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智赋能,绘就“莓”好“蓝”图

(2025-04-12 08:15:15)
标签:

时评

数智赋能,绘就“莓”好“蓝”图

  

在长三角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怀宁县,通过大棚+盆栽种植模式,蓝莓树只需 10至12个月便能长成,可实现当年栽培、当年挂果,亩均产量比传统地栽种植模式提高三至四倍。如今在怀宁县,给蓝莓种植基地披上“数智新衣”的新农人越来越多。截至2024年底,县蓝莓种植面积达9万亩,综合产值达85亿元。(《安庆晚报》4月11日)

在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农业领域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蓝莓,这种被誉为“浆果之王”的水果,在长三角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怀宁县正披上“数智新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书写着精彩篇章。

蓝莓富含维生素和花青素,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怀宁县地处北纬30°附近,生态优越、气候湿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蓝莓种植的天然基地。而蓝莓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在以往“露天+地栽”种植模式下,一株蓝莓树从小树苗到挂果,需要两至三年时间。但随着数智化技术的融入,怀宁县通过“大棚+盆栽”种植模式,运用遥感大数据监测、农机作业管理调度、无人机智慧调度、智慧灌溉等管理技术,促使蓝莓树只需 10至12个月便能长成,可实现当年栽培、当年挂果、上市早、品质优,每亩蓝莓收益提升超6万元,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

蓝莓披上“数智新衣”,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农业发展理念的转变。它体现了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通过数智化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如今怀宁蓝莓绿了荒野,全县9万亩荒山变成了“花果山”,成功打造以蓝莓为特色产业的独秀乡村振兴示范区,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最具辨识度的“名片产业”。

蓝莓披上“数智新衣”,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科技为农业带来的无限可能。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农产品能够像蓝莓一样,借助数智化的力量,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