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起,山东省总工会在全省开展工会驿站管理使用情况调研工作以来,已有640个不合格工会驿站被撤销。同时,同步调配流动驿站开展巡回服务,确保工会驿站服务不因整顿工作而受影响。(5月27日2版《工人日报》)
山东省总工会撤销640个不合格工会驿站并非简单的“淘汰”,而是坚持因需因地新建工会驿站,确保工会驿站建设的覆盖面和使用率。如此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的务实之举,值得点赞。
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驿站原本就是各地工会专为从事户外作业的快递员、环卫工、建筑工人、出租车司机等劳动者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一个缓解压力与疲劳的场所,让户外劳动者累了能歇脚、热了能纳凉、冷了能避寒、渴了能喝水、没电能充电、饭凉能加热。这些工会驿站自建成以来都发挥了应有作用,既彰显了工会组织对户外劳动者的人文关怀,又体现了城市的温度、温情和温暖。
然而,在一些地方,工会驿站只是挂个牌子,有其名无其实,利用率极低;有的选址不科学,缺乏吸引力;有的管理不到位,设备故障得不到及时维修、物资补给不及时;有的服务意识淡薄,工作人员对服务内容不熟悉,让劳动者服务体验不佳。有的运维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服务功能严重“退化”,“建了没人用”“建了无人管”的现象同时存在,根本没有发挥驿站的应有作用。如此名不副实的驿站既有违工会组织建设驿站的初衷,更是有损工会组织的形象和声誉。此次山东省撤销640个不合格驿站,是对这些问题的有力回应。只有把不合格的驿站清理出去,才能让资源更精准高效地配置到真正能发挥作用的驿站上,推动工会驿站的工作和效能迈上更高台阶。
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能够发挥最大效益的地方,是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不合格的工会驿站就像一颗“毒瘤”,侵蚀着工会组织的公信力,阻碍着户外劳动者享受优质服务。将不合格的工会驿站“淘汰”出局是工会组织提升服务质效的必要举措,是对对户外劳动者人文关怀的彰显。期待通过这一警示,能有更多名副其实的工会驿站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成为城市“温情地标”,让广大户外劳动者享受到触手可及的温暖和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