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屏净土,教育的清醒选择

(2025-11-05 06:38:12)
标签:

时评

无屏净土,教育的清醒选择


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日,教育部印发《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其中强调,规范管理学生带入学校的智能终端产品,严禁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开展“息屏行动”,减少对网络过度依赖。这一要求并非简单的“一刀切”管理,而是基于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本质的科学决策

 一机在手,天下我有。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一系列电子产品让学生们也成为“触屏一代”,并呈现电子产品“低龄化”现象。而手机对学生的伤害,从来不是“偶尔玩一下”的小事,而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侵蚀着学生的未来。想毁掉一个学生,就给他一部手机,这不是危言耸听。

有媒体报道说,郑州一10岁男孩偷偷从家里拿走1.4万元,花7000多元买了iPhone5s手机、配件、路由器等,事后给出的缘由是很多同学都有智能手机,可自己的手机不是智能的西安市第66中学一学生因上晚自习期间玩手机,被值班老师金某发现并予以没收,学生不满,持刀同一办公室的女教师周某娟杀害;天津一名15岁少年因为几乎一整天都在电脑边玩游戏被母亲抱怨后,用铁棍猛击母亲头部,致母亲死亡;苏州一名16岁少年因沉迷网络被父母批评后跳楼身亡……一个个案例,触目惊心,手机之害,贻祸无穷,罄竹难书。 

小小手机,折射的是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大课题,统计显示,有手机的学生中,80%以上存在成绩下降的情况——上课想着玩游戏,下课刷短视频,作业靠手机搜答案,考试用手机作弊。更可怕的是,这种“不劳而获”的习惯会彻底摧毁孩子的学习动力:他们不再相信“努力就能进步”,转而依赖手机的“捷径”,最终沦为“学习的逃兵”。不仅如此,手机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连续玩20分钟手机,视力会下降到接近近视状态;长期低头玩游戏,会导致颈椎变形、脊椎侧弯;熬夜玩手机会打乱生物钟,导致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不良网络信息容易让少年儿童上当受骗。更隐蔽的是心理伤害,不少学生因沉迷手机诱发了自闭症、焦虑症,甚至出现了“手机依赖症”,一旦离开手机,就会变得烦躁、易怒。这些问题可能很小,但如果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未来的健康也是有威胁的。

其实,电子产品能不能进校园,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早在2021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也明确“手机入校需统一管理”,但实践中责任边界模糊、执行标准不一。此次教育部明文严禁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不是拒绝技术进步,而是为学生创造“脱离屏幕”的物理空间,以保障学习秩序和心理健康。

手机是时代的产物,在智能手机普及率超95%的当下,我们无法让学生“完全不接触”手机,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对于学生来说,手机是“工具”,不是“玩具”;对于学校来说,监管是“责任”,不是“限制”。只有当我们给学生设定明确的规则,控制内容质量,以身作则,培养替代兴趣,才能让手机成为学生成长的“助力”,而不是“阻力”。只要我们用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以及如何管理学生在学校中使用”手机的问题,学生就能在“手机时代”健康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