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洲区梅华街道紧扣“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理念,将城市功能与百姓生活巧妙结合,用“绣花功夫”将“街边寻常处”转变为居民喜爱的“暖心驿站”,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便利、舒适、绿色的城市温度。(4月3日3版《珠海特区报》)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总有部分零星的闲置空地,如闲置检测亭、废弃垃圾箱房、杂乱绿化带等,由于种种原因被遗忘,它们就像生病的孤儿,长期无人照管,脏、乱、差,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甚至会带来安全隐患。香洲区梅华街道因地制宜,挖掘城市碎片空间,用“绣花功夫”将“街边寻常处”化身为“暖心驿站”,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着贴心的服务,提升了城市品位,成为城市中一道道温馨的风景线。
城区“边角料”的改造,彰显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与人性化。盘活城市“边角料”等零碎空间,通过挖掘功能、艺术赋能、多方参与,将“伤疤”打造成新景观,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微幸福”,体现了城市管理水平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迈进,是城市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尽管这些街头“象棋角”“绿美窗口”“主题景观”“廉政小巷”,不像那些单体面积巨大、动辄投资上亿的项目那样高大上,但对周边的居民而言,家门口的这些“暖心驿站”却具有更强的贴近性、服务性和实用性,在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和休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改造让边角料空间成为居民生活与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为人与人的联结提供了更多可能的平台,使得市民的生活更宜居、更幸福。
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是一个虚空概念,它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在方寸之地见缝插针,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因地制宜地把一块块“沉睡”的“边角料”变成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既提升了城市颜值,也扮靓了城市微空间,是城市发展中充满温情的一笔,带给居民的不只是丰富的街景,还有游玩、休憩等便捷的应用场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和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必将有更多的城区会将闲置空间、低效片区活化与利用,让“边角料”变废为宝,绣出居民“微幸福”,让我们城市的“金角银边”更加闪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