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地园区”让园区飞得更高

标签:
时评 |

所谓“飞地园区”,是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创新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成等合作机制,以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政府间合作推动为明显特征,在异地通过共建或托管等方式建设产业项目,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的园区。
推动产业发展,园区是主战场;推动产业协同进程,园区更是主力军。产业要发展,园区是载体,而飞地园区模式,则为园区的发展打破了时空限制。实施“飞地园区”建设,既是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的结晶,更是打破区域限制、实现合作双赢的典范。有利于加速飞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有助于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同时也有利于加快飞入地的经济发展。其总体上的作用,则是缩小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态势,提高园区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和现实表现。
发展“飞地园区”的关键,是能够“飞得起来,落得下去”,对于“飞出地”来说,是项目飞出去,产值留下来,也突破了土地资源限制和发展空间;对于“飞入地”而言,则是产业飞进来,人气聚起来,又避免了园区重复建设,从而形成双赢局面。那么如何抓住机遇,将“飞地园区”做深做实,实现两地协同发展呢?
二是要为入园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入园企业来说,投产速率提升,缩短建设、投产周期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飞地园区”应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纳税环境、信用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和程序,及时破解入园企业在拿地难拿地慢、贷款融资、人才招聘等方面的瓶颈制约,给予入驻企业专项资助、租金补助、税收奖励等,帮助创业者快速成长和发展。
目前,全国范围内也已有不少“飞地园区”的典型案例,比如苏盐合作产业园、苏银产业园、苏宿工业园、长三角跨区域产业园等等。可以肯定的是,在“飞地经济”大量兴起的背景下,“飞地园区”也逐渐走上快车道,必将成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桥头堡、新引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