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庭院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标签:
时评 |

吴川市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因地制宜重点培育一批特色庭院,将“美丽庭院”建设与非遗文化传承进行有机结合,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至今已建成“美丽庭院”2382户,其中典型户403户。(10月17日《湛江日报》)
一个庭院就是一处风景。粤剧是糅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海滨街道陈琼波家的庭院设施布局巧妙,整体古朴雅致,老一辈三五成群,喝茶唱曲,举办粤剧分享会,同时向年轻一代传授粤剧知识、讲述历史故事,小小庭院俨然成为粤剧“传道授业”之地。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飘色,是一种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传统民俗艺术。梅岭户主梁银翠把自家院落打造成飘色基地,庭院功能齐备,设有讲介区、展示区、教学区和生产区等,院子既是梁银翠生活生产之地,也是飘色文化传承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非遗文化或非遗技艺和非遗产品,是承载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如果不去做活化的事情,不去与市场对接,让非遗文化、非遗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迟早会有湮灭的一天。吴川市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因地制宜重点培育一批特色庭院,将“美丽庭院”建设与非遗文化传承进行有机结合,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既涵养了城市文化软实力,彰显人文底蕴,也提升了市民满意度、幸福感。
传统文化重在传承,传承重在参与和互动。只有用创新的手段、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深入人心、扎根寻常百姓家。将“美丽庭院”建设与非遗文化传承进行有机结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活起来”“走出去”,这便是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