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执法,共筑安全防线


为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进一步整治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问题,连日来,全市各地消防救援部门联合住建、公安、城管等部门,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行动,督促落实各方面主体责任,扎实做好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充电工作。(《安庆晚报》10月24日)
整治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问题,关乎百姓切身利益,提高百姓“微幸福”,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考验城市管理者的勇气和智慧。我市各地消防救援部门联合住建、公安、城管等部门,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行动,为电动自行车扣紧“安全扣”,挤压电动车违法乱象生存空间,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增添了更多保障。
“小楼道”关乎“大民生”。电动自行车作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短时间内无法被替代,面对群众对电动车的刚性需求,以及防范安全隐患的需要,必须多方着手,从根源上解决。从实践看,末端治理能否产生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落实执行者的意识和行动。为此,我市此次整治行动在扎实做好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充电工作的同时,重心下移,通过“敲门入户”宣讲、发放消防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民众普及电动自行车发生火灾的原因、防范措施,以及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违规行为的危险性,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行为,提高居民安全意识,让每一位居民都成为电动自行车安全的守护者。
电动自行车存量大、分布广、使用频,存在较大的监管难度。靠安全隐患整治行动也只能凑一时之效,要确保长治久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有城管、公安、消防、住建等执法部门深入介入,社区和民众消防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和积极参与,一定能从根本上消除电动自行车事故隐患、解决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