“马上报”。这种“指尖上的民主”极大降低了表达门槛,尤其解决了职工“不敢说、不便说”的顾虑,让最真实、最迫切的声音得以原汁原味呈现。这以“码”为纽带的创新实践,将民主从“线下会场”延伸至“线上指尖”,用可量化、可追溯、可参与的数字流程,成为衡量民主深度与广度的“刻度尺”。 

“职工有诉求,代表‘码’上见”不仅是一条诉求渠道,更是一个深化民主参与、提升治理效能的多维平台。它用“码”连接了代表与职工,用“数字”量化了民主流程,用“实效”检验了民主质量。当“码”成为职工反映问题的“第一选择”,当“码上回应”成为代表的“自觉行动”,民主就真正成为了可感知、可衡量、可参与的“生活日常”——这或许就是“码”上见成为民主刻度尺的深层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