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委改革办公布了65个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聚焦“四个创新”破解化工园区发展难题成功入选。这是珠海经开区在改革创新道路上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彰显了其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为和显著成效。
近年来,珠海经开区立足自身优势,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引领,积极探索适合区域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以 “四个创新” 为突破口,在化工园区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是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破解用地难题。为破解用地难题,珠海经开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出台“产业空间大整合”行动落实方案,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级化工园区载体优势和精细化工产业基础,整备1250亩产业集中用地建设全国首个化工5.0产业新空间——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实现土地利用率提升5倍以上。同时聚焦“低成本、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运营优”模块化、定制化厂房,满足企业生产、仓储、物流等需求。在园区空间的功能形态上,建造功能灵活、可扩展可替换的甲类车间,适配中试、检测等需求,已吸引力华硅烷、科隆化学等50亿元投资项目,预计年产值150亿元。
二是创新强链补链,构建产业生态。近年来,珠海经开区通过制定上下游链条发展清单、项目招引清单,锚定电子化学品、功能高分子材料等方向,开展“填空式”“补充式”精准招商,有效打造“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发展环境,形成规模化发展的产业生态。2024年签约制造业项目25个,总投资112亿元,达产产值201亿元。新投产项目10个,新增产值11.24亿元;新落地扩产项目6个,预计产值35.52亿元。
三是创新安全管理,完善应急体系。在园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上,珠海经开区成立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领导小组,构建“一园一策一图”防控体系,创新设立污染截留暂存区。与此同时,构建三级防控体系,投资3.85亿元建设应急设施,改造闲置池塘作为应急池,兼顾成本与效能。并充分利用全区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数字优势,搭建1个中心库+3个附属站点,储备60种应急物资,配备专业团队,实现快速响应。
四是创新管理模式,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初,珠海经开区进一步调整优化管理范围、体制机制,并被赋予更多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实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架构。组建珠海经开投资控股公司,主导新质生产力基地、产业邻里中心等建设。出台化工中试项目管理办法,简化危化品项目审批,实现“即来即落”。成立企业服务专班,高效解决人才、交通等问题130余项;举办企业服务“早餐会”“企业恳谈会”“产业链交流会”,搭建“经开企业之家”,建设超1万产业邻里中心,提升配套服务。
珠海经开区在产业发展、安全保障、营商环境等方面均实现重大突破,为化工园区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未来,珠海经开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为推动珠海乃至全省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