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代塑”助推绿色大发展

标签:
时评 |

日前,十五运体操青年组赛事在肇庆拉开战幕,“无废全运”的绿色元素引人注目——酒店中的洗漱三件套、见证荣耀的颁奖台、让赛场氛围拉满的手掌拍等物品,均由“以竹代塑”材料及环保工艺制作而成,原材料全部来自“中国竹子之乡”——肇庆广宁。(9月19日《南方日报》)
所谓“以竹代塑”,就是利用竹子的可再生性和生物降解性,替代塑料制品,减少环境污染。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为办赛理念,作为肇庆赛区,其酒店中的竹炭牙刷,竹子纹路清晰可见,精选三年生以上老竹,经800高温碳化提取竹炭精华,既保留竹炭的吸附洁净力,又确保安全耐用;竹纤维毛巾,则取新鲜竹材,经物理脱胶、低温纺丝工艺提取原生竹纤维,经精细织造与柔软处理,让纤维保持天然透气,吸水快干;颁奖台中的竹塑户外板材,由竹纤维与少量塑料经高温、高压挤出成型,生产全过程无有害气体释放,从生产到使用实现零甲醛、零污染。
竹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可持续、可循环的替代塑料的优良选择,每年可减碳1.97亿吨、固碳1.05亿吨,有效缓解塑料污染和气候变化。竹子在加工成竹纤维后,可以用在纺织、建筑等多个领域,甚至竹材还可以代替部分混凝土和木材作为承重材料使用,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还可以缩短建筑周期。推广“以竹代塑”,不仅可以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还能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发展的底色。
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与“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推广“以竹代塑”,不仅可以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还能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发展的底色。20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将初步确立,产品质量、种类、产业规模和综合效益将进一步提升,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将显著增加,这一政策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了行动指南。有着中国著名“竹子之乡”的广宁县,立“竹”资源,做“竹”文章,凭借丰富的竹林资源和成熟的产业基础,让一根翠竹成为撬动绿色经济的重要支点,既破解了“白色污染”难题,又开辟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正逐步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