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农民用上放心肥,近日黑龙江省绥化市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化肥产品专项整治行动,以复合肥、有机肥、水溶肥等春耕热销化肥为重点,严查制售有效含量不足化肥、虚假标识、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对以往抽检不合格、投诉举报多、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的监管力度,实施重点监控。(4月8日2版《中国消费者报》)
在农业生产领域,化肥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更是保障粮食供应、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当下化肥产品市场却乱象丛生,假劣化肥泛滥成灾,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整治化肥产品市场,守护农业根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化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化肥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息息相关。农民种地要想取得好收成,离不开质量合格、营养均衡的化肥。近年来,化肥市场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化肥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产品质量,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化肥商人打着“厂家直销”“政府补贴”等幌子,通过车接车送、授课、请吃饭等方式套近乎,博取农户信任,目的就是销售假冒伪劣化肥。等到农民发现所使用的化肥“货不对板”,往往已经很难补救,造成农产品产量、质量下滑的事实。如此欺骗行径,寒了农民的心,辜负了全社会爱农护农的善意。
假劣化肥的泛滥,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从农民角度看,购买使用假劣化肥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打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农业发展角度而言,长期使用劣质化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社会层面来说,假劣化肥的存在扰乱了市场秩序,阻碍了化肥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对粮食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仓廪之粮,民生之本。农业作为国家的根基,关乎着粮食安全与民生大计。整治化肥产品市场,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粮食安全,需要多方协同合作,形成强大的监管合力。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化肥生产企业和经营户的监管力度,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农资经营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切实加大对虚标含量、偷换养分、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标识欺诈等制售假劣肥料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把控农资商品质量。化肥生产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在提高产品质量风险管控力度的同时,加足马力生产高效低残留化肥,确保农民朋友用上优质肥、放心肥。农民朋友也应增强识假辨假的意识和能力,选择正规渠道选购农资,不轻易被制假售假者忽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维护化肥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保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