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绘就“莓”好“蓝”图

标签:
时评 |

在长三角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怀宁县,通过“大棚+盆栽”种植模式,蓝莓树只需
在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农业领域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蓝莓,这种被誉为“浆果之王”的水果,在长三角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怀宁县正披上“数智新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书写着精彩篇章。
蓝莓富含维生素和花青素,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怀宁县地处北纬30°附近,生态优越、气候湿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蓝莓种植的天然基地。而蓝莓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在以往“露天+地栽”种植模式下,一株蓝莓树从小树苗到挂果,需要两至三年时间。但随着数智化技术的融入,怀宁县通过“大棚+盆栽”种植模式,运用遥感大数据监测、农机作业管理调度、无人机智慧调度、智慧灌溉等管理技术,促使蓝莓树只需
蓝莓披上“数智新衣”,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农业发展理念的转变。它体现了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通过数智化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如今怀宁蓝莓绿了荒野,全县9万亩荒山变成了“花果山”,成功打造以蓝莓为特色产业的独秀乡村振兴示范区,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最具辨识度的“名片产业”。
蓝莓披上“数智新衣”,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科技为农业带来的无限可能。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农产品能够像蓝莓一样,借助数智化的力量,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