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护古建筑,让历史印记更生动

(2024-11-12 10:59:30)
标签:

时评

保护古建筑,让历史印记更生动


近日,网络平台一条“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施工现场重大发现古宜城城墙重现天日”的视频引起网友关注。117日,安庆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单位邀请相关专家到施工现场勘察核实,为大观亭旧址的建筑基址,是大观亭旧址的重要部分,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安庆晚报》118日)

从“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施工现场重大发现古宜城城墙重现天日”,到专家现场勘察核实认定为大观亭旧址的建筑基址,这一切的一切都充分彰显了这座城市的人们对古建筑的关注与保护的拳拳之心。

古建筑是一幅画卷,同时也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他们承载的是数不清多少岁月中那逝去的故事,也储藏着无数的音容笑貌。我市大观亭始建于明世宗嘉靖四年(公元1525),系两层砖木结构,画栋飞檐,负山面江,环境清雅,素称“皖省第一名胜之区”,被列为“宜城八景”之一。建亭后,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留有大量诗词、楹联。清咸丰年间,兵燹亭毁。同治年虽有重建,但由于世事乖谬,兵荒马乱,各处景点渐渐破败。而今,随着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的施工,发现了大观亭旧址遗留下建筑基址的一部分。相关部门表示要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对这些建筑基址予以保留,对现有墙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

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宪章》是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原则,宪章第十五条规定:遗址必须予以保存,并且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永久地保存和保护建筑风貌及其所发现的物品。大观亭旧址的建筑基址,是大观亭旧址的重要部分,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作为古建筑的继承者,我们保护好古建筑,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有助于增强人们在民族、社区、家乡身份和情感等方面的认同。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古建筑成为具有辨识度的地域文化标识和城市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