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广水市郝店镇突破思维定式,创新引入共享经济理念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发展村集体经济,18个村社发展各有门道,空壳村清零,菌、桃、鳝三大特色产业综合年产值突破亿元,接连斩获国家卫生镇、省级特色小镇称号。(6月25日《农村新报》)
“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将资源使用权有偿让渡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通过分享他人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共享”的理念正逐渐深入乡村大地,成为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的新动能。郝店镇将其引入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一种创新性的迁移,正成为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共享”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凝聚发展合力的强大黏合剂。传统乡村产业往往面临着资源分散、技术落后、市场渠道狭窄等问题。而共享经济的引入,打破了这些限制。郝店镇地处偏远,远离核心经济圈。此前,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遭遇“起大早赶晚集”、闲置资源无人问津等种种尴尬。以“椴木菇”为例,早在四十年前就在郝店试种成功,但由于技术原因,没有形成发展势头。2022年,以镇村两级平台小投入为杠杆,撬动乡投集团、社会资本等2000多万元,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菌棒加工厂,并请来农技专家常驻“菇学堂”技术指导。如今,共享菇园这套“组合拳”,让全村产能从不足10万棒跃升到130万棒。出菇量提升30%,户均年收入突破20万元。村集体收入连续三年增长,2024年突破百万元,实现从“负债村”到“百万村”的跨越。
这启示我们,“共享”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共享经济的模式以新农业撬动资源价值,使得这些闲置资源得以重新配置和激活。也只有将闲置的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通过新型“共享”模式重新整合,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方可打破传统小农经济“单打独斗”的局限,真正实现“大河有水小河满”。这,正是共享经济的核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之所在。
“共享”是一把金钥匙,能够打开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局。通过共享产业方向、产业收益和发展经验,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我们需要更多像郝店镇这样的创新探索,以“共享”为理念,共同书写乡村产业发展的新篇章,让乡村成为更多人向往的田园诗画之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